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梁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机械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重型车
  • 3篇PEMS
  • 2篇劣化
  • 2篇颗粒物
  • 2篇加载减速
  • 2篇减速
  • 2篇PN
  • 2篇车载
  • 1篇动力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载荷
  • 1篇载量
  • 1篇入口温度
  • 1篇试验分析
  • 1篇台架
  • 1篇排放水
  • 1篇排放水平
  • 1篇排放因子
  • 1篇汽油
  • 1篇重型

机构

  • 9篇中国汽车技术...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9篇李梁
  • 8篇张凡
  • 7篇于津涛
  • 1篇熊兴旺

传媒

  • 2篇小型内燃机与...
  • 2篇时代汽车
  • 1篇汽车科技
  • 1篇车用发动机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车辆与动力技...
  • 1篇汽车安全与节...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用不同算法时载荷条件对重型车比排放影响的对比试验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定量评价重型车单位行驶里程排放、单位发动机做功排放水平随载荷比例的变化情况,对于6辆国Ⅵ标准车辆和2辆国Ⅴ标准车辆,使用车载排放分析系统,进行了不同载荷比例的实际道路工况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国Ⅵ车辆单位行驶里程颗粒物数量(PN)排放载荷修正系数随着载荷比例的增大而显著增加,拟合曲线斜率为0.0119,而国Ⅴ车辆的斜率为0.0012,远低于国Ⅵ车辆。随着载荷比例的增大,国Ⅵ重型车单位发动机做功的PN和NO_(x)排放增加,CO_(2)排放不变,CO排放降低;行驶相同的里程时,载荷比例越大的国Ⅵ重型车,单位质量整车的PN排放水平越高,CO、CO_(2)和NO_(x)排放水平越低。在高载荷比例条件时,国Ⅵ车辆在最初的市区阶段和最后的高速阶段出现了很高的PN峰值。
张凡李梁于津涛
关键词:重型车排放水平
不同因素对在用重型车排放因子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选择不同车型的在用重型车分别进行了不同环境温度、不同行驶里程、不同初始冷却水温度条件下的底盘测功机排放和实际道路排放试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在用重型车排放因子的影响程度,获得了在用重型车排放因子在环境温度条件、里程劣化、冷起动等关键因素的修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CO_(2)排放的环境温度修正系数基本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O和NO_(x)排放的环境温度修正系数整体上都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国六在用重型车,NO_(x)排放冷起动修正系数明显大于国五在用重型车,CO排放冷起动修正系数略小于国五在用重型车,CO_(2)排放冷起动修正系数略大于国五在用重型车。实际使用过程中,国五在用重型车CO、NO_(x)和CO_(2)排放的里程劣化修正系数分别为DFCO=1.3507、DF■=1.4927,DF■=1.0788。
张凡李梁于津涛
关键词:影响因素排放因子环境温度
M30甲醇汽油在发动机台架的性能测试研究
2023年
本文采用M30甲醇汽油与在售的京标92#、95#汽油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外特性试验和负荷特性试验,对测量结果进行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未对发动机作任何改动前提下,M30甲醇汽油较92#、95#汽油动力性均有2%-4%的提高,在经济性上,燃油消耗率比92#、95#汽油提高15%;在排放方面,M30甲醇汽油在测试的转速和负荷区域的常规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所减低。
李梁马成功张凡
关键词:动力性
微碳烟颗粒物分析仪测量柴油机颗粒物的应用
2017年
伴随排放法规的日渐严苛,试验标定过程需要实时获得颗粒物排放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微碳烟颗粒物分析仪原理,提出使用此分析仪测量颗粒物排放浓度并进行换算,实时获得排放法规要求的比功率排放值的计算方法,辅助称重法实现实时测量发动机颗粒物排放性能的需求,并通过非道路稳态循环(NRSC)和非道路瞬态循环(NRTC)对计算方法进行验证,试验证明此计算方法与称重法测量结果偏差可保持在较小范围内,可以进行试验应用。
解瀚光于津涛李梁
关键词:颗粒物试验分析计算方法
国六柴油车PEMS与Lug-Down排放测试对比研究
2022年
以一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车为研究对象,通过更换不同劣化件的方式改变车辆排放水平,并分别使用车载排放测试(PEMS)与加载减速法(Lug-Down)测试分别进行试验,通过测试方法、数据计算方法及测试结果对比研究两种测试方法的差异性与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PEMS测试结果更准确,Lug-Down测试较为方便快捷,两种测试方法计算结果在变化趋势上有良好的一致性,但通过率相差较大,Lug-Down测试的综合通过率为100.0%,远高于PEMS测试的28.6%,因此Lug-Down测试已无法对国六在用柴油车进行有效监督,为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为在用柴油车排放监管和标准修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马成功李梁张凡母金伟于津涛
关键词:重型柴油车
重型国六在用柴油车劣化排放特性研究
2023年
基于车载排放测试(PEMS)和加载减速法(Lugdown)测试对一辆采用废气再循环(EGR)结合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技术路线的国六在用柴油车进行部件劣化模拟排放研究。结果表明:EGR或SCR劣化后氮氧化物(NO_(x))排放均明显恶化,DPF劣化后粒子数量(PN)排放明显升高,任一部件的劣化都无法达到国六排放水平。PEMS对劣化后排放最敏感,总通过率仅为28.6%,Lugdown测试的总通过率高达100.0%,而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只有在载体泄露时未能有效识别并报出故障,总通过率为42.9%。可见,Lugdown测试已难以对重型国六在用柴油车进行有效的排放监督。
马成功李梁张凡于津涛
关键词:车载排放测试
DPF碳载量对重型车PN排放影响研究
2024年
从DPF碳载量为0%时开始,直至DPF碳载量为100%,达到后处理再生状态结束共进行了8次PEMS试验。研究DPF碳载量对PN比排放的影响,根据瞬时车速和瞬时机动车比功率等参数对瞬态数据划分Bin网格,计算每次试验各个Bin的PN平均排放浓度和DPF平均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除最后一次发生再生的PEMS测试外,随着DPF碳载量的增大,PN比排放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随着碳载量升高,Bin0、Bin1、Bin12以及Bin22等区间内每次试验的PN排放浓度相差不多。Bin13区间内的PN排放会随着碳载量的升高整体呈升高趋势。Bin23和Bin33区间内,PEMS试验的PN排放会随着碳载量的升高整体呈降低趋势。
李梁马成功张凡
重型车车载排放试验(PEMS)NO_x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重型车依据DB11/965-2013标准在车载排放试验(PEMS)中的NO_x污染物排放.根据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对NO_x建立了数学计算模型,并通过理论方法对模型中各种参数进行了相对不确定度分析,最终得出了NO_x排放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从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中可以看出,在试验时,应尽量保证车辆状况稳定,在日常保养中,应加强对排放分析系统的标定和维护,对流量计进行维护工作等.
张岳秋李梁刘子建于津涛张凡
关键词:重型车NOX排放
重型车Pems试验工况与中国工况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一辆城市客车和一辆非城市货车进行了Pems试验,对比了Pems试验工况与中国工况的速度分布、加速度分布。结果表明:Pems客车试验工况中,速度分布存在4个峰值区间,加速度分布存在2个峰值区间;CHTC-B工况中,速度分布存在1个峰值区间,加速度分布存在1个峰值区间。Pems货车试验工况中,速度分布存在4个峰值区间,加速度分布存在2个峰值区间;CHTC-HT工况中,速度分布存在1个峰值区间,加速度分布存在3个峰值区间。对比功率计算式的系数进行了标定,并对比了Pems试验工况和中国工况的比功率分布。结果表明,在比功率[-2.7,2.7]区间内,Pems客车试验工况比功率分布为双峰曲线,CHTC-B工况为单峰曲线;Pems货车试验工况比功率分布为双峰曲线,CHTC-HT工况为单峰曲线。
于津涛于津涛熊兴旺张凡张凡
关键词:车速加速度比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