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Gal-9、KL-6水平的检测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作为一种肺间质的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早期表现为肺泡炎,随着持续的炎症损伤和修复,晚期逐渐进展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最后结局...
- 陆宇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
- 文献传递
- 一种生物墨水与3D打印肿瘤模型的方法及应用
- 本申请属于三维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肿瘤模型的方法及其应用。相比于传统三维水凝胶培养,本申请的3D打印肿瘤模型的方法不需要借助容器固定,减少了细胞污染风险,减少容器制作时间和消耗,提升实验效率。相对于传统3D...
- 张建业李方德井四博谢茂彬何根陆宇马子昂周雯敏
- 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DNA甲基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6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1例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内科住院的活动期SLE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查全血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6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用qRT-PCR方法检测IL-6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IL-6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与SLE患者实验室参数和脏器损害的关系。结果(1)IL-6mRNA在SLE患者外周血及PBMC中的表达均增加,SLE患者外周血中IL-6的表达是对照组外周血IL-6表达的(1.63±0.69)倍,SLE患者PBMC中IL-6的表达是对照组PBMC中IL-6表达的(1.66±0.71)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32例(78%)SLE患者外周血中IL-6基因发生低甲基化,较正常对照样本中6例(30%)DNA低甲基化发生率高(P〈0.05),外周血中IL-6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该患者PBMC中甲基化状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SLE患者外周血IL-6基因DNA甲基化状态与补体C3、C4的降低相关(P〈0.05);(4)SLE患者外周血IL-6基因DNA低甲基化状态与肾脏损害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IL-6启动子DNA呈低甲基化状态,且与补体C3、C4的降低及肾脏损害相关,提示IL-6启动子DNA低甲基化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 蔡小燕陆宇唐莼林小军叶静华李伟念何志翔李芳菲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DNA甲基化白细胞介素-6外周血
- 1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 2022年
-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是一种具有全身系统性结缔组织病的某些症状和体征,但又不符合其任一诊断标准的疾病,且病程持续至少3年。合并多器官受累的UCTD鲜有报道,我院收治一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岳静陆宇李婷张建瑜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多器官受累多器官功能不全诊治情况
- 碳酸氢钠联合康复新液对唇腺活检伤口预后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唇腺活检术后伤口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拟行唇腺活检术的女性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用西吡氯胺、2.5%碳酸氢钠漱口及康复新液口服,对照组用西吡氯胺漱口,观察2组患者术后伤口的肿胀、浅表溃疡、疼痛及愈合等情况。结果术后24h,患者伤口处肿胀及浅表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伤口的疼痛评分(4.2±1.5)较对照组(4.9±1.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试验组伤口愈合率(70%)较对照组(45%)高,浅表溃疡发生率及疼痛评分试验组(30%、0.8±1.4)较对照组(55%、1.7±1.7)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试验组伤口愈合率(95%)较对照组(75%)明显提高;试验组感染、浅表溃疡发生率及疼痛评分(0、5%、0.2±0.9)较对照组(15%、25%、0.8±1.5)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试验组瘢痕发生率试验组(0%)较对照组(15%)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腺活检术后予碳酸氢钠漱口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可以减轻伤口疼痛,减少感染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
- 李雪李婷陈建杨柳陆宇张建瑜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康复新液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