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冬梅

作品数:21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绍兴市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浙江省医学扶植重点建设学科计划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病理
  • 10篇肿瘤
  • 9篇临床病理
  • 9篇免疫
  • 8篇细胞
  • 6篇免疫组化
  • 5篇临床病理分析
  • 5篇病理分析
  • 4篇子宫
  • 3篇大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胰蛋白酶
  • 3篇组织化学
  • 3篇息肉
  • 3篇细胞癌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类胰蛋白酶
  • 3篇肥大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绍兴市人民医...
  • 2篇江西省人民医...
  • 2篇武汉市黄陂区...
  • 2篇绍兴市中心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21篇张冬梅
  • 16篇魏建国
  • 6篇梁文清
  • 5篇王翠芝
  • 5篇翟翠静
  • 4篇陈伟东
  • 3篇张红凯
  • 2篇冯向东
  • 2篇刘勇
  • 2篇王强
  • 1篇罗静
  • 1篇邵汇琳
  • 1篇张金堂
  • 1篇冯卫中

传媒

  • 6篇诊断病理学杂...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对6例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6例PUC组织学形态相似,瘤细胞呈无黏附性弥漫生长,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较单一,类似于浆细胞,胞质嗜酸性、核偏位,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6例CK、CD138、EMA、CK7和CK19均(+);1例CK20(+);2例行HER2染色,其中1例呈(+)。6例E-cadherin、LCA、CD79 a、kappa/lambda和S-100均(-)。结论 PUC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尿路上皮癌,由于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而易误诊,但依靠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学并结合免疫组化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张冬梅魏建国刘勇梁文清
关键词:尿路上皮癌浆细胞样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生育期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MCT、MCC和c-kit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由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间质及成熟的厚壁血管构成,主要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或不孕,EP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1-2].肥大细胞(mast cell,MC)是急慢性过敏反应的经典效应细胞,并在各种非过敏性先天性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MC作为子宫内膜的局部免疫细胞,激活后通过脱颗粒方式参与调节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和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mast cell chymase,MCC)是MC内预先合成的主要丝氨酸蛋白酶,可促进组织增生及血管形成,其中MCT能特异性反映MC的激活.MC表面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其中干细胞因子(SCF)受体c-kit(又称CD117)是MC表面调控其功能的重要受体,与配体SCF[3]结合后可增强MC的增殖、分化和趋化能力.研究发现,良性鼻息肉、结肠息肉及生育期妇女EP组织中存在高水平过度活化的MC,推测其可促进息肉的形成和发展.本研究通过检测生育期妇女EP组织中MCT、MCC和c-kit的表达情况,探讨MC和c-kit在E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翟翠静张红凯陈伟东王翠芝张冬梅邵汇琳
关键词:C-KIT生育期妇女息肉组织MCTMCC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胃黏膜几种少见炎性病变的病理学特点被引量:3
2017年
胃炎症性病变是胃黏膜活检中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胃炎症,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此外,一些较罕见原因引起的胃炎,如胶原性胃炎、嗜酸性胃炎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海尔曼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文献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回顾相关文献,对胃黏膜活检中几种少见的炎性病变的病理学形态、临床特征等进行综述。
张冬梅魏建国刘勇
关键词:胃炎黏膜活检病理特征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息肉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CT)及类糜蛋白酶(MCC)在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息肉组织(EP)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患者标本,其中绝经前EP组和绝经后EP组各35例,绝经前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和绝经后正常萎缩性子宫内膜组各25例。采用Max VisionTM/H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中MCT及MCC阳性的肥大细胞(MCs)数量并分析临床意义。结果绝经前、后EP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中MCT和MCC阳性的MCs计数均值分别为高倍镜下(11.82±5.24)个和(2.94±2.20)个、(4.18±2.32)个和(2.18±1.52)个、(2.19±1.80)个和(0.49±0.60)个以及(0.35±0.32)个和(0.19±0.26)个。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绝经前、后EP组MCT和MCC阳性的MCs数量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在EP组中,MCT阳性的MCs数量在绝经前高于绝经后(P<0.05),而MCC阳性的MCs数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中,MCT和MCC阳性的MCs数量在绝经前均高于绝经后(P<0.05)。结论肥大细胞(MCs)的过度活化以及伴随的炎症性损害可能是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息肉形成及发展的原因。
翟翠静张红凯陈伟东王翠芝张冬梅
关键词: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子宫内膜息肉
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3例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13例临床诊断为肺脏肿瘤...
魏建国张冬梅王诚
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至脑膜瘤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最常转移至肺、区域淋巴结、骨和肝脏,转移至脑膜瘤较少见。我们报道了1例71岁女性,有肾细胞癌病史,因近4个月反应缓慢,步态不平衡入绍兴市人民医院。脑MRI显示右侧中颅窝基底部肿块。病理组织学为脑膜瘤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结合国外文献,就肾细胞癌转移至脑膜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病理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张冬梅郑珍魏建国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区域淋巴结基底部中颅窝脑膜瘤病理学特征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缺陷型肾细胞癌是2016版肾脏肿瘤分类纳入的一种新的肾细胞癌亚型。由于国内各种专业书籍对其描述较少,且仍未被多数病理医师所认识,因此该文对该肿瘤的主要临床病理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张冬梅魏建国
关键词:肾肿瘤肾细胞癌琥珀酸脱氢酶基因突变
小肠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肠道平滑肌肉瘤(LM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小肠L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3岁,因脐周疼痛1月余,加重1天入院。腹部CT示左腹空肠呈同心圆改变,肠壁增厚。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腔空肠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肠套叠位于左上腹空肠上段,套叠肠管复位后,可及肠腔内有一3 cm×5 cm大小肿块。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构成,胞质嗜酸性,核钝圆或呈雪茄样。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局灶可见坏死。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SMA、desmin、H-caldesmon和SDHB(+)。CD117、Dog-1、CD31、CD34和melan-A均(-)。基因检测该肿瘤未发现KIT及PDGFRA基因突变。结论胃肠道LM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明确诊断LMS需要综合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及基因分析。
张冬梅谢俏郑珍魏建国
关键词:平滑肌肉瘤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
肺转移性多形性腺瘤一例被引量:5
2017年
患者女,47岁。主因“颌下肿瘤术后1年余,发现右上肺结节1 d”于2015年7月3日入住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患者1年前行颌下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混合瘤,多结节性生长”。胸部 CT 示:右上肺胸膜下有一直径为0.6 cm左右结节,边缘清,提示转移灶可能(图1)。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肺楔形切除术”,术中于右肺尖外侧胸膜下见约0.5 cm大小结节,质韧,胸膜无皱缩。
张冬梅魏建国
关键词:肺结节多形性腺瘤肺楔形切除术病理诊断肿瘤切除术肺胸膜
4例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性胸腺瘤(M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4例MN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年龄5~62岁,平均年龄42岁,中位年龄52岁,男女比例均等(2∶2)。3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在体检时发现纵隔占位,1例患者伴有重症肌无力。4例患者均行纵隔肿瘤切除术。4例MNT组织学形态相似,除1例混合有AB型胸腺瘤外,肿瘤由微小上皮样结节构成,结节被丰富的含有明显生发中心的淋巴细胞间质分隔。结节由卵圆形至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核卵圆形,无核分裂。免疫组化:结节内的上皮细胞CK、p63、CK19、CK5/6(+);周围淋巴细胞LCA及CD20(+);原位杂交EBER均(-)。结论 MN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胸腺肿瘤,患者无明显症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学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张冬梅魏建国方三高梁文清
关键词:胸腺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