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卫东

作品数:85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专利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理学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机械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卫星
  • 11篇隔振
  • 10篇振动主动控制
  • 9篇隔振系统
  • 7篇动力吸振
  • 7篇航天
  • 6篇鲁棒
  • 5篇导航
  • 5篇隐身
  • 5篇振动
  • 5篇吸振器
  • 5篇隔振器
  • 5篇刚度
  • 4篇动力吸振器
  • 4篇动压
  • 4篇一体化
  • 4篇振动与波
  • 4篇时滞
  • 4篇轴承
  • 4篇卫星设计

机构

  • 84篇南京航空航天...
  • 4篇南京机电液压...
  • 4篇上海卫星工程...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船舶科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西安卫星测控...
  • 1篇上海航天精密...

作者

  • 84篇陈卫东
  • 21篇邵敏强
  • 21篇康国华
  • 12篇秦远田
  • 12篇郁丰
  • 10篇杨宇晓
  • 10篇陈志明
  • 10篇张镜洋
  • 8篇徐庆华
  • 7篇华冰
  • 5篇吴云华
  • 5篇廖文和
  • 5篇文浩
  • 5篇常海萍
  • 5篇金栋平
  • 4篇周徐斌
  • 4篇何宁
  • 4篇滕汉东
  • 4篇周建江
  • 4篇李亮

传媒

  • 6篇振动工程学报
  • 5篇振动与冲击
  • 5篇噪声与振动控...
  • 4篇振动.测试与...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Transa...
  • 2篇航天器环境工...
  • 2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航天器工程
  • 1篇上海航天
  • 1篇船舶力学
  • 1篇航天返回与遥...
  • 1篇推进技术
  • 1篇动力学与控制...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1995
  • 2篇199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航天器瞬态热分析模型反演修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瞬态热分析模型反演修正方法,主要步骤:首先,建立航天器瞬态热分析模型,统计其待修正传热参数集合及其不确定度范围;然后,随机抽样建立并优选初始样本;构建瞬态温度分析值与实验值误差目标函数并转化为适应度...
张镜洋陈卫东康国华常海萍张若骥
文献传递
气压式多波形主动冲击波形发生器
一种涉及气压式多波形主动冲击波形发生器,包括成套弹性垫圈(1),一级活塞杆(2),环形密封圈(3),常压小气室(4),活塞(5),高压气室(6),二级活塞杆(7),低压气室(8),三六瓣密封圈(9),O型密封圈(10),...
何宁陈卫东李亮张家欢徐庆华程航赵威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在轨雷达全波段隐身卫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轨雷达全波段隐身卫星,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所述的外部结构包括:低端柱体、连接在所述低端柱体上的卫星中部过渡台体及安装于过渡台体上面的隐身罩,低端柱体和和过渡台体表面均由面板覆盖;所述的内部结构包...
陈卫东周建江秦远田康国华廖文和张翔
文献传递
一种偏心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心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包括中心承力机构及准零刚度执行机构,多个准零刚度执行机构均匀布置于中心承力机构周围,并与中心承力机构连接;中心承力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底部支撑座、承力弹性元件、顶部支撑平台及对外转接平...
邵敏强陈卫东
一类双层高静低动刚度隔振系统试验研究
2025年
对一种由欧拉屈曲梁负刚度调节器与双层线性隔振系统并联构成的双层高静低动刚度隔振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描述了高静低动刚度的力学原理,对欧拉屈曲梁负刚度调节器样机进行了压缩试验,验证了其负刚度机理。根据负刚度调节器并联形式的不同,设计了约束型和无约束型两类隔振系统,求解系统的消极隔振模型动力学方程,分析了两类隔振系统在不同上、下层刚度组合下的隔振性能。搭建两种高静低动刚度的隔振试验系统,通过扫频和定频试验验证了其隔振性能,并对结果偏差进行了分析。
邵敏强利云云周徐斌周徐斌陈卫东
关键词:双层隔振
一种航天器被动热控参数设计优化方法
本发明航天器被动热控参数设计优化方法步骤如下:首先,统计待设计热控参数集合及其可设计范围,确定目标温度及其最佳值和限制范围;构建目标函数,分析目标函数对热控参数的敏感度,并对参数按敏感度分类;然后,以抽样最优样本为初值,...
张镜洋陈卫东康国华张若骥常海萍
囊式分子弹簧隔振器力学性能分析
2023年
结合囊体变形分析和水分子侵入疏水微孔的过程,建立了囊式分子弹簧隔振器的力学模型,推导了隔振器受力过程的力-位移关系,采用准静态试验验证了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和试验分析了隔振器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理论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囊式分子弹簧隔振器表现出高-低-高的分段刚度特性,且阶段Ⅱ刚度较阶段Ⅰ有极大降低;微观层面的孔径、接触角、孔容积以及宏观层面的材料用量和氯化钠溶液浓度等参数均会对隔振器阶段Ⅱ产生影响,调整这些参数可以灵活调节隔振器性能,适应不同的工程需求。
金阳陈卫东陈前滕汉东
关键词:隔振
基于非对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准零刚度隔振系统被引量:2
2018年
提出了基于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采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有残余热应力的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双稳定特性及负刚度特性。发现层合板具有负刚度特性的变形区间随层板厚度增加而逐渐变窄。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其厚度略厚于失去双稳定特性临界厚度时具有准零刚度特性。利用准零刚度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构造了简单的隔振系统,研究其在中心加速度激励下的加速度传递幅值,并与线性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固有频率低于线性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加速度传递峰值小于线性隔振系统,有效隔振频率范围宽于线性隔振系统。
郭怀攀李昊陈卫东周徐斌
关键词:负刚度非线性
基于输入估计方法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2013年
针对基于随机游走和输入估计策略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进行试验研究。该方法涉及的动力学模型既依赖于受控系统的基本物理参数,又与未知的外扰激励密切相关。采用模态识别方法离线辨识系统的物理参数,以获得系统状态方程;再利用随机游走模型将未知外扰视为辅助状态量构造新的状态方程,并借助Kalman滤波原理对新状态方程中未知状态进行估计,得到未知状态和外扰估计值。根据系统已知的测量输出、未知状态及外扰的估计值构造目标函数,应用LQG方法求解控制器增益,得到考虑未知外扰的最优控制输入。以柔性悬臂梁模型作为受控对象,对其实施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模型的前四阶模态振动,尤其对低阶模态控制,其效果远优于经典LQG控制方法。
邵敏强陈卫东陈前
关键词:振动主动控制最优控制KALMAN滤波
一种偏心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心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包括中心承力机构及准零刚度执行机构,多个准零刚度执行机构均匀布置于中心承力机构周围,并与中心承力机构连接;中心承力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底部支撑座、承力弹性元件、顶部支撑平台及对外转...
邵敏强陈卫东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