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道猛

作品数:21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多动障碍
  • 7篇注意缺陷多动...
  • 5篇双相
  • 5篇儿童
  • 4篇少年
  • 4篇双相障碍
  • 4篇青少年
  • 4篇基因
  • 3篇自杀
  • 3篇干预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理卫生
  • 2篇一级亲属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应激
  • 2篇症状
  • 2篇认知功能缺陷
  • 2篇受体

机构

  • 8篇广州市脑科医...
  • 6篇广州医科大学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作者

  • 20篇程道猛
  • 6篇刘靖雯
  • 5篇苏林雁
  • 5篇徐世超
  • 4篇苗国栋
  • 4篇赵爱玲
  • 4篇阳琼
  • 3篇黄鹏
  • 3篇蒋泽宇
  • 3篇殷青云
  • 3篇何庆欢
  • 2篇孔洁华
  • 2篇梁卉薇
  • 2篇王春江
  • 2篇高雪屏
  • 2篇徐莉萍
  • 2篇叶碧瑜
  • 2篇黄俊东
  • 2篇杨婵娟
  • 1篇曹莉萍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广州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精...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对ADHD倾向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核心症状对ADHD倾向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为早期识别ADHD患儿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7月-8月,在广州市某小学筛选25名ADHD倾向儿童作为ADHD倾向组,纳入年龄、性别和年级相匹配的25名儿童作为正常组。采用中文版ADHD斯诺佩评估量表第4版(SNAP-IV)父母版评定ADHD核心症状,采用儿童困难问卷(QCD)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定行为问题。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察ADHD核心症状与QCD和PSQ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探讨ADHD核心症状对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①组间差异显示,ADHD倾向组的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因子评分均高于正常组(t=7.771、6.726,P均<0.01)。②相关分析显示,注意缺陷因子评分与QCD总评分呈负相关(r=-0.440,P<0.05),与PSQ的学习问题因子评分呈正相关(r=0.457,P<0.05);多动-冲动因子评分与PSQ的焦虑因子评分呈负相关(r=-0.457,P<0.05),与PSQ的冲动-多动因子评分呈正相关(r=0.552,P<0.01)。③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注意缺陷因子评分可负向预测QCD总评分(B=-0.682,P<0.05,R^(2)=0.468);多动-冲动因子评分对PSQ的焦虑因子评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0.048,P<0.05,R^(2)=0.367),对PSQ的冲动-多动因子评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0.077,P<0.01,R^(2)=0.424)。结论ADHD倾向儿童存在明显的注意缺陷症状、多动-冲动症状及行为问题,且注意缺陷症状可能是其日常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多动-冲动症状可能是其冲动-多动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
欧子欣杨翠盈付彤杨乐天彭君媛党彩萍杨婵娟程道猛尚鹤睿洪丹萍殷炜珍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未攻击组和攻击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列线图,确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28例患者为攻击组(35.0%),52例患者为未攻击组(65.0%)。攻击组患者长期独居的占比、总住院时间、既往有自杀倾向的占比均高于未攻击组,且ITAQ、SSRS的评分均低于未攻击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独居、既往有自杀倾向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ITAQ与SSRS的高评分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保护因素(P <0.05),并构建列线图,有良好预测价值。结论 患者的长期独居、既往有自杀倾向可能会增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
王西林杨婵娟程道猛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列线图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收益和风险,优化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各3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进行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3.33%,P>0.05;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的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量表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头痛、口干、血压降低、失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阿立哌唑组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闭经溢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立哌唑起效速度、安全性、依从性明显优于利培酮,尤其能明显降低现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闭经溢乳的副反应,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
程道猛刘靖雯黄鹏徐世超王春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疗效安全性
双相障碍一级亲属认知功能缺陷与干预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一级亲属认知功能缺陷及其干预。方法对收集的98例双相障碍一级亲属(研究组)与95例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与言语流畅性测验(动物)评估与比较其认知功能,并将有认知功能缺陷的双相...
蒋泽宇苗国栋何庆欢叶碧瑜阳琼程道猛孔洁华
文献传递
广州市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影响广州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因素。方法选取100例自杀行为青少年为观察组,选100例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青少年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自身人格特征等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自杀行为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青少年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攻击性人格及冲动性人格量表分值均高于对照组高;单亲家庭或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学校无健康心理教育课、抑郁或焦虑、冲动或攻击性人格、负面事件、消极应对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家长及学校应正确引导青少年处事方式,积极面对生活,打消自杀意念。
刘靖雯梁卉薇徐世超黄俊东程道猛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教育自杀行为人格特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易感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2004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易感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主要有候选基因克隆法和定位克隆法。本文系统 介绍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易感基因定位克隆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赵爱玲苏林雁程道猛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易感基因克隆
精神病未治疗期长短对首发精神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
2021年
分析不同精神病未治疗期对首发精神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14例首发精神病患者,应用精神分裂症首发症状评定量表(Symptom Onset for Schizophrenia,SOS)确定精神病未治疗期(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按照DUP中位值4个月分为短DUP组(n=105)和长DUP组(n=109),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PANSS量表中情感退缩、被动淡漠/社交退缩、关注身体健康、主动回避社交,以及HAMD-24量表中能力减退感提示长DUP组较短DUP组的分数更高。PANSS量表中思维散漫、兴奋、夸大、不合作、情感不稳,HAMD-24量表中,有罪感、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激越、绝望感、自卑感,以及HAMA量表中的失眠和总分在短DUP组更高。再将诊断进行亚组分类,也得出上述类似的结果,提示精神病衰退的临床表现在长DUP组更明显,反映情绪色彩和生物学睡眠的临床症状在短DUP组中更多。结论:首发精神病患者中,DUP长短不同,其症状维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且对诊断亚组区分有益处,据此可能为指导诊疗和评估预后提供帮助。
吴秋霞程道猛周燕玲李苏义曹莉萍
关键词:症状
5-HT_(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 5 HT2A受体基因T10 2C多态性是否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存在关联。方法对 5 8名ADHD患儿和 97名健康成人对照 ,进行 5 HT2A受体基因T10 2C多态性检测 ,并作关联分析。结果ADHD病例组T10 2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0 3 ,OR =2 .78) ,而T10 2C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2 9,OR =0 .47) ;ADHD病例组 10 2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10 2T等位基因可能与ADHD存在关联 ,T10 2T基因型可能是ADHD发病的危险因素 ,而T10 2C基因型则是其保护性因素。
程道猛高雪屏苏林雁赵爱玲
关键词: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多动障碍
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病双相障碍的行为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儿童及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病双相障碍(BD)的发生率其行为特点。【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四版(DSM—IV)ADHD诊断的患者按DSM—IV的BD诊断标准进行再诊断,并对单纯ADHD患者其进行1~2年的随访,评估新发生的BD;所有被试由家长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行为评估。【结果】共收集ADHD惠儿112例,其中15例患者同时符合BD诊断,经过1~2年随访,又新发生8例BD。共收集到ADHD共患BD患儿23例,占20.5%;与单纯ADHD组相比,共患BD组的CBCL焦虑/抑郁、思维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外化性行为及行为问题总分方面均明显升高,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1)。【结论】ADHD与BD有较高的共病率,共病可导致在思维及违纪、攻击等外化性行为问题方面的损害,I临床上需引起足够重视。
程道猛苗国栋刘靖雯殷青云徐莉萍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青少年学生自杀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以及早期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集的100例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甚至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学生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期选取100例健康的青少年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面访及问卷调查,统计比较两组对象的自杀危险因素(包括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不良生活事件以及不良家庭环境等)评分,危险行为(抑郁症、学习压力重、成绩差以及恶意欺凌)的发生比例,探讨社会防控干预措施,以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结果: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付方式评分(CS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以及家庭环境量表(FES)均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学习压力重、成绩差以及恶意欺凌等危险行为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学生自杀危险因素众多,主要有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不良生活事件以及不良家庭环境等方面,应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自杀行为的发生。
刘靖雯梁卉薇徐世超黄俊东程道猛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自杀预防控制措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