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梅
- 作品数:61 被引量:306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辅助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试剂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核性脑膜炎易感人群的筛选方法或预测肺结核发展为结核性脑膜炎的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评估人群肠道菌群的丰度状况来判断人群中结核性脑膜炎的易感人员。进一步通过检测受试者粪便样本,通过检测大肠‑志贺菌属的相对丰度...
- 逄宇郭继东高孟秋刘荣梅李姗姗张福真
- 23例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3例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胸部CT、头颅MRI等影像学资料,痰标本染色镜检、液体培养及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检测结果,经菌种鉴定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归纳总结其临床诊治特点。结果23例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中,并发肺结核8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脑炎或结核性脑膜炎10例、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突出,发热、纳差分别占78.3%(18/23)和73.9%(17/23);呼吸道症状以咳嗽为主,占73.9%(17/23)。早期妊娠ll例(47.8%),中期妊娠5例(21.8%),晚期妊娠3例(13.0%),产褥期4例(17.4%);其中,先患结核病后发现妊娠者6例(26.1%),妊娠后发现罹患结核病者17例(73.9%)。23例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3例试管婴儿均自然流产,12例行人工流产术,3例发生新生儿死亡,5例分娩健康婴儿。23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均给予合理的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20例患者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好转,3例重症结核病患者死亡。结论妊娠并发结核病患者临床全身中毒症状重,多并发中枢系统结核而危及生命。早中期妊娠患者及时终止妊娠是必须面对的选择;对晚期妊娠患者进行积极治疗,转归较理想。
- 刘荣梅马丽萍孔忠顺黄麦玲陈红梅宋艳华高孟秋
- 关键词:结核
- 肺结核合并骨髓结核1例报告及护理体会
- 2017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李某,女性,47岁,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农民。患者主因“间断发热3月余”入院。患者于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度,发热以午后为主,伴寒战,乏力、盗汗,周身疼痛,上腹不适,食欲减退,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黏痰,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头孢类抗炎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查血常规:
- 汤翠敏马丽萍刘荣梅
-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间断发热周身疼痛上腹不适
-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46a表达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miR-146a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izonl一步法从结核病患者、结核病潜伏感染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荧光定量PCR测定miR-146a的表达。同时使用荧光定量PCR测定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白细胞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结果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46a表达较结核潜伏感染和健康对照者显著下降,而潜伏感染者miR-146a表达水平(4.49±0.61)与对照组(4.57±0.25)没有差异。同时,miR-146a下游靶基因TRAF6、IRAK-1以及TNF-α表达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较结核潜伏感染和健康对照者增加。结论与健康对照和潜伏感染者相比,miR-146a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显著下降,推测miR-146a有可能成为鉴别活动性结核和结核潜伏感染新的标记物。
- 吴晓光张立群高孟秋马丽萍陈红梅宋艳华刘荣梅黄麦玲李雪莲谢莉
- 关键词:结核病MIR-146A
- 青海省耐多药肺结核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导致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危险因素,从而为预防和控制耐多药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住院肺结核患者为样本框,痰罗氏培养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药敏试验证实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的患者为病例组;异烟肼和利福平均敏感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职业、住房、吸烟史、饮酒、既往治疗是否规律、病例分类(为初治或复治患者)、病变累及肺野数、肺内空洞数、病程、住房通风情况等相关因素做统计分析。结果采取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最终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复治病人患耐药的风险是初治的5.24倍,95%CI(2.005-14.648);病变范围>3个肺野数的患者患耐药的风险是≤3个肺野的0.177倍,95%CI(0.062-0.506);空洞数每上升一个等级,患耐药的风险是原来的7.686倍,95%CI(4.524-13.058)。结论加强对肺结核病例的管理,良好的治疗策略,做好基础DOTS工作,积极发现和治愈初复治结核病人,并针对其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对降低耐多药结核病疫情有重要意义。
- 刘荣梅王玉清高孟秋王玲马丽萍
- 关键词: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
- 成人支气管异物3例报告
- 2016年
- 例1男,50岁。因反复咳嗽,咳黄痰半年余于2015年3月9日就诊。患者半年前于自家菜园摘食辣椒后出现呛咳,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喉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遂未给予其他检查及治疗。患者自此时起反复出现咳嗽,咳黄痰,无发热,无胸痛,无气短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肺内感染,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行胸CT检查发现右上肺阴影,考虑肺结核不除外,遂转诊于我院。患者既往体健。入院时否认明确的异物吸入史。
- 刘荣梅马丽萍宋艳华韩鸣高孟秋
- 关键词:支气管异物肺内感染右肺上叶
- 耐多药肺结核危险因素分析及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高危因素,并探讨糖尿病是否与MDR-TB存在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
- 李雪莲刘荣梅陈红梅张立群马丽萍高孟秋
- 关键词:糖尿病耐多药肺结核
- 文献传递
- 应用莫西沙星抗结核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观察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观察连续应用莫西沙星6个月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医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40例患者治疗方案中,包含莫西沙星抗结核治疗的耐受性、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的安全性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在连续应用莫西沙星治疗6个月过程中耐受良好,无骨髓抑制及肝、肾功损害。结论长期应用莫西沙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 马丽萍刘荣梅高孟秋
- 关键词:莫西沙星安全性耐受性
- 44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临床特征。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44例老年TBM患者(年龄〉65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中,男22例,女22例;中位年龄72.5岁。根据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标准,确诊TBM3例、可能TBM41例。发病中位时问20d,63.6%(28/44)患者就诊时为TBMII、III期。临床表现以发热(40/44,90.9%)、头痛(27/44,61.4%)、消瘦(23/44,52.3%)、意识障碍(16/44,36.4%)、呕吐(16/44,36.4%)、脑膜刺激征(15/44,34.1%)为主。仅7例(7/44,15.9%)患者颅内压〉200mm H2O(1mm H2O=0.00978kPa)。44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均增高,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增高均较为明显,但糖及氯化物降低不明显。32.6%(14/43)患者腺苷脱氨酶〉10U/L。26例患者行头颅MR/增强检查,88.5%(23/26)有TBM征象,主要以结核结节与结核瘤最常见,其次为基底池、侧裂池、软脑膜增厚。8例患者行头颅CT增强扫描,均无明确的TBM征象发现。67.6%(23/34)患者并发脑梗塞。所有患者均并发颅外结核,以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3例)、继发性肺结核(15例)、结核性胸膜炎(8例)、胸椎结核(6例)常见。36例患者并发其他慢性疾病。26例初诊时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达59.1%(26/44)。2例患者未接受抗结核治疗。42例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中30例(30/42,71.4%)患者好转;5例(5/42,11.9%)患者死亡,5例(5/42,11.9%)患者放弃继续治疗,2例(2/42,4.8%)患者治疗后无好转。结论老年TBM患者多表现为亚急性、慢性病程,并发颅外结核病及慢性病多见,临床表现多样化,脑脊液实验室检查不典型,头颅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误诊率高,预�
- 黄麦玲马艳陈红梅刘荣梅宋艳华谢莉吴晓光马丽萍高孟秋李琦
- 关键词:结核脑膜老年人
- 结核性脑膜炎并发颅神经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并发颅神经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486例经临床诊断性治疗确诊为TBM的患者资料,其中414例(85.2%)未出现颅神经损伤(无颅神经损伤组),72例(14.8%)并发颅神经损伤(有颅神经损伤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转归情况,以及并发颅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72例有颅神经损伤组患者在发热(90.3%,65/72)、头痛(90.3%,65/72)、恶心呕吐(56.9%,41/72)、意识障碍(54.2%,39/72)、误诊率(38.9%,28/72)方面均高于无颅神经损伤组[分别为77.3%(320/414)、66.7%(276/414)、22.7%(94/414)、31.4%(130/414)、26.6%(110/414)](χ^ 2=6.280,P=0.012;χ^2=16.334,P=0.000;χ^2=35.840,P=0.000;χ^2=14.015,P=0.000;χ^2=5.201,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M患者并发颅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为有头痛的症状[OR(95%CI)=4.109(1.806~9.349),Wald χ^2=11.353,P=0.001]、有意识障碍[OR(95%CI)=2.531(1.493~4.290),Wald χ^2=11.901,P=0.001]。72例并发颅神经损伤的患者多见视神经(52.8%,38/72)、动眼神经(56.9%,41/72)损伤,两组颅神经同时受累16例(22.2%),三组颅神经同时受累3例(4.2%)。抗结核药物治疗2个月后随访,69例(95.8%)患者颅神经损伤完全恢复,1例(1.4%)患者因病情严重死亡,仅2例(2.8%)患者遗留有动眼神经和视神经损伤后遗症。结论 TBM患者并发颅神经损伤并不少见,误诊率较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较明显,且头痛、意识障碍与出现颅神经损伤密切相关,经有效抗结核治疗转归良好。
- 李雪莲李洁陈红梅刘荣梅马丽萍张立群高孟秋
- 关键词:颅神经损伤疾病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