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内听道少见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内听道肿瘤的临床资料,依据影像学、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查,共发现内听道少见肿瘤7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2例,内听道小脑前下动脉瘤2例,迷路内神经鞘瘤1例,脑膜瘤1例,单侧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1例。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除听力下降外,海绵状血管瘤早期即出现面神经麻痹,CT上多可见内听道扩大、点状钙化;动脉瘤早期出现耳鸣、眩晕,CT上可见内听道"壶腹样"扩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有助于确诊;迷路内神经鞘瘤早期常出现难治性眩晕,高分辨率MRI有助于确诊;脑膜瘤增强MRI上可见"脑膜尾征";神经纤维瘤病2型多为双侧前庭神经鞘瘤,有少数患者仅表现为单侧前庭神经鞘瘤。除1例NF2患者随访观察外,其余患者均行迷路入路病变切除,术后症状均有缓解。随访6个月~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内听道少见肿瘤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治疗原则也各不相同,术前明确诊断能够避免盲目手术造成的不良后果。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OMAAV)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检索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血管炎临床病例,结合1例经治的OMAAV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结果检索到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血管炎相关文献5篇病例7例,加上本研究的1例(简称“本例”)共8例患者,均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其中3例继发耳痛,3例继发鼓膜紧张部穿孔,1例出现面瘫。除本例患者外,其余7例均在出现发热、肺部结节等耳部以外表现后方得以确诊,确诊时间1月~3年,平均10.3月,其中5例确诊依据是耳部以外组织活检加ANCA血清学检查,2例是临床表现加ANCA血清学检查;2例死于ANCA相关血管炎,其余5例经治疗后病情缓解。本例患者根据日本耳科学会最近提出的OMAAV诊断标准确诊并及时给予激素和硫唑嘌呤治疗,预后良好。结论以分泌性中耳炎、周围性面瘫及耳痛等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血管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建议根据OMAAV相关诊断标准早期进行规范诊治,减少误诊漏诊,改善预后。
目的探讨采用持续灌流耳内镜手术模式(CIM-EES)一期鼓室成形术治疗Ⅲ、Ⅳ型鼓室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3-2020.9对17例(21耳)Ⅲ、Ⅳ型鼓室硬化症患者,在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采用外嵌法,一期行Ⅱ型鼓室成形术,观察分析手术时间,鼓膜愈合成功率,并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平均气、骨导听阈(PTA)及气骨导差(A-B gap)。结果17例患者(21耳)术后鼓膜均一期完全愈合。手术时间平均为60.6±7.0min,术前平均气导听阈54.70±10.38 dB HL,术后6个月平均气导听阈35.24±11.66 dB H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及术后6个月平均气骨导差分别为34.93±9.30 dBHL和15.65±7.07 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骨导平均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患者出现皮瓣缺血坏死及外耳道狭窄。未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面瘫及眩晕并发症。结论CIM-EES可以针对性解决传统耳内镜手术出血起雾污染镜头、热损伤等缺陷,提高手术流畅性及安全性。尤其对于Ⅲ、Ⅳ型鼓室硬化症手术,在持续灌流模式下可以抵近观察并精细清理镫骨周围硬化灶,有助于一期完成听骨链重建。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相对于内植法和外植法,外嵌法是一种新的技术改良,可以最大程度维持鼓室腔容积,减少粘连及听骨链移位的发生。
目的探讨耳廓全层整片软骨结合外嵌技术在II、Ⅲ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耳廓全层整片软骨为移植材料采用外嵌法(将整片软骨置于纤维鼓环外侧,并将部分软骨片嵌顿于鼓切迹)行Ⅱ、Ⅲ型鼓室成形术的160例(165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8~65岁,平均33.5±9.2岁;其中鼓室硬化98耳,上鼓室胆脂瘤47耳,粘连性中耳炎20耳。术中采用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重建听力105耳,采用全听骨赝复物(TORP)重建听力60耳,术后随访12~36个月。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纯音听阈,耳内镜图像及并发症,观察部分患者术后颞骨CT显示的鼓室含气腔情况。结果PORP组术前0.5~4 kHz平均气导听阈51.34±10.46 dB HL,平均气骨导差32.88±5.25 dB,术后一年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分别为30.24±8.66 dB HL、13.60±6.18 dB,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TORP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54.85±9.48 dB HL,平均气骨导差34.59±6.85 dB,术后一年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分别为34.24±9.75 dB HL、15.77±7.26 dB,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鼓膜移植物存活率98.8%(163/165);70%患者(14/20)术后颞骨CT提示鼓室腔含气良好,术后无感音神经性聋、面瘫、眩晕发生。结论耳廓全层整片软骨是一种良好的鼓膜移植物,结合外嵌技术应用于Ⅱ、Ⅲ型鼓室成形术效果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