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 作品数:33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纳米氧化铜对贝类免疫系统的毒性及机制研究
- 目前,关于纳米氧化铜颗粒(CuO NPs)毒性效应的研究已很多,但是CuO NPs对海洋生物血细胞的致毒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原代培养的海洋贝类血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流式细胞术和DNA损伤技术分析氧化铜纳米颗粒(NP...
- 孙雪梅陈碧鹃夏斌曲克明朱琳
- 关键词:纳米氧化铜免疫系统毒性机制
- 实验室内分析纳塑料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量及分布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内分析纳塑料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量及分布的方法,属于环境污染物检测领域,所述方法通过使用金属铕内标纳塑料颗粒,并消解纳塑料,使纳塑料中的铕金属元素完全释放并转化成能够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的铕离子...
- 隋琪夏斌孙雪梅朱琳
- 桑沟湾养殖海域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被引量:20
- 2017年
- 根据2014年10月、2015年3月、5月和8月在桑沟湾养殖水域开展的海洋调查所获取的营养盐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秋季溶解无机氮(DIN)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夏季NO_2-N的平均含量最高,秋季NO_3-N的平均含量最高,春季NH_4-N的平均含量最高,冬季PO_4-P的平均含量最高。与海水水质标准相比,各季节DIN总体水平均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春季和夏季PO_4-P总体水平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秋季和冬季PO_4-P总体水平则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从平面分布看,春季DIN含量呈湾内低、湾外高的趋势,夏季和秋季呈湾内高、湾外低的趋势,冬季呈自湾内南部水域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春季和冬季PO_4-P含量均呈自湾内中部水域向外逐渐下降的趋势,夏季呈自湾内中部水域向外逐渐上升的趋势;秋季则呈湾内高、湾外低的趋势。春季、夏季和冬季N/P比值均高于Redfield比值,无机磷相对缺乏,而秋季N/P比值与Redfield比值基本一致。根据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桑沟湾养殖海域四个季节的营养水平较低,均属贫营养水平。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桑沟湾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已由整体的氮限制转变为春、夏季磷限制为主。
- 徐东会陈碧鹃江涛朱琳夏斌韩倩古彬崔毅柴超
- 关键词:营养盐
- BDE-47、BDE-99、BDE-153和BDE-209对蛋白核小球藻、大型溞和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2
- 2019年
- 本研究选取4种多溴联苯醚(PBDEs)同系物(BDE-47、BDE-99、BDE-153和BDE-209)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种PBDE同系物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hEC50为1.39(BDE-47)、1.76(BDE-99)、3.23 (BDE-153)和378.62μg/L (BDE-209),安全浓度为0.10 (BDE-47)、0.18(BDE-99)、0.27 (BDE-153)和8.68μg/L (BDE-209);对大型溞的96 h LC50为0.24 (BDE-47)、1.42 (BDE-99)、1.49(BDE-153)和63.93μg/L (BDE-209),安全浓度为0.03 (BDE-47)、0.82 (BDE-99)、0.94 (BDE-153)和BDE-209 (5.09μg/L);对大菱鲆的96 h LC50为5.46(BDE-47)、6.07 (BDE-99)、7.35(BDE-153)和118.78μg/L (BDE-209),安全浓度为2.02 (BDE-47)、2.01 (BDE-99)、2.17 (BDE-153)和58.62μg/L(BDE-209)。多溴联苯醚同系物毒性随着溴原子取代数的增加而减小(BDE-47>BDE-99>BDE-153>BDE-209)。虽然目前海水中PBDEs处于安全浓度,但由于PBDEs的结构稳定性和环境持久性,其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 迟潇夏斌朱琳朱琳孙雪梅陈碧鹃唐学玺孙雪梅
- 关键词:蛋白核小球藻大型溞大菱鲆
- 海州湾海洋牧场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解江苏连云港海州湾海洋牧场的环境状况,通过采集20个站位的表层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对海水和沉积物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Cr、Ni、Cu、Zn、Pb、Cd、As、Hg)进行测定;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海州湾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程度,并结合PCA/APCS模型对沉积物重金属的可能来源进行定量分析,可为海洋污染防控和海水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物种敏感度分布法评估认为海水中的As具有高生态风险,Cd、Cu和Zn处于中度生态风险;(2)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发现海州湾海洋牧场沉积物中重金属处于中度生态风险状态,主要受到Cd与Hg的影响;(3)由受体模型定量分析可知,海洋牧场重金属污染的潜在来源主要包括养殖中产生的污染、陆源排污及2009年以前的临河口排污,其中养殖产生的污染对Cu、Zn、Ni、Pb和Cr的贡献率大于50%,陆源排污对As和Cd的贡献率分别为40.33%和82.85%,而Hg主要受2009年以前临河口排污的影响。
- 封苏兰李玉朱琳谢艺萱洪晨飞卢霞李向阳王雪
- 关键词:海洋牧场生态风险重金属污染物
- 一种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水平的评估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水平的评估方法,属于海洋污染物的风险评估领域。本发明以海区沉积物为实验对象,同时将评价体系由单一性的丰度/成分的一维分析推进到多维(丰度、种类和多样性)综合评价,将不同调查区域微塑料污染...
- 孙雪梅夏斌陈碧鹃朱琳赵信国曲克明
- 文献传递
- 渤海渔业生物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被引量:2
- 2024年
- 重金属污染是渤海长期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对渤海海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为了解渤海海域鱼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在该海域采集的渔业生物中随机选取了10种144条鱼类样本,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金属Cu、Zn、Pb、Cd、Cr和As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金属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单一重金属和综合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每日摄入量和目标危害系数评估了渤海鱼类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食用安全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渤海鱼类肌肉中重金属Cu、Zn、Pb、Cd、Cr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02±0.680)、(9.697±5.279)、(0.035±0.059)、(0.029±0.035)、(0.093±0.091)和(0.959±0.813)mg/kg。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渤海鱼类重金属含量处于较高水平。鱼类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d和无机As(iAs)为渤海鱼类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细纹狮子鱼(Liparistanakae)受到重金属综合污染的程度最大。食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摄食渤海鱼类带来的重金属每日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所有鱼类样本单一重金属和综合重金属目标危害系数值均<1,表明正常摄食渤海鱼类不会对消费者构成健康风险。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理解渤海渔业生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同时为保障渤海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 李奇龙夏斌隋琪隋琪朱琳曲克明
- 关键词:重金属渔业生物污染指数
- 青岛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
- 2024年
-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其污染特征及生态环境风险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城市近岸海域往往是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其海底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状况可能更为复杂。但至今为止,城市近岸海域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仍不清楚,亟待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典型滨海旅游和海洋城市青岛市为例,对其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形状、颜色和聚合物类型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岛市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处于9.06~34.48 ind./kg之间,平均丰度为(21.97±8.32) ind./kg;微塑料主要形态为纤维状,占比53%,其余为颗粒状和薄层状;主要颜色为透明色,占比66%,其余为黑色、白色和其他颜色;粒径主要分布于0.5 mm以下,占比76%;聚合物类型主要为聚丙烯,占比45%,其余为聚苯乙烯、聚乙烯和纤维素。与国内外其他海域沉积物相比,青岛市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考虑到沿岸城市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其微塑料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需要长期关注。本研究结果将为城市近岸海域微塑料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和管控提供科学参考。
- 张莹赵信国隋琪孙雪梅孙雪梅夏斌朱琳
- 关键词:污染特征沉积物
- 塑料微颗粒在制备抗弧菌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塑料微颗粒在制备抗弧菌鱼类饲料中的应用,属于水产饲料领域,所述应用为在鱼类饲料添加0.2mm‑0.5mm聚丙烯塑料微颗粒,添加量为100‑300mg聚丙烯塑料微颗粒/吨饲料。本发明方法克服了以往通过添加大量抗...
- 孙雪梅夏斌曲克明朱琳赵信国隋琪
- 基于IBR模型研究BDE-47和BDE-153对半滑舌鳎的毒性效应被引量:6
- 2020年
- 多溴联苯醚(PBDEs)是应用广泛的溴代阻燃剂。选择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和2,2’,4,4’,5,5’-六溴联苯醚(BDE-153)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进行15 d的暴露实验,测定了不同暴露浓度下半滑舌鳎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7-乙氧基-3-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7-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的活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运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IBR)模型研究BDE-47和BDE-153对半滑舌鳎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环境浓度BDE-47和BDE-153暴露下半滑舌鳎的抗氧化酶活性、ER含量和EROD活性无显著变化;中高浓度组(500 ng·L^-1和50000 ng·L^-1)与对照组基本上都有显著差异。运用IBR方法进行计算发现,BDE-47和BDE-153对半滑舌鳎的毒性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将2种污染物暴露组IBR值进行比较,发现BDE-47各浓度组的IBR值均大于BDE-153组,这表明BDE-47的毒性要高于BDE-153。IBR指数能够有效地对PBDEs的海洋环境风险进行科学评价。
- 迟潇陈碧鹃孙雪梅孙雪梅唐学玺朱琳曲克明
- 关键词:BDE-47半滑舌鳎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