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峰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人胎儿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发育被引量:6
- 2000年
- 采用免疫组化和体视学测量方法 ,对 6 2例 10 - 38周人胎儿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密度、平均灰度、算术平均体积及表面积与体积比进行测算 ,并与固有层淋巴细胞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胎儿发育过程中 ,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密度、平均灰度随胎龄增长而增加 ,但算术平均体积及比表面与胎龄无相关关系。与固有层淋巴细胞相比 ,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算术平均体积和比表面比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大 ,数密度比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小 ,而平均灰度与固有层淋巴细胞的无明显差别。
- 邓峰朱清仙黎静高摄渊
- 关键词:胎儿小肠上皮淋巴细胞发育体视学
- 人参皂苷Rg3对胃癌细胞体外迁移、侵袭及其相关机制
- 简捷方念邓峰甘丽虹么玲秦健斌李宾
- 肠道微生态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及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肠道微生态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0个受试者分为A、B、C、D、E组,各60例。A组患者采用肠道微生态治疗,B组为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组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D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E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治疗后肠道各菌群数量。结果A组和E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E组、A组、D组,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C组、E组、D组、B组、A组,5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患者肠道内各菌群数量由高到底依次为C组、B组、A组、D组、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临床疗效较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肠道各菌群数量和不良情绪。
- 么玲甘丽虹邓峰方念
-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
- 人胎儿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布及其计数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揭示人胎儿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布及其数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62例10~38周人胎儿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分布并对其进行计数;结果绝大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布在上皮细胞基底部,位于上皮细胞核下方,只有少数位于或超过上皮细胞核水平;上皮内淋巴细胞计数随胚胎发育而逐渐增多,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其数量逐渐减少。在35-38周胎龄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每100个绒毛上皮细胞范围内淋巴细胞的平均值分别达10.6、9.3和8.9;结论绝大多数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布在上皮细胞核下方,其数量随胚胎发育而逐渐增多,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其数量逐渐减少。
- 邓峰朱清仙黎静高摄渊
- 关键词:人胎儿小肠上皮淋巴细胞细胞分布细胞计数
- 人食管癌中原癌基因Pim-3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 简捷方念邓峰甘丽虹么玲秦健斌李宾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早期空肠内营养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 甘丽虹么玲方念郑丽邓峰
- Pim-3对胰腺细胞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 简捷方念邓峰甘丽虹么玲秦健斌李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