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鹏 作品数:9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一种超低频抗冲击超材料隔振装置 本发明属于减振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超材料隔振技术。其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频抗冲击超材料隔振装置,包括:超材料隔振件(1),下定位盖(2),上定位盖(3),内限位壳体(4),外限位壳体(5),下螺栓组(6),上螺栓组(7... 陈虹 赵志高 游卓 王磊 肖前进 何鹏 张安付 张满弓 吴涛 王心亮文献传递 AZ31B镁合金断裂应变与应力三轴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2015年 对AZ31B镁合金光滑圆棒和缺口圆棒进行了系列准静态拉伸试验,采用ABAQUS对各试样拉伸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拟合得到了Johnson-Cook断裂失效模型的部分材料常数,建立了AZ31B镁合金断裂应变与应力三轴度的关系模型。将建立的失效模型输入到ABAQUS中进行仿真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断裂失效模型的正确性。 周梦成 冯飞 胡建华 雷雨 何鹏 黄尚宇 邹方利关键词:AZ31B镁合金 有限元模拟 一种超低频抗冲击超材料隔振装置 本发明属于减振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超材料隔振技术。其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频抗冲击超材料隔振装置,包括:超材料隔振件(1),下定位盖(2),上定位盖(3),内限位壳体(4),外限位壳体(5),下螺栓组(6),上螺栓组(7... 肖前进 游卓 陈虹 赵志高 吴涛 王心亮 王磊 何鹏 张安付 张满弓文献传递 一种超低频抗冲击超材料隔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超材料隔振技术。其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频抗冲击超材料隔振装置,包括:超材料隔振件(1),下定位盖(2),上定位盖(3),内限位壳体(4),外限位壳体(5),下螺栓组(6),上螺栓组... 肖前进 游卓 陈虹 赵志高 吴涛 王心亮 王磊 何鹏 张安付 张满弓文献传递 含云母钛铝基自润滑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 2017年 为了提高Ti Al基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含云母的Ti Al基合金(TAM);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能谱仪考察了试样的显微组织形貌及其物相结构与成分;采用维氏硬度计测试了试样的显微硬度;采用球盘式摩擦试验机测试了其室温和40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显示:TAM主要含有γ-Al Ti、α2-Ti3Al和云母颗粒,且云母与基体呈现良好的界面结合;TAM的维氏硬度较之基材下降了约54 HV4.9 N;室温下TAM的摩擦系数由基材的0.57下降至0.44,体积磨损量下降幅度达62.5%;高温下TAM的摩擦系数最终与基材一致,表现出零磨损量的特征。云母在常温下发挥了自润滑、自修复功能,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特征;400℃下云母减摩特征被黏着磨损机制掩盖,但保留了自修复性能,展现出了良好的抗磨特性。 欧阳子路 章桥新 余栋 何鹏 赵志高 潘成刚关键词:云母 钛铝基合金 摩擦磨损性能 自润滑 自修复 等离子堆焊镍包碳化硅增强镍基层的组织及磨损性能 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提高镍基堆焊层的耐磨性能,采用改进型等离子堆焊枪,从等离子焰尾部将镍包碳化硅陶瓷粉末注入堆焊熔池,在4Cr5Mo Si V1模具钢表面制备碳化物陶瓷增强复合焊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采用枪外熔注制备的堆焊层组织中含有大量原位生成的碳化物和大量的硅化物与硼化物;金相显微分析表明堆焊层颗粒状碳化物组织分布均匀,碳化物粒度沿焊层表面至堆焊界面依次减小;常温及高温摩擦磨损试验表明制备的堆焊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与优异的耐高温磨损性能。 周雪 何鹏 潘成刚 邹隽 黄尚宇 胡建华 李友成 王华昌 程旭东关键词:等离子堆焊 高温磨损 模具材料对铝合金压铸模热平衡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PRO/E和PROCAST建立了前盖铝合金压铸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压铸模热平衡的形成及模具材料对距模具型腔表面不同位置点的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热系数越小,模具材料型腔表面温度波动越大,次表面的温度波动幅度越小。 潘成刚 刘青霞 全思锋 郭玮健 邬学东 许昀 何鹏关键词:铝合金 压铸模 热平衡 滑移边界对高雷诺钝体绕流流动分离及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水下航行体附体产生的流动分离会增大航行的阻力与噪声,影响控制面的操纵性能,为此,研究超疏水表面产生的滑移对减阻及流动分离的抑制效果。[方法]建立一种曲面上的部分滑移边界处理方法,并针对有滑移的高雷诺数圆柱绕流和翼型绕流问题进行数值仿真。[结果]结果显示,在高雷诺数下,受滑移边界条件的影响,圆柱绕流会经历湍流卡门涡街、层流卡门涡街和斯托克斯无分离流动3个阶段,阻力系数是先增大后减小,涡脱落频率加快;对于翼型绕流,当滑移长度增大时,分离点的位置逐渐向翼型尾部移动直至流动分离消失,升力系数逐渐增大,阻力系数逐渐减小。[结论]研究表明,滑移边界对高雷诺数钝体绕流有抑制流动分离的作用,减阻效果良好,可为将超疏水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应用于水下航行体附体的流动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陈伟 冷文军 何鹏 王磊关键词:减阻 圆柱绕流 翼型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