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树巧

作品数:18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黏膜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黏膜切除
  • 5篇黏膜切除术
  • 5篇胃癌
  • 5篇膜切除术
  • 5篇内镜
  • 4篇肿瘤
  • 4篇病变
  • 3篇消化道
  • 3篇内镜下黏膜
  • 3篇内镜下黏膜切...
  • 3篇内镜下黏膜切...
  • 3篇内镜黏膜
  • 3篇内镜黏膜切除...
  • 3篇化道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血清

机构

  • 13篇石家庄市第一...
  • 4篇石家庄市中心...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石家庄市第二...

作者

  • 18篇赵树巧
  • 9篇杨宪武
  • 6篇杨宏伟
  • 6篇刘春
  • 6篇张晓博
  • 5篇薛辉
  • 4篇葛路岩
  • 4篇李红玉
  • 3篇辛凤池
  • 3篇杨晓锋
  • 3篇刘冰
  • 3篇穆素恩
  • 3篇杨俭
  • 2篇刘继喜
  • 2篇苑欣然
  • 2篇刘冰
  • 2篇李红玉
  • 2篇范红伟
  • 1篇徐静
  • 1篇王爱玲

传媒

  • 5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2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上消化道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上消化道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就诊并在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108例,行超声内镜(EUS)指导EMR或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103例行EMR,均一次性成功切除病灶;5例病灶>2.0 cm行EPMR,最终完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食管化生性息肉2例,食管平滑肌瘤10例,食管乳头状瘤16例,食管间质瘤6例,食管黏膜内癌2例;贲门腺瘤2例,贲门增生性息肉8例,胃腺瘤30例,胃嗜酸性肉芽肿2例,胃增生性息肉8例,胃间质瘤8例,胃异位胰腺5例,胃脂肪瘤3例;十二指肠球部腺管状腺瘤伴轻~中度异型增生4例,十二指肠降部Brunner腺瘤2例。108例中6例术中出现少量出血,予相应治疗,成功止血。108例术后6个月复查,病变愈合,未见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EUS指导EMR治疗上消化道病变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杨宪武杨宏伟李红玉赵树巧刘春张晓博
关键词:胃肠肿瘤黏膜切除术
胃癌发生发展中β-catenin异常表达与Wnt传导通路激活的关系
冯红葛路岩苑欣然杨晓锋刘冰赵树巧田云霞
Wnt信号传导通路是调控细胞生长增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人类的胚胎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异常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传导通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地域性差异,欧美等国对于该通路的研究多偏重于结肠癌和...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肿瘤临床治疗
窄带成像和美兰染色在肠上皮化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和美兰染色对胃部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IM)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筛选普通白光胃镜检查提示存在可疑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112例。112例可疑IM组数字法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56例。A组(NBI组):NBI观察发现胃上皮表面浅蓝色的嵴状结构(light blue crest,LBC)为肠上皮化生特征,在LBC处取活检2块,未见LBC在白光内镜观察可疑病变最严重部位活检2块;B组(美兰色素喷洒):美兰喷洒胃黏膜,冲洗后观察可疑部位活检2块,进行病理评价,比较NBI靶向活检与美兰染色诊断IM的准确性。结果 NBI发现LBC诊断IM的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90.0%,阳性预测值97.7%、阴性预测值60%;内镜下美兰染色诊断IM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0.9%,阳性预测值97.6%、阴性预测值76.9%;2组诊断IM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电子染色与美兰染色对胃黏膜IM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NBI电子染色操作简单,靶向活检可以部分替代染色内镜的作用,临床应用可以提高IM的检出率。
杨宪武杨宏伟李红玉赵树巧刘春张晓博
关键词:肠上皮化生窄带成像技术
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肝功能、HBV DNA定量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 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38例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平均年龄为32±8岁;58例为HBeAg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5±8岁,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546,P=0.125).两组患者在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56,P =0.81).HBeAg阴性组HBVDNA水平为4.28±0.97 copies/mL,HBeAg阳性组HBV DNA水平为6.12±1.16 copies/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0.32,P <0.001).45例患者进行了肝组织病理穿刺检查术,HBeAg阴性组11例,HBeAg阳性组34例.两组患者在炎症程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3.053,P=0.238),在纤维化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 =6.000,P=0.048).结论 HBeAg阴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与HBeAg阳性者没有统计学差异,HBV DNA载量低于HBeAg阳性组,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较HBeAg阳性组严重.HBeAg阴性组ALT水平和肝脏组织炎症程度与HBeAg阳性组无差异.
赵树巧杨宪武刘冰杨晓峰薛辉甄丽君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丙氨酸转氨酶组织病理学
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G-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探索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2月至12月门诊及住院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4例(非萎缩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萎缩性胃炎组),早期胃癌42例(胃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血清PGⅠ、PGⅡ、G-17的水平,同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PGR),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同时绘制各指标筛查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别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及萎缩性胃炎组的血清PGⅠ、PGR水平较非萎缩性胃炎组明显下降,且胃癌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Ⅱ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血清G-17水平较非萎缩性胃炎组及萎缩性胃炎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Ⅰ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为PGⅠ<90 ng/m 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5%和51.0%,血清PGR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为PGR<8,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9%和54.0%,血清G-17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为G-17<5 pmol/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1%和64.0%。血清PGⅠ筛查胃癌的最佳界值为PGⅠ<73 ng/m 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0%和74.9%;血清PGR筛查胃癌的最佳界值为PGR<3,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和62.5%;血清G-17筛查胃癌的最佳界值为G-17<4 pmol/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5%和61.3%。结论:胃癌及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下降明显,且胃癌患者的血清G-17异常升高,血清PG联合GS-17测定可用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早期筛查。
薛辉辛凤池穆素恩杨俭赵树巧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萎缩性胃炎胃癌
非典型肝硬化腹水3例被引量:1
2009年
例1.男,36岁。主因纳差、腹胀、乏力、尿少、伴牙龈出血1月余入院。既往有肝硬化病史5年,曾经2次出现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外院治疗。查体:慢性肝病容,颜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腹部无触痛,腹围95cm,肝于右肋缘下未触及,脾肿大平脐,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bAg)(+),
甄丽君王爱玲李涛赵树巧邸清洁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
青年溃疡性结肠炎40例误诊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青年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青年(<40岁)UC 194例中院内外曾误诊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20.6%。40例中以腹泻为首发症状28例,黏液血便34例。曾在我院误诊8例,外院误诊32例。曾误诊为细菌性痢疾16例,肠炎8例,肠易激综合征和肠结核各4例,阑尾炎3例,肠阿米巴病2例,肠梗阻、Crohn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各1例。误诊时间5~9个月。40例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后经详细分析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肠镜检查后发现均符合UC诊断标准,确诊UC,给予相应治疗,病情均得到缓解。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其肠外表现认识不足及对其缺乏警惕性是导致青年UC误诊的主要原因。熟练掌握青年UC临床特点,重视肠外表现和结肠镜检查,可减少青年UC误诊误治。
赵树巧杨宪武薛辉艾蓉刘继喜
关键词:青年人误诊痢疾肠炎
肺隐球菌病肿块结节型CT表现及与肺癌的鉴别诊断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肿块、结节型肺隐球菌病CT表现,分析与肺部恶性肿瘤的鉴别,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外院经病理证实的肿块、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分析其特点。结果 4例患者中无肺基础疾患史3例,肾癌切除病史1例。CT表现肿块型2例,结节型1例,肿块、结节混合型1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3例,肺穿刺活检证实1例。治疗后复查病变吸收。结论肺隐球菌病的影像表现无特异性,尤其是肿块、结节型者易误诊为肺部恶性肿瘤,及时病原学、病理学检测提高早期诊断是确诊关键。
刘冰赵树巧杨晓锋葛路岩
关键词:X线计算机
八珍汤加味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2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味联合DCF(多烯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予DCF方案治疗,治疗组2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八珍汤加味治疗。2组均3周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RR)率62.5%,对照组RR率45.8%,治疗组RR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改善率83.3%,对照组总改善率45.9%,治疗组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加味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均优于单用DCF方案,且不良反应轻。
杨晓锋刘冰赵树巧葛路岩
关键词:八珍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NBI、亚甲蓝染色联合EUS及EMR在胃部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及胃部隆起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亚甲蓝染色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诊断的准确性及联合超声内镜(EU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胃部隆起病变诊治中的安全可行性。方法筛选普通白光胃镜检查提示存在可疑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112例(肠上皮化生组)和直径小于2.0 cm的胃部隆起性病变患者70例(隆起病变组)。肠上皮化生组中56例采用NBI观察,以发现胃上皮表面浅蓝色的嵴状结构(LBC)为肠上皮化生特征,在LBC处取活检2块,未见LBC在白光内镜观察可疑病变最严重部位活检2块;另56例进行亚甲蓝染色观察,以亚甲蓝喷洒胃黏膜,冲洗后观察可疑部位活检2块进行病理评价,比较分析NBI靶向活检与亚甲蓝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准确性。隆起病变组患者采用NBI观察,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扫描了解病变层次结构以及内部回声,符合EMR指征患者接受EMR,以内镜切除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上述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NBI发现LBC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90.0%,内镜下亚甲蓝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0.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隆起病变组均有病理结果,术前检查与最终病理结果相符67个病变,总病变诊断准确检出率95.7%(67/70),仅2例患者出现创面出血,经内镜下处理均得以治愈,无穿孔、创面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NBI电子染色靶向活检可以部分替代染色内镜的作用,临床应用可以提高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应用NBI联合EUS检查胃部病变,术前可准确判断病变性质及层次、结构,指导EMR安全顺利进行。
杨宪武杨宏伟李红玉赵树巧刘春张晓博
关键词:肠上皮化生亚甲蓝窄带成像技术内镜黏膜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