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比较评价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
- 2020年
- 探究将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录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内,我院中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基本资料作为实验样本,将其中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验。按照随机分组法进行两组均分,并根据实验习惯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0。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选择常规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将胰岛素泵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完成后患者的病情状况康复良好,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胰岛素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控制效果,并且还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 韩丽艳吕欣
- 关键词:胰岛素酮症酸中毒给药
- 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胃镜诊治时机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诊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胃镜诊治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诊断的130例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强床相关资料,并以胃镜诊治时机为依据分为A(急诊24h)、B(急诊48h)、C(择期胃镜检查,出血时间超过48h)三组,比较各组镜下即刻止血、再出血、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并记录各组平均输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130例患者中男性占75.38%(98/130),年龄≥60岁者占37.69%(49/130),病因中消化道溃疡占80.77%(105/130),其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镜诊治后A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C组(Pd0.05)。A组输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C组(P〈0.05),B组输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C组(P〈0.05)。三组患者即刻止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上消化道出血好发于年龄较大(≥60岁)男性人群,病因以消化道溃疡为主;胃镜检查能有效确定出血病因,急诊胃镜检查相比择期胃镜检查即刻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特别是发病24h内急诊胃镜检查再出血率相比择期检查明显低,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
- 曹燕玺吕欣韩丽艳刘志刚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和胃静脉曲张急救医疗服务预后
- 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有效性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水平(2hPBG)、血糖水平达标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仅为71.43%(χ~2=4.62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hP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糖达标时间为(4.25±1.38)d,而对照组为(7.08±2.40)d(t=6.048,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40.00%(χ~2=11.667,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给药能够快速恢复机体血糖水平、安全性高,可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 曹燕玺韩丽艳潘宇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胰岛素给药方法
- 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体、输液管和负压管;输气管、输液管和负压管,分别安装在所述气管插管体的右侧上方和下方;还包括: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气管插管体的左侧,且气管插管体的左端设置有减少摩擦的转球;控...
- 马舰王博黄刚韩江红余世国于庆久苏振金焕喜曹燕玺顾建华李建堂韩丽艳高连生吴江漫孟昭伟高立贤郭少寒刘海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