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小RNA-26a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26a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诊断为良性肿瘤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miR-26a的表达量,分析miR-26a表达量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同时构建观察组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iR-26a在诊断胃癌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miR-26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03±0.09)比(5.38±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26a表达量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部浸润深度相关(均P <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家族史、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无关(均P> 0.05);血清中miR-26a诊断胃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1(95%置信区间0.631-0.879),敏感度为0.720,特异度为0.823。结论 miR-26a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呈现低表达,且其表达量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部浸润深度相关,其在胃癌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俭薛辉穆素恩艾蓉范红伟
- 关键词:胃癌
- 胃蛋白酶原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胃组织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胃组织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10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41例胃炎、25例胃息肉、34例胃溃疡)为胃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受检者的血清PG(PGⅠ、PGⅡ)水平并计算胃蛋白酶原率(PGR),循环酶法测定三组受检者的血清Hcy水平,并计算血清PG联合Hcy对胃良性病变及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胃良性病变组血清PGⅠ水平分别为(59.37±14.16)μg/L、(93.85±14.23)μg/L,PGR分别为(3.27±1.52)、(7.65±2.04),均低于对照组的(149.92±13.34)μg/L、(11.40±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胃良性病变组血清PGⅡ水平分别为(20.18±4.59)μg/L、(16.06±5.87)μg/L,Hcy水平分别为(26.37±3.85)μmol/L、(12.16±3.91)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0.71±5.15)μg/L、(9.83±3.2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PGR低于胃良性病变组,血清PGⅡ、Hcy水平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分期Ⅰ、Ⅱ、Ⅲ、Ⅳ时,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9.64±4.98)μmol/L、(22.00±5.14)μmol/L、(24.38±5.97)μmol/L、(27.07±4.52)μmol/L,呈递增趋势,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 I水平分别为(67.63±15.91)μg/L、(55.39±15.18)μg/L、(46.18±14.97)μg/L、(39.72±15.50)μg/L,PGⅡ水平分别为(18.02±3.97)μg/L、(17.25±4.25)μg/L、(16.34±4.50)μg/L、(15.38±4.12)μg/L,PGR分别为(3.87±2.28)、(3.38±2.56)、(2.76±3.31)、(2.02±3.54),均呈递减趋势,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R+Hcy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9.00%、95.00%、94.68%、89.62%、92.00%,均高于PG I+PGR的76.00%、83.00%、81.72%、77.57%、79.50%以及Hcy的71.00%、86.00%、83.53%、74.78%、78.5
- 薛辉辛凤池穆素恩杨俭赵树巧范红伟杨梅花王爱玲
-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同型半胱氨酸胃良性病变
- 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在胃癌及其癌前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以及维生素B12在胃癌及癌前疾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10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包括41例胃炎、34例胃溃疡、25例胃息肉(癌前病变组),并于同期随机选择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三组的血清Hcy,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癌前病变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且胃癌组血清Hcy水平高于癌前病变组,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Hcy水平高于Ⅰ+Ⅱ期,进展期患者Hcy水平高于早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Hcy水平高于无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表达与性别、年龄、病变位置以及分化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维生素B12的表达在胃癌患者中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病变位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在胃癌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而叶酸及维生素B12呈低水平表达,联合检测三种指标有助于早期区分胃癌及癌前病变,同时血清Hcy还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Hcy、叶酸及维生素B12可作为早期鉴别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重要指标。
- 薛辉辛凤池穆素恩杨俭赵树巧范红伟
- 关键词:叶酸维生素B12胃癌癌前疾病
- 胃癌组织中miR-106b、BTG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小RNA(miR)-106b、B细胞转位基因3(BTG3)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癌患者103例,于术中采集患者胃癌组织及其癌旁(距肿瘤边缘>5 cm)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06b、BTG3 mRNA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06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56±1.02、1.26±0.32,BTG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7±0.14、1.21±0.37。胃癌组织中miR-106b相对表达量较癌旁正常组织高(t=31.329,P=0.000),BTG3相对表达量较癌旁正常组织低(t=16.419,P=0.000)。胃癌组织中miR-106b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TNM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BTG3 mRNA表达与脉管癌栓、TNM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miR-106b表达与BTG3表达呈负相关(r=-0.681,P=0.003)。结论胃癌组织中miR-106b表达上调,而BTG3表达下调,二者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 杨俭薛辉穆素恩艾蓉范红伟
- 关键词: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