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兴国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针
  • 3篇卒中
  • 2篇电图
  • 2篇动功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运动功能障碍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突出症
  • 2篇偏瘫
  • 2篇重灸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面肌
  • 2篇脑卒中
  • 2篇肌电

机构

  • 5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5篇谢兴国
  • 3篇王东岩
  • 2篇董旭
  • 1篇张莹
  • 1篇王伟华
  • 1篇佟丹

传媒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浮针与电针交替治疗对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多靶点浮针与电针交替治疗对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入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对患侧肩、肘、腕关节周围的肌肉采用浮针与电针交替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给予患者评估焦虑量表评分SAS、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BI指数评分、Fugl-Meyer(FMA)评分;并对患侧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和腕屈肌进行主动收缩测定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SAS、MAS评分、BI指数评分、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及腕屈肌主动肌收缩的R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S评分比较,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指数评分、FMA评分比较,治疗后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MS值比较,肱二头肌、腕伸肌及腕屈肌RMS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肱三头肌治疗前后RMS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多靶点浮针疗法结合电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患侧肌张力、肌肉痉挛状态、提高肌力,增加主被动肌间的协同收缩,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其中对肱二头肌的肌力、肌张力影响大于上肢其他肌。
谢兴国董旭张虹岩尹鑫张莹王东岩
关键词:浮针疗法电针疗法表面肌电图
电针加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加重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与单纯电针组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研究电针加重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提供一个疗效明确的治疗方法。 方法:本研究的6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来自...
谢兴国
关键词:电针重灸临床疗效
电针配合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重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电针配合重灸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王伟华谢兴国
关键词:针灸疗法电针艾条灸椎间盘移位
头穴运动区经颅重复针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头针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BrunnstromⅠ、Ⅱ期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颅重复针刺组30例和康复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支持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循环治疗。康复组患者进行康复科常规功能训练。康复训练方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患侧肢体上下肢主、被动关节功能训练、坐位和站立平衡等身体平衡协调训练,1次/d,40 min/次,1周治疗5 d,共治疗20 d。经颅重复针刺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头穴运动区重复经颅针刺法治疗,1次/d,每次治疗30 min,1周治疗5 d,共治疗20 d。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fugl-meyer(FMA)评分、BI指数评分、NIHSS评分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指数评分、NIHSS评分、两组患者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及腕屈肌主动收缩的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组内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指数评分,组内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组内比较、组间比较,经颅重复针刺组大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腕伸肌、腕屈肌主动收缩组内比较、组间比较,经颅重复针刺组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经颅重复针刺法对BrunnstromⅠ、Ⅱ期患者的患侧上肢屈肌影响大于伸肌。脑卒中急性期给予针刺和康复治疗对肢体功能有重要的影响,能够加快临床康复进度,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谢兴国董旭张虹岩王若愚佟丹王东岩
关键词:脑卒中表面肌电图运动功能障碍
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的rs-fMRI研究方法及应用现状被引量:3
2022年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凭借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已经被国内外认可,针刺脑科学的研究近年来也逐渐成为热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被称为“现代望诊”,近年来这种客观、科学的影像学工具被众多学者用于针刺中枢机制的研究中,其分析方法众多且各具特点,能够客观分析脑神经活动、脑区以及全脑的功能变化,本研究对rs-fMRI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中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并对现阶段存在的争议进行讨论,对rs-fMRI用于针刺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张虹岩王东岩刘佳惠谢兴国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