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维
- 作品数:36 被引量:2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预测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为日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EBSCO、Ovid、ProQuest、Elsevier ClinicalKey全医学平台、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构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结果 共纳入14个预测模型,模型的预测时长从产后6周至产后15年不等,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Logistic回归法,Cox回归法和机器学习。纳入模型均未进行外部验证。结论 现有妊娠期糖尿病产后糖代谢异常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但存在预测因子不全面、缺少外部验证等问题。建议未来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构建预测模型,充分挖掘可干预预测因子,重视模型外部验证,以促进模型在临床中的应用。
- 刘哲刘维维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产后糖代谢异常
- 开业护士在心血管护理实践中的作用
- 2022年
-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当前医疗保健模式已无法满足心血管病患者多种健康需求。培养心血管开业护士是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高水平护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开业护士在心血管领域实践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了开业护士在心血管护理实践中的角色、作用,心血管开业护士的核心胜任力及培养模式的研究进展,为构建我国心血管开业护士的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 张强惠子刘维维王艳玲吴瑛
- 关键词:心血管开业护士
- 心血管开业护士在护理实践中角色作用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心血管开业护士在护理实践中的角色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1—12月,对北京市和哈尔滨市三级甲等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血管领域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分别为心血管开业护士培养的益处(包括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满足患者需求、降低医疗成本3个亚主题)和心血管开业护士在护理实践中的作用(包括管理多重用药、参与多学科会诊、监测危重患者病情、提供延续护理、拓宽心血管护理门诊服务范围、主导心脏康复、参与远程健康管理7个亚主题)。结论心血管开业护士可在心血管疾病护理实践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心血管开业护士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刘维维张强惠子刘哲段蓓蓓肖倩吴瑛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开业护士角色作用
- 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构建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胜任力的指标体系,为未来进行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培训及考核提供参考。方法以胜任力冰山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于2022年1—4月选取30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各级指标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确立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专家积极程度以问卷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以专家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以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30/3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1;2轮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30、0.448(P<0.01)。最终构建的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胜任力指标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63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的培训及考核提供参考。
- 刘芳王凌云刘维维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专科护士胜任力德尔菲法
- 护士工作成就感、职业认同与组织承诺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成就感、职业认同与组织承诺的现状,并探讨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工作成就感量表、职业认同量表、组织承诺感量表,对2所三级医院的295名护士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护理人员成就感得分(3.28±0.71)分,职业认同得分(3.58±0.70)分,组织承诺得分(2.57±0.48)分;护士的成就感与组织承诺呈正相关(r=0.67,P〈0.01),职业认同总分与组织承诺总分呈正相关(r=0.63,P〈0.01).职业认同在成就感对组织承诺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31.93%.结论 本研究中护士的工作成就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组织承诺水平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应提高护士的成就感和职业认同水平,提高护士的组织承诺,以降低离职率.
- 王芸刘维维金艳鸿
- 关键词:护士工作成就感组织承诺
- 本科院校助产专业“双师型”教师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2024年
- 目的构建本科院校助产专业“双师型”教师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法,拟定本科院校助产专业“双师型”教师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初稿。2023年4月—5月,向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构建本科院校助产专业“双师型”教师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59、0.394(P均<0.001)。最终确立的本科院校助产专业“双师型”教师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及51个三级指标构成。结论本科院校助产专业“双师型”教师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具有良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可为我国本科院校助产专业“双师型”教师的选拔、培养及评价考核提供依据。
- 张明娜齐艺李邱雪郭黎刘均娥刘维维
- 关键词:本科助产指标体系
- 4家三级甲等医院117名护士长对20种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调查护士长对20种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现状及培训需求。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3—5月北京、山东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质量管理工具知信行问卷及护士长对质量管理工具的培训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质量管理工具知识分量表得分为(48.62±15.08)分,标准分为47.2%;护士长使用质量管理工具的态度分量表得分为(21.10±3.08)分,标准分为84.4%;护士长对质量管理工具的培训需求最高的3种质量管理工具是: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关联图、系统图;培训需求最低的3种质量管理工具是:过程决定计划图、雷达图、头脑风暴。结论护士长对质量管理工具的知识得分处于较低水平;质量管理工具的态度得分处于较高水平;护士长对质量管理工具使用较积极。护理部应根据护士长对质量管理工具培训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护士长的质量管理水平。
- 卢娅婷刘维维王征
- 关键词:护士长质量管理
- 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胜任力特征的质性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的胜任力特征,为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的培训及考核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于2020年5-12月采用目的抽样对16名从事慢性病管理的社区护士进行访谈,采取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4个主题及19个亚主题。结论 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需要具备的胜任力涵盖知识、技能、能力及职业素养4个方面,管理者可基于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胜任力,进一步制定其培训大纲、培训与考核内容。
- 刘芳刘维维
- 关键词:胜任力
- 护生拖延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护生拖延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改善护生的拖延行为。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某医院护生235名,采用一般拖延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自我控制量表与完美主义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护生拖延行为的条目均分为(2.140±0.494)分,91.49%的护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控制及其各维度与拖延行为呈负相关(r=-0.173^-0.416,均P〈001);完美主义总分与拖延行为无相关关系(r=0.098,P〉0.05),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之间呈负相关(r=-0.243,P〈0.01),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之间呈正相关(r=0233,P〈0.01);影响拖延行为的因素有自我控制总分、时间监控观、适应不良与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结论护理教育者可通过改善护生自我控制能力、时间监控观及形式正确的完美主义认知来减少其拖延行为。
- 刘维维程真真
- 关键词:护生拖延行为时间管理自我控制完美主义
- 医护人员妊娠糖尿病预防管理认知的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妊娠糖尿病(GDM)预防管理的认知,为构建规范化的GDM预防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6月—2023年11月选取北京市10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及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GDM管理工作的22名临床医疗和护理专家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资料,并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与归纳,共提取出2个主题,分别为GDM预防管理面临的挑战(包括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缺乏质量评价指标、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预防意识薄弱、培训不足);GDM预防管理体系的作用(包括政府的主导作用、医院的责任主体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前哨作用、社会的辅助作用、家庭的协同管理作用、个人的执行主体作用)。结论GDM预防管理实践面临多重挑战,我国应加强GDM预防管理体系的建设,构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相关教育培训,同时应注重发挥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及个人在GDM预防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 马存好勾宝华刘维维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