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
- 作品数:62 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信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了降低入侵检测系统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新型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借鉴生物免疫系统抗体的演化机制,该模型改进了目前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中抗原、抗体的静态描述方式,给出了抗原、抗体的动态描述方式和变化机制,并针对传统固定r连续位匹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r可变匹配机制,最后进行了相关仿真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低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可信性。
- 刘帅张星
-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误报率人工免疫
- K562和HL60细胞分化抗原的表达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和HL60分化抗原的表达,分析其免疫学表型特征。方法:收集RP MI1640培养3d的对数生长期K562和HL60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膜表面CD7、CD11b、CD13、CD14、CD33、CD34、CD38、CD64、CD41a、CD117和HLA DR11种分化抗原表达百分率,了解其免疫学表型,同时进行瑞特姬姆萨(Wright 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髓过氧化物酶染色(MPO)。结果:K562白血病细胞的髓系特征分化抗原CD13和CD117表达率较低,为5.3%和5.2%,其他分化抗原CD11b、CD14、CD33、CD64、CD41a和反映细胞阶段性特征的分化抗原CD7、CD34、CD38和HLA DR表达均处于极低水平,MPO染色为阴性;HL60白血病细胞的髓系特征分化抗原CD13表达率高达94.0%,仅伴随有少量CD11b、CD64和CD41a表达,祖细胞特征的CD38表达率为36.7%,MPO染色为阳性;细胞形态学上K562细胞原始未分化特性比较明显,HL60细胞质内已有嗜天青颗粒和空泡等细胞分化特征。结论:K562细胞的免疫学表型和形态学均表现出未分化细胞特征,因其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因此更适合进行细胞多向分化研究。HL60的髓系祖细胞特性明显,适合进行粒系、单核系分化研究。
- 岳保红张秋堂秦东春孙玲王清霞刘帅张钦宪
- 关键词:HL60细胞分化抗原免疫学表型
- 间充质干细胞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早产儿预后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临床对BPD的治疗方法有限且疗效不佳,寻找BPD新的防治方案迫在眉睫。近些年,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均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BPD有一定疗效,极可能成为治疗BPD新的有效手段。此文从基础和临床研究两个层面总结间充质干细胞对BPD防治作用,并对其远景进行展望。
- 岳银艳(综述)刘帅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早产间充质干细胞
- 37例CD45阳性的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免疫学表型特征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分析CD45阳性(CD45^+)多发性骨髓瘤(MM)浆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CD45阴性(CD45-)MM浆细胞免疫表型的区别,探讨CD45表达与MM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初诊MM患者浆细胞的免疫表型,收集2个组的相关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数据进行比对研究。结果根据浆细胞CD45的表达情况将192例MM患者分为CD45^+MM组(37例,浆细胞的CD45平均表达荧光强度>102)和CD45-MM组(155例)。CD45^+MM组浆细胞CD138、CD38、CD19、CD56、CD20、CD71、CD117、CD33的阳性率分别为83.8%、97.3%、32.4%、64.9%、21.6%、51.4%、35.1%、24.3%;胞浆κ轻链和λ轻链的阳性率均为45.9%,有8.2%不表达轻链。2个组浆细胞CD19、CD71和CD138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抗原的阳性率及胞浆轻链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5^+MM患者浆细胞CD19和CD71阳性率明显升高,而CD138阳性率明显降低,推测其分化阶段可能处于浆细胞的偏早期。
- 刘帅李曌博张帆王宁宁岳保红
- 关键词:CD45免疫表型多发性骨髓瘤
- 地塞米松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原始细胞构成影响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为了解地塞米松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构成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诊断MDS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MDS确诊患者骨髓细胞进行设门分析,其中10例分析前使用过地塞米松作为治疗组,另20例未使用地塞米松作为对照组,计算其比例并分析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CD34^+细胞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治疗组B淋巴早期细胞(CD34^+/CD19^+/CD10^+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且髓系早期细胞(CD34^+/CD117^+细胞)占CD3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他抗原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使MDS患者骨髓中早期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髓系早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明显影响CD34^+原始细胞构成。
- 张帆李曌博王宁宁刘帅岳保红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塞米松CD34细胞原始细胞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其中30例行开腹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30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3.71±4.75)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48.72±12.83)min、卧床时间(15.93±3.56)h、住院时间(6.74±1.81)d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氧化应激因子、炎性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质醇(Cor)、去肾上腺素(NE)、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纤维蛋白原(FN)、a1抗胰蛋白酶(a1-A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48、72h时SF-MP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恢复快,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性介质表达,疼痛程度轻,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 关军鹏王永乾王成刘帅
-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
- 三株大型真菌的发酵条件优化及其胞外多糖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关于真菌多糖的研究方兴未艾,部分珍稀的野生大型真菌不断有相关研究与报道,银杏多孔菌(Fomitopsis sp.)、小孔硬孔菌[Rigidoporus microporus(Fr.)Overh.]、大肉齿耳菌(Stecc...
- 刘帅
- 关键词:大型真菌发酵条件胞外多糖分子结构
- Tiam1和Ra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及Rac GTP酶激活蛋白1(Rac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62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于2006-02-26/03-16取自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2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iam1及Rac1蛋白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Tiam1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密切相关(χ2=8.779,7.680,4.502,4.987;均P<0.05);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Tiam1蛋白表达在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5.0%(3/20)、55.0%(11/20)、72.6%(45/6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χ2=20.643,P<0.05);Rac1蛋白表达也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密切相关(χ2=8.652,6.884,8.276,6.371;均P<0.05);Rac1蛋白在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5.0%(5/20)、70.0%(14/20)、70.0%(44/6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χ2=14.245,P<0.05).Tiam1及Rac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p=0.642,P<0.05).结论:Tiam1及Rac1可作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 刘帅曲蕴慧鄢文海
- 关键词: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RAC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仍需加强血液病临床知识
- 医学检验本科教育已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医学学士改为理学学士学位,"医学检验"专业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表面看在强调医学检验教育的技术性,但《临床血液学检验》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在充实医学检验的技术层面内容...
- 岳保红刘帅张琳陆晓霞张洁
- 关键词:教学策略
- 循环骨髓瘤细胞数量与髓内瘤细胞负荷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循环骨髓瘤细胞(CMCs)数量和髓内瘤细胞(MMCs)负荷的相关性以及CMCs与MM预后相关指标的关系,评价CMCs反映骨髓瘤细胞负荷及病情进展的可行性。方法非干预型临床研究。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82例MM患者,其中男44例,女38例,年龄58(33~78)岁;依据诊断和疗效标准分为初发及复发组35例、部分缓解(PR)组31例和完全缓解(CR)组16例;依据CMCs阳性标准分为CMCs阳性组45例和阴性组37例。筛选本院同期30例非浆细胞相关疾病的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3(33~83)岁。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CMCs和MMCs的比例,同时分析MM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ea)、血清钙(Ca)、乳酸脱氢酶(LDH)、骨质破坏、肾功能损害、DS分期及ISS分期各预后相关指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秩相关、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R组及对照组均未检测出MMCs及CMCs。(2)初发及复发组和PR组的CMC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4%、64.5%,两组中CMCs与MMCs比例均呈正相关(P〈0.05);MMCs和CMCs在初发及复发组的比例均显著高于PR组,在PR组的比例均显著高于CR组和对照组(P〈0.008 3)。(3)与CMCs阴性组相比,CMCs阳性组的中度以上贫血、β2-MG增高、sCrea增高、骨质破坏及肾功能损害的频率明显升高,呈现出较高的DS、ISS分期(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度以上贫血、β2-MG增高是CMC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MCs可反映MM患者的肿瘤负荷及病情进展;相比MMCs,检测CMCs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中度以上贫血和β2-MG增高是MM患者CMCs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宁宁李佳张帆李曌博高晓娟刘帅岳保红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