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伟雄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浆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狼疮
  • 2篇狼疮
  • 1篇血浆分离
  • 1篇血浆吸附
  • 1篇预后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肾炎
  • 1篇前瞻性对照研...
  • 1篇重症狼疮肾炎
  • 1篇重症狼疮性肾...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功能
  • 1篇免疫抑制治疗
  • 1篇狼疮肾
  • 1篇狼疮肾炎
  • 1篇狼疮性
  • 1篇狼疮性肾炎

机构

  • 2篇梅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朱兴华
  • 2篇陈璐
  • 2篇罗伟雄
  • 1篇黄东霞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浆吸附改善重症狼疮性肾炎并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吸附改善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连续选取收治的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50例,根据信封法分为血浆吸附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在常规肾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强的松45~60 mg/d诱导治疗和大剂量(0.5~1.0 g/d)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血浆吸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浆吸附技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24 h蛋白尿水平、血沉、血肌酐、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和免疫球蛋白M(Ig M)等免疫球蛋白、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28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吸附组缓解率提高,治疗后的24 h蛋白尿水平、血沉和血肌酐水平均降低,各免疫球蛋白水平,CD3^+计数均提高,CD4^+和CD8^+计数则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24 h蛋白尿水平、血沉、血肌酐水平、各免疫球蛋白水平、CD3^+计数均降低,CD4^+和CD8^+计数组升高(P<0.05)。血浆吸附组28 d死亡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浆吸附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疗效良好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是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兴华罗伟雄陈璐丘宝珍黄东霞
关键词:血浆吸附重症狼疮性肾炎肾损伤免疫功能预后
重症狼疮肾炎的血浆分离吸附治疗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血浆分离吸附(plasma adsorption,PA)对重症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肾活检证实为重症LN患者80例。分为免疫抑制组和PA组。免疫抑制组予以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PA组给予3次PA基础上,予以免疫抑制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患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炎症因子、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的变化。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PA组治疗后患者血肌酐(t=0.377,P=0.021)、尿素氮(t=0.351,P=0.030)、24h尿蛋白(t=0.417,P=0.01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清Ig G(t=2.553,P<0.001)、红细胞沉降率(t=0.507,P=0.001)、C-反应蛋白(t=2.765,P<0.001)、SLEDAI评分(t=0.444,P=0.003)这些临床评估患者狼疮活动的指标均较前明显下降;并且血清白细胞介素-4(t=3.445,P<0.001)、白细胞介素-6(t=0.406,P=0.01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0.401,P=0.01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免疫抑制组(χ~2=23.667,P<0.001)。结论免疫抑制治疗联合PA能快速清除重症LN血清的抗体,减少狼疮活动,促进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更广泛应用。
朱兴华罗伟雄陈璐丘宝珍
关键词:重症狼疮肾炎免疫抑制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