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盼盼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限制性输液时去甲和去氧肾上腺素对60岁以上患者Narcotrend值和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时去甲肾上腺素(NE)和去氧肾上腺素(PHE)对60岁以上患者Narcotrend值(NI)和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结肠癌或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60~75岁,BMI为18~24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NE组和PHE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5 mL/(kg·h),麻醉诱导完成后即刻NE组和PHE组分别经静脉泵注射NE 0.01~0.03μg/(kg·min)和PHE 0.1~0.3μg/(kg·min)。术中维持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不低于65 mmHg(1 mmHg=0.133 kPa)。分别于麻醉诱导完成(T0)和麻醉诱导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MAP、中心静脉压(CVP)、NI和rSO2。在患者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后30 min进行随访,判断其是否出现术中知晓。结果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两组T1至T4时间点的MAP、CVP、rSO2和T1至T2时间点的NI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PHE组T1至T4时间点的MAP、rSO2和T1至T2时间点的NI均显著高于NE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组内和组间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情况。结论 60岁以上患者在限制性输液中使用等效剂量的NE和PHE均可使NI和rSO2在短时间内升高,表现为麻醉深度短时间'减浅'和脑组织氧代谢的改善,相对于NE而言,PHE这种表现更为明显。
- 陶文辉刘祥丁盼盼张庆
-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限制性输液
- 超声引导后入路和侧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后入路和侧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对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后入路法TAP阻滞)和对照组(侧入路法TAP阻滞),每组各61例。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镇痛效果及术后24 h的镇痛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术后48内下床活动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入路法TAP阻滞相比于侧入路法TAP阻滞镇痛效果更好,产妇术后镇痛满意度更高。
- 丁盼盼王宏健张庆
- 关键词:超声剖宫产镇痛
- 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对肱骨骨折老年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9
- 2022年
-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BPB)对肱骨骨折老年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81例,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BPB阻滞A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颈动脉入路)27例、BPB阻滞B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锁骨后入路)27例和对照组(全身麻醉)27例。观察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患者应激反应、预后状况等指标;比较手术前(T0)、切皮(T1)、拔管(T2)3个时间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结果(1)BPB阻滞A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为(5.7±1.1)min,显著短于BPB阻滞B组[(8.8±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48 h,BPB阻滞组患者的丙二醛和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显著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PB阻滞A组和B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T0时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2个BPB阻滞组患者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BI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2个BPB阻滞组患者的BI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PB阻滞A组和BPB阻滞B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相比,2个BPB阻滞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次数和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性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h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PB阻滞A组与BPB阻滞B组间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BPB对肱骨骨折老年患者应激反应影响较小,并保持麻醉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更为稳定,且不适症状发生频次较�
- 张军陈亮丁盼盼刘淑婷
-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肱骨骨折应激反应
- 泮托拉唑对俯卧位脊椎手术胃肠免疫屏障功能保护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分析研究泮托拉唑对俯卧位脊椎手术胃肠免疫屏障功能保护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某医院进行择期俯卧位脊椎手术的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有无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等慢性胃肠道疾病史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按手术先后分别将A、B两组患者顺序编号,奇数组为对照组(A1组和B1组),偶数组为实验组(A2组和B2组)。实验组患者术前30分钟静滴泮托拉唑80mg,对照组患者术前30分钟静滴100m L生理盐水,对四组患者的胃肠免疫屏障功能的相关指标给予分析研究。结果:B2组和A2组患者胃液p H值要比B1组和A1组高(P<0.05);B2组和A2组患者患者与B1组和A1组患者的I-FABP、IL-6、IL-10等相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俯卧位脊椎手术胃肠免疫屏障功能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预防性应用泮托拉唑并进行前瞻性研究其胃肠道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王昕余莉张庆刘祥吴向群丁盼盼许文秀
- 关键词:泮托拉唑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合肥市某医院收治的84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麻术,观察组患者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术。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5 min和10 min时及术后10 min时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手术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患者停用麻醉药后到能被唤醒睁眼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前HR,SBP,DBP以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麻醉5 min和10min时的SpO2,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麻醉5min和10min时的DBP及SBP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0min时DBP及SBP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者,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进行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丁盼盼涂茂勇李刚
- 关键词: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钬激光碎石术
- 纳布啡在经腹全子宫切除中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究纳布啡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病历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手术结束前10min,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舒芬太尼、纳布啡进行镇痛,其他处理均相同。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Ra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h,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60h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16、36h研究组Ra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比29.3%,P<0.05)。结论纳布啡应用于子宫切除患者,其术后镇痛效果持续时间较久,不良反应较小,安全且有效。
- 丁盼盼陶文辉张庆
-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舒芬太尼术后镇痛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免疫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免疫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分为A组(n=75)、B组(n=75)。两组均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A组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B组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与A组手术开始时1 h(T1)、手术结束即刻(T2)时间点相比,B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更低(P<0.05)。B组POCD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与A组术后1 d、术后2 d相比,B组MMSE评分更高(P<0.05)。与A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相比,B组VAS评分更低(P<0.05)。与A组术后2 d相比,CD8P更低,B组CD3^(+)、CD4^(+)、CD4^(+)/CD8^(+)更高(P<0.05)。与A组术后2 d相比,B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采用1μg/kg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麻醉,可减轻疼痛感,缓解免疫炎症反应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还可降低POCD发生率。
- 涂茂勇何文胜张应涛丁盼盼陈帝豪
- 关键词:罗哌卡因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炎症反应免疫功能
- 亚临床剂量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对七氟烷MAC和拔管EC50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亚临床剂量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对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和拔管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小儿手术24例,年龄1~3岁,体质指数15~20 kg/m2.使用8%七氟烷吸入,意识消失后静脉穿刺,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不使用肌肉松弛药,下颌稍松弛后气管插管.设定第1例患儿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为2.0%,根据是否发生切皮反应,采用Dixon序贯法确定下一例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七氟烷浓度稳定在目标浓度10 min),相邻浓度梯度为0.1%,根据切皮反应直至确定七氟烷MAC.术中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调整七氟烷浓度,符合拔管指针时拔管.第1例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设定为1.0%,根据拔管反应确定下一例患儿的七氟烷呼气末浓度,方法同前.结果0.3 mg/kg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七氟烷MAC为1.19%,95%可信区间(95%CI)是1.15%~1.22%.抑制气管导管拔出反应的EC50是0.82%,95%CI是0.78%~0.86%.结论在小儿麻醉中,0.3 mg/kg的氯胺酮静脉使用,相较于单纯使用七氟烷的经验,MAC和EC50均出现下降.
- 陶文辉丁盼盼涂茂勇张庆
- 关键词:氯胺酮剂量效应关系
-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免疫应激和疼痛介质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免疫应激和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和研究组60例(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术后两组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镇痛。对比两组镇静、镇痛情况、PCIA按压次数、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疼痛介质,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皮质醇(Cor)、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_(2)(PGE_(2))、肾上腺素(E)、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CD8^(+)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和右美托咪定于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可发挥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减轻免疫抑制和术后疼痛。
- 丁盼盼张庆王宏健王昕王子成田杰利
-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髋部骨折糖尿病镇痛免疫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