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小板
  • 7篇血小板减少
  • 6篇血小板减少症
  • 6篇免疫性
  • 5篇免疫
  • 5篇免疫性血小板...
  • 5篇免疫性血小板...
  • 4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预后
  • 2篇诊治
  • 2篇诊治进展
  • 2篇老年
  • 1篇单抗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地塞米松治疗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性
  • 1篇血栓性血小板...

机构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杨林花
  • 10篇程芳芳
  • 6篇王梅芳
  • 6篇陈玙
  • 4篇申星
  • 2篇董春霞
  • 2篇王琨
  • 1篇陈剑芳
  • 1篇张建华
  • 1篇侯彦飞
  • 1篇张傲利

传媒

  • 5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分子学、遗传学演变进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9年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经典的BCR-ABL1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在该病发展的过程中骨髓可出现纤维化改变。2007年国际骨髓纤维化研究与治疗工作组(IWG-MRT)首次定义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post-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myelofibrosis,post-ET MF)[1],一部分患者有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AML/MDS)的趋势,此类患者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且预后差.
王琨张建华董春霞张傲利侯彦飞陈昆程芳芳常姝婷杨林花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原始细胞病态造血
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占出血性疾病的1/3,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2016年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止血与血栓学组将难治性ITP定义为同时满足以下2个条件的患者:(1)进行诊断再评估仍确诊为ITP.
呼小茹王梅芳陈玙常姝婷赵丽东程芳芳杨林花
关键词:ITP诊治进展
不同蛋白表达及临床特征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多种蛋白表达及临床特征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nn Arbor进行临床分期,IPI指数进行危险分级,依B细胞来源分为生发中心来源及非生发中心来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BCL-2、BCL-6、C-MYC、MUM1、CD10等蛋白的表达,根据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R-CHOP组(50例)和CHOP样组(18例),最后根据性别、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以及上述临床指标,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影响初诊DLBCL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IPI分级为高中-高危、LDH升高、BCL-2蛋白阳性表达、BCL-6蛋白阴性表达为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影响因素;LDH升高和BCL-6蛋白阴性表达为总生存时间(O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LDH升高、BCL-2蛋白阳性表达为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而总生存时间(OS)与ESR、IPI分级、BCL-6蛋白表达有关。结论:BCL-2、BCL-6蛋白表达及部分临床特征可作为DLBCL临床疗效的预测指标,选择联合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改善DLBCL患者的生存预后。
程芳芳陈剑芳杨林花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蛋白表达
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9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通常是指发病年龄≥60岁的异质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高龄是AML预后不佳的最常见因素之一。老年AML患者不仅体能状态差、合并脏器功能不全且多存在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使得这类患者往往治疗效果差,且病死率高。
陈玙董春霞王梅芳程芳芳申星杨林花
关键词:MYELOID脏器功能不全髓外白血病去甲氧柔红霉素阿克拉霉素脱氧胞苷激酶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合并急性间质性肺炎死亡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9年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成人的年发病率为(2-10)/10万[1],其特征为血小板计数降低、出血风险增加,颅内出血为其重要死亡原因。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同,ITP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极为少见,多为继发。我中心收治的一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治疗中间合并急性间质性肺炎,最终死亡,现对其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高对该罕见致命性并发症的认识。
程芳芳王琨王梅芳杨林花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间质性肺炎巨细胞病毒利妥昔单抗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临床因素,为老年ITP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入院的原发ITP患者,其中发病年龄≥60岁定义为老年ITP,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总结其临床特点,对于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7例成人ITP患者中,年龄≥60岁的老年ITP有4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8.17±6.47)岁,男∶女性别比为1∶1,其中新诊断的ITP 30例(62.5%),持续性ITP 6例(12.5%),慢性ITP 12例(25%)。分别给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静注丙种球蛋白、静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有效患者40例,有效率为83%;中位随访时间9.5个月(0.5~40.0个月),复发患者12例,复发率为30%,中位复发时间1.0个月(0.5~14.0个月)。老年ITP患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阳性率(54.2%)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23.3%)(P<0.05),出血评分≥2分者比例占77.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出血评分≥2分者占49.6%)(P<0.05)。预后方面显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比例减低为影响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ITP患者出血评分更高,且更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早期积极预防脑出血、重要脏器出血等合并症的发生。老年ITP更易合并ANA抗体阳性,提示应注意排查继发结缔组织病及其他潜在恶性疾病可能。NK细胞比例减低为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陈玙王梅芳程芳芳申星赵丽东杨林花
关键词:预后老年
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比例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初诊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在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9例初诊IT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NK细胞比例分为NK细胞比例降低组(89例)、正常组(56例)及升高组(4例),分别记录3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数、治疗前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抑制性T细胞(Ts细胞)、NK细胞、CD19+细胞比例及出血评分,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点。总结各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完全反应时间及复发时间,比较不同组别的疗效及预后。结果:(1)3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数、Th细胞、Ts细胞、CD19+细胞百分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个体化给予不同治疗方案,中位随访时间为5(2~60)个月,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年龄与治疗前Th细胞比例、出血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175、0.206),Ts细胞比例与Th细胞、NK细胞及CD19+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501、-0.247、-0.355)。结论:NK细胞比例降低与ITP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老年患者出血风险更高。检测外周血NK细胞比例对临床上ITP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申星程芳芳常舒婷赵丽东呼小茹杨林花
关键词:NK细胞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减量地塞米松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地塞米松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减量地塞米松(RD-DXM)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RD-DXM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复发风险、不良反应等,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新诊断的成人ITP患者,随机分为IVIG+RD-DXM组(21例)与rhTPO+RD-DXM组(25例),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IVIG+RD-DXM组和rhTPO+RD-DXM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IG+RD-DXM组中位起效时间、中位完全反应时间优于rhTPO+RD-DXM(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RD-DXM方案较rhTPO+RD-DXM方案治疗成人新诊断的ITP患者,不仅完全反应率高、起效快,且未明显增加不良风险,可推荐应用于临床。
呼小茹王梅芳陈玙常姝婷赵丽东程芳芳杨林花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内脏等出血,同时伴有疲劳、焦虑、抑郁等症状。老年ITP是指发病年龄>60岁的ITP患者。儿童ITP患者往往起病较为迅疾,但是好转快,且有自愈倾向;而老年ITP患者除具有成年ITP患者多发展为慢性疾病的特点,同时还有合并症较多、多合并用药和疗效较差的特点。
刘先栋陈玙常姝婷呼小茹赵丽东程芳芳申星赵冰妮杨林花
关键词:老年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临床较少见,发病率约为3.7/100万,发病年龄多为10~40岁,女性较多见,男女比例约1:2。该病起病急骤,未及时治疗致死率可达90%。
赵丽东王梅芳陈玙常姝婷呼小茹程芳芳杨林花
关键词:发病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