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红亮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扭振
  • 5篇扭振减振器
  • 5篇减振
  • 5篇减振器
  • 2篇遗传算法
  • 2篇数学模型
  • 2篇扭矩
  • 2篇汽车
  • 2篇轴类
  • 2篇轴类零件
  • 2篇轴系
  • 2篇轴系扭振
  • 2篇组合函数
  • 2篇免疫选择
  • 2篇免疫遗传
  • 2篇免疫遗传算法
  • 2篇减振效果
  • 2篇减振元件
  • 2篇交配策略
  • 2篇繁殖

机构

  • 7篇重庆大学
  • 1篇天津中德应用...

作者

  • 7篇徐红亮
  • 6篇龚宪生
  • 6篇廉超
  • 4篇杨俊杰
  • 4篇张干清
  • 2篇王欢欢
  • 2篇杨俊杰

传媒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型汽车扭振减振器扭振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对一种新型汽车扭振减振器的动态工作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该减振器动态扭振特性。研究表明:减振器恢复扭矩与扭振振幅成典型的迟滞非线性,而且其动刚度是振幅的非线性函数;阻尼是振幅、频率的非线性函数,阻尼成分较丰富,既有干摩擦阻尼,又有粘性阻尼;建立的恢复扭矩混合阻尼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这类非线性扭振减振器的迟滞特性,理论回线与试验回线吻合较好,为优化设计出高性能的汽车扭振减振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红亮龚宪生廉超杨俊杰
关键词:扭振减振器非线性数学模型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轴类零件的结构优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轴类零件的结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机实现,将轴类零件的体积与可靠度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通过像集法合成的组合函数对应为抗原,将轴类零件的基本尺寸对应为抗体,基于抗体的期望繁殖率来对抗体进...
龚宪生张干清廉超杨俊杰王欢欢徐红亮
文献传递
汽车扭振减振器迟滞非线性试验研究与疲劳寿命预测
扭振减振器作为汽车传动系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的重要控制装置,是改善汽车发动机工作质量,提高其寿命的重要保证,它的实际工作特性直接影响着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和运行的平顺性,更直接影响汽车传动系的传动特性。随着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
徐红亮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扭振减振器疲劳寿命预测数学模型有限元分析
文献传递
轴系扭振减振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系扭振减振器,它主要包括主动端、从动端和弹性机构。主动端包括外壳一、外壳二、驱动块及止动销,从动盘与从动系统通过内花键联接在一起,称为从动端,其中主动端通过滑动轴承支承在从动端上,两部分可以实现相对转动...
龚宪生杨俊杰廉超徐红亮张干清
文献传递
扭振减振器动态试验研究
2012年
为研究扭振减振器的动态工作特性,以扭转疲劳试验机为试验平台,运用正/逆傅里叶变换法对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扭振减振器在不同频率、不同振幅下的动态工作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对减振器阻尼进行线性化处理。研究发现:减振器恢复扭矩与频率、振幅有关,具有典型的迟滞非线性特性,其阻尼系数与振幅、频率之间成复杂的曲面关系。
徐红亮龚宪生廉超杨俊杰
关键词:扭振减振器非线性
轴系扭振减振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系扭振减振器,它主要包括主动端、从动端和弹性机构。主动端包括外壳一、外壳二、驱动块及止动销,从动盘与从动系统通过内花键联接在一起,称为从动端,其中主动端通过滑动轴承支承在从动端上,两部分可以实现相对转动...
龚宪生杨俊杰廉超徐红亮张干清
文献传递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轴类零件的结构优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轴类零件的结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机实现,将轴类零件的体积与可靠度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通过像集法合成的组合函数对应为抗原,将轴类零件的基本尺寸对应为抗体,基于抗体的期望繁殖率来对抗体进...
龚宪生张干清廉超杨俊杰王欢欢徐红亮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