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超
-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D旋转DSA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3D旋转DSA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6月在我科行PAE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73例,所有患者行常规二维DSA(2D-DSA),以正位血管图像为重点,通过对C型臂旋转完成图像采集,将采集的图片发送到三维工作站,完成前列腺动脉血管重建。所有图片均由介入科2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完成阅片,观察常规2D-DSA和3D旋转DSA成像中前列腺动脉数量、起源及与邻近动脉的吻合支。结果2位医师阅片识别前列腺动脉一致性的Kappa值为0.734。142侧髂内动脉,经常规2D-DSA和3D旋转DSA共准确识别前列腺动脉148支,其中,经3D旋转DSA准确识别前列腺动脉143支(96.62%,143/148),而经常规2D-DSA准确识别的为116支(78.38%,116/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17,P<0.001);有26侧(18.31%,26/142)髂内动脉发出的28支前列腺动脉(18.92%,28/148)仅经3D旋转DSA识别,有4侧(2.82%,4/142)的4支(2.70%,4/148)仅经常规2D-DSA识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82,P<0.001),经常规2D-DSA识别而被3D旋转DSA排除的前列腺动脉为6支(4.92%,6/122);9侧(6.16%,9/146)髂内动脉发出的10支前列腺动脉仅经3D旋转DSA准确识别其起源;经3D旋转DSA准确识别的前列腺动脉与邻近动脉存在吻合支的为57支(39.86%,57/143),高于常规2D-DSA的32支(27.59%,32/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P=0.039);经对3D旋转DSA图像分析,143支前列腺动脉最佳投射角度(患者身体向同侧倾斜)为20°~45°,其中,61支(42.66%,61/143)前列腺动脉31°~35°投射角度最佳,26°~30°次之,为38支(26.57%,38/143)。结论3D旋转DSA应用于PAE术中,可更为清楚地识别前列腺动脉数量、起源及其复杂的解剖结构,从而对提高栓塞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刘凯李晋蒋贝袁生武汤超郭征昂方机成王倩倩吕军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三维图像重建
- 急性缺血性卒中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后颅内出血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接受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后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治疗的32例AI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取栓术后发生颅内出血性转化(HT)并发症患者基本资料,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2例AIS患者取栓手术均成功,术后病死率为9.4%(3/32)。3例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HT,其中1例为前循环动脉闭塞,2例为后循环动脉闭塞,HT发生率为9.4%(3/32)。2例保守治疗,1例行经脑室钻孔外引流并植入储液囊,最终2例因HT死亡,1例经保守治疗恢复良好。HT死亡患者占所有死亡患者比例为2/3。结论颅内HT是AIS取栓手术致命性并发症。临床实践中应严格把握取栓手术适应证,术中精细操作,规范围术期管理,以降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 吕军逯党辉李晋汤超袁生武刘凯李天晓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
- 3D DSA引导下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3D DSA引导下前列腺动脉栓塞(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DSA引导下PAE的BPH伴中、重度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其中接受3D DSA(3D组)及2D DSA(2D组)引导下PAE各35例。对比分析2组治疗相关资料、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均成功完成PAE。3D组左、右侧插管时间及操作时间、辐射时间、辐射剂量、剂量面积乘积(DAP)、总造影次数和造影图像帧数均小于2D组(P均<0.05)。术后2组均有发热、疼痛、泌尿系感染等轻微并发症发生,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70例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均较术前减小(P均<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D DSA引导下PAE治疗BPH伴中、重度LUTS安全、有效,且能减少造影次数,缩短治疗及插管时间,降低辐射剂量。
- 王倩倩吕军汤超刘凯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血管造影术
- 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比较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显微外科手术,n=30)与对照组(血管内介入栓塞术,n=3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70.00%(21/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两组血管痉挛、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各有优势,前者可获得更好疗效,后者治疗时间相对较短,且不受病变部位限制.
- 汤超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
- PLE动脉栓塞对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究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PLE)动脉栓塞对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80例肝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7),采用碘化油乳剂治疗;试验组(n=43),采用PLE动脉栓塞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临床治疗效果、肝血管瘤直径及血清总胆汁酸(TBA)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27%(P<0.05);两组手术前肝血管瘤直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肝血管瘤直径小于术前(P<0.05),试验组肝血管瘤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血清TB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血清TBA水平低于术前(P<0.05),且试验组血清TB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LE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肝血管瘤临床疗效明显,可缩小肝血管瘤直径,降低TBA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汤超李德敬
- 关键词:动脉栓塞肝血管瘤
- 急性脑血管病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并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176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纳洛酮,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GOS)、意识障碍恢复情况(GCS)。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CS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见明显并发症,仅发生较轻的呕吐和恶心,对照组发生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害。结论采取传统常规方法联用纳洛酮对急性脑血管病并意识障碍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效果较佳。
- 李德敬汤超苗金红邓晓明王爱霞吕全军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卒中神经功能
- 奥沙利铂联合山柰酚动脉介入治疗抑制肺癌移植瘤大鼠肿瘤生长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考察奥沙利铂(oxaliplatin)联合山柰酚(kaempferol)动脉介入治疗对裸大鼠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皮下接种A549肺癌细胞,将裸大鼠分为对照组、奥沙利铂静脉注射组、奥沙利铂联合山柰酚静脉注射组,和奥沙利铂联合山柰酚动脉介入治疗组。研究考察不同给药方式对实体瘤生长、对大鼠体重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染色、Hoechst染色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考察瘤组织细胞凋亡水平。结果:首先相比对照组,奥沙利铂静脉注射抑制实体瘤生长,相比奥沙利铂静脉注射组,奥沙利铂静脉注射联合山柰酚对实体瘤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奥沙利铂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山柰酚显著抑制实体瘤生长。其次山柰酚能逆转奥沙利铂对大鼠的体重抑制作用。最后,静脉注射治疗下,山柰酚能促进奥沙利铂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而动脉介入治疗更显著地促进药物联用引起的细胞凋亡作用。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山柰酚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显著抑制裸大鼠肺癌移植瘤生长并促进细胞凋亡。
- 汤超吕军李德敬
- 关键词:奥沙利铂山柰酚A549细胞介入治疗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DS、SAS、QO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AS、QO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可让患者保持积极心理,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李德敬汤超吕全军
- 关键词:食管癌中西医结合护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 中西结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护理用于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对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肝癌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行常规外科护理干预,研究组行中西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术患者实施中西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促进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 李德敬汤超吕全军
- 关键词:肝癌介入术后中西结合护理并发症生活质量
-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白血病干细胞自我更新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检测在雷公藤内酯醇作用下,白血病干细胞的NANOG、β-catenin和OCT-4蛋白表达的水平,从抑制白血病干细胞细胞自我更新方面探讨其机制。方法:首先使用免疫磁珠法进行分选白血病干细胞。实验共设4组,分为:对照组、雷公藤内酯醇3个浓度(低中高)组。4个组均加入K562/A02细胞悬液100μL,对照组加入RPMI1640培养液100μL,雷公藤内酯醇低中高浓度组终浓度分别为10、50、100ng/mL。进行各组细胞增殖率的检测、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NANOG、β-catenin和OCT-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对各组细胞增殖率检测结果显示,3个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组,处理24h后都可以观察到K562/A02干细胞增殖受抑,并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3个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度组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组中OCT-4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NANOG蛋白的表达在这4个组中,没发现显著差异。结论:中剂量组的雷公藤内酯醇能够调控β-catenin/OCT-4蛋白表达水平,表明该浓度剂量对抑制白血病干细胞自我更新作用最强;而试验中发现的其具有抑制白血病干细胞增殖的浓度依赖性,表明白血病干细胞受到高浓度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 汤超李德敬崔兴
- 关键词:白血病干细胞自我更新雷公藤内酯醇Β-CATE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