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物
  • 2篇喹诺酮
  • 2篇喹诺酮类
  • 1篇单纯性
  • 1篇单纯性肥胖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食品
  • 1篇动物性
  • 1篇动物性食品
  • 1篇毒性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学习记忆
  • 1篇学习记忆障碍
  • 1篇肉制品
  • 1篇神经毒
  • 1篇神经毒性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兽药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鹿文婷
  • 4篇刘萍
  • 4篇焦海涛
  • 2篇曹艺耀
  • 2篇乔梦
  • 2篇任晓菲
  • 1篇许崇德

传媒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明矾对大鼠脑组织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明矾对大鼠脑组织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Catecholamine neurotransmitters,CAs)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基础饲料)组和低(1 457 mg/kg)、中(2 914mg/kg)、高(4 371 mg/kg)剂量明矾染毒组,每组8只。采用自由摄食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30 d。检测大鼠脑组织中3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各剂量明矾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明矾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脑组织中NE、E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明矾能够降低大鼠脑组织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曹艺耀刘萍焦海涛鹿文婷
关键词:明矾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
牛磺酸对铝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相应机制研究
[目的]:  随着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学实验的揭示,铝的生物危害逐渐被发现并受到普遍关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空气、水、食物、食品添加剂等途径摄入铝,并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效应。铝可以影响神经...
鹿文婷
关键词:铝元素牛磺酸动物模型学习记忆神经毒性
济南市售肉制品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调查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济南市售肉制品中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兽药残留现状,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相关信息。方法随机选取济南市5个行政区内的10个采样区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70份样品中的兽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依据《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进行评价。结果检测的270份样品中,喹诺酮类兽药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28.15%和24.44%,检出范围为21.61~15134.75μg/kg;猪肾、猪肝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分别为43.33%和27.50%,均高于猪肉的13.33%(P〈0.05);鸡胗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为35.29%,均高于鸡肝的28.13%和鸡肉的9.76%(P〈0.05);牛肉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为27.50%,羊肉中未检出;喹诺酮类兽药在超市与农贸市场中的超标率分别为27.34%和21.8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品牌肉制品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为24.82%,与品牌肉制品的24.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南市售肉制品中有不同程度的喹诺酮类兽药残留。
鹿文婷刘萍焦海涛乔梦任晓菲
关键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肉制品
动物性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测定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灵敏,能同时测定动物性食品中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3种喹诺酮类(QNs)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匀质后加入酸化乙腈,超声提取,用正己烷萃取除去杂质,乙腈层浓缩后,加入乙腈-水(8∶2)溶解残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检测。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4.0),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9 nm。结果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色谱图分离良好,峰形尖锐对称,相关系数均>0.999 6;3种不同加标浓度的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相对标准偏差均<5%,重现性好,加标回收率均>85%;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检测限分别为2.7×10-3、1.4×10-3、6.5×10-4μg/m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快速、准确,可满足动物食品中3种QNs类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批量检测。
曹艺耀许崇德刘萍鹿文婷焦海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动物食品
维生素D对大鼠单纯性肥胖的干预作用
2013年
目的研究维生素D(VD)对大鼠单纯性肥胖的预防作用。方法将50只清洁级2月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肥胖组和低(0.6μg/ml)、中(1.2μg/ml)、高剂量(2.4μg/ml)VD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经口灌胃方式给予VD,灌胃容量为5 ml/kg,每天1次,连续灌胃9周。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余组饲喂高脂饲料。灌胃结束后,肥胖组大鼠达到单纯性肥胖标准;测定大鼠体重、体长、附睾脂肪垫重量,并计算Lee’s指数和脂肪指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VD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附睾脂肪垫重量及脂肪系数均较高,血清VD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VD干预剂量的升高,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附睾脂肪垫重量及脂肪系数呈下降趋势,血清VD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大鼠血清VD含量与Lee’s指数和脂肪指数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VD能够预防和控制大鼠单纯性肥胖。
焦海涛刘萍鹿文婷任晓菲乔梦
关键词:维生素D单纯性肥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