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央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原地区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及预后特征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居民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特征,并分析影响PSE预后的风险因素,为制定高原地区PSE临床诊疗策略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3年6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高原地区PSE患者。根据PSE类型分为早发性(卒中后≤7 d)PSE组和迟发性(卒中后>7 d)PSE组,于2023年9月通过电话和门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获取患者的功能预后(mR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分布、卒中严重程度(发病时mRS评分)、实验室检查等基线资料,以及随访功能预后的差异,分析预后不良(随访mRS评分≥3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PSE患者89例,占同期住院高原卒中患者的4.2%,患者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5(44~69)岁,男性59例(66.3%),藏族87例(97.8%),发病时mRS评分为3(1~4)分。入组患者中早发性PSE组49例(55.1%),迟发性PSE组40例(44.9%)。卒中亚型分布中脑出血所占比例最高,为39.3%(35例)。最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为全面起源性发作,共69例(77.5%)。36例(40.4%)PSE患者合并癫痫持续状态。影像学检查显示卒中病灶中最常见的为皮质病灶,共48例(53.9%)。治疗方面85例(95.5%)PSE患者接受了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79例(88.8%)患者接受单药治疗,最常应用的抗癫痫药物是奥卡西平/卡马西平(36例,40.4%)。PSE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为10.1%(9例)。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7(15~40)个月,预后不良患者占56.7%(38/67),死亡率为35.8%(24/67)。与早发性PSE组相比,迟发性PSE组男性比例更高(78.6%vs.56.6%,P=0.043)且有癫痫家族史比例更高(10.0%vs.0,P=0.037)。两组间的卒中类型分布(P=0.040)和应用抗癫痫药物类型分布(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卒中症状严重(发病时mRS评分高)是PS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691,95%CI 1.245~2.297,P<0.001)。结论PSE在高原地区
- 次央胡亚雄王其琪连雨晴陈玉秀周立新赵玉华
- 关键词:卒中后癫痫迟发性癫痫预后
- 拉萨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流程优化效果初探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索优化卒中绿色通道救治流程对提高拉萨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溶栓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8月—2021年12月西藏自治区卒中中心连续上报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所有AIS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时卒中绿色通道救治流程是否优化,将其分为优化前组(2019年8月—2021年6月)、优化后组(2021年7—12月)。比较两组静脉溶栓质量及患者预后。结果共纳入34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平均每月溶栓1.2例),其中优化前组16例、优化后组18例。基线、溶栓后即刻、溶栓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为6.5(3.0,12.0)分、3.0(1.0,5.5)分、2.0(0,6.3)分。与优化前组比较,优化后组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显著缩短[(67.1±37.8)min比(108.9±53.8)min,P=0.035],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176.7±69.7)min比(199.1±47.8)min,P=0.065]、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60 min达标率(50.0%比18.8%,P=0.061)、溶栓短期疗效良好患者占比(77.8%比62.5%,P=0.336)数值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西藏自治区卒中中心绿色通道救治流程后,拉萨市静脉溶栓AIS患者的院内救治时间明显缩短,有助于提高AIS早期治疗的急救效率。
- 周立新周立新次央卓玛卓玛次旦卓嘎王栋梁曹旭东吴科学赵玉华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 反复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
- 2022年
-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2岁,汉族。因反复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于2021年9月2日收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患者于2021年9月2日10∶43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口角歪斜、言语不清,无发热、头痛、头晕症状,持续5分钟后自行缓解,间隔数分钟再次发作,于10∶57急诊至我院就诊。
- 次央周立新次旦卓嘎胡亚雄赵玉华
- 关键词:内囊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动脉粥样硬化
- 高原神经重症患者监测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6
- 2022年
- 神经重症是重症医学的重要分支,其损伤机制复杂多样、病理生理瞬息万变,不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决定了不同的脑损伤程度。在特殊的高原环境下,神经重症发病率更高,发病年龄年轻化,病情进展速度快,损伤程度严重。为规范高原神经重症患者的诊疗,改进监测管理流程,预防不可逆性脑损伤,改善神经系统预后,由中国冷静治疗研究组、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和西藏重症医学质控中心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文献及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组织重症医学、神经外科等领域专家在充分讨论和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高原神经重症患者监测管理专家共识”,以提高临床医师对高原神经重症患者的监测管理水平。
- 普布卓玛陈焕陈文劲杜微蔺国英潘文君程莉桂喜盈蔡鑫旦增曲珍付建垒李茜玮次央吉律次仁桑珠达瓦郭娟邱成王小亭晁彦公刘大为柴文昭朱世宏
- 关键词:重症监测管理
- 西藏地区门静脉CTA:胃左静脉最大直径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胃左静脉直径测量(门静脉CT成像)应用在肝硬化静脉曲张(食道胃底)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门静脉CT成像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筛查,评价胃左静脉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多平面测量胃左静脉最大内径,并进行统计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出血组较未出血组胃左静脉最大内径明显增宽,(P<0.01),以胃左静脉最大内径6.5mm为出血预测指标。结论胃左静脉直径增宽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门静脉CT成像测量肝硬化患者胃左静脉最大内径,从而预测出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拉孜次白拉顿边次次央
- 关键词:胃冠状静脉
- 护士对院内卒中识别和救治流程的知晓率及教学需求调查分析
- 2022年
- 目的调查护士对院内卒中识别和救治的知晓率和教学需求,为针对性地制订培训内容和计划提供借鉴,以提高培训质量。方法2022年4月,采用自制电子调查问卷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职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卒中快速识别知晓率、院内卒中绿色通道知晓率和培训课程需求。比较不同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年限及所在科室等组别的护士对院内卒中快速识别及绿色通道知晓率的差异。结果共发放问卷315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85.7%)。卒中快速识别方面:202名(74.8%)护士认为卒中快速识别极为重要,89名(33.0%)护士知晓平衡、眼、面、上肢、语言和时间(balance-eyes-face-arms-speech-time,BEFAST)卒中识别量表,177名(65.6%)护士知晓卒中静脉溶栓治疗,54名(20.0%)护士知晓静脉溶栓最佳时间窗为4.5 h以内。院内卒中绿色通道方面:91名(33.7%)护士报告其所在科室发生过院内卒中,63名(23.3%)护士参与过院内卒中救治。分组比较发现,不同科室的护士对BEFAST卒中识别量表(P<0.001)、卒中静脉溶栓的知晓率(P=0.040),以及报告其所在科室发生过院内卒中者比例(P<0.001)、参与过院内卒中救治者比例(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士对院内卒中快速识别和绿色通道流程存在认知不足,未来需加强对所有护士,尤其是院内卒中高发科室和非神经科相关科室护士的多种形式的定期培训,以提高院内卒中早期识别率和救治质量。
- 周立新侯秀凤陈英嘎多赵玉华次央倪俊彭斌
- 关键词:院内卒中护士
- 拉萨地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拉萨地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提高对高原地区CVST的认识,为高原地区CVST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确诊的14例CVST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结果拉萨地区CVST患者平均年龄为39岁,危险因素以感染(慢性上颌窦炎、乳突炎)及血液病为主,临床表现以头痛为主,拉萨地区的多数CVST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少数因居住地医疗条件限制而未得到抗凝治疗。结论拉萨地区CVST危险因素与内地存在较大区别,需加大对危险因素的宣传并提高西藏医疗条件,让患者得到正规治疗。
- 次央赵玉华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
- 基于云教学查房对西藏地区重症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 2024年
- 针对西藏地区重症医学发展缓慢的难题,研究团队充分借力国家对口援藏力量,网聚西藏各地市资源,形成国家级高原重症学术平台。该平台坚持以血流动力学为主线,以重症超声为床旁动态监测评估方法,并以血流-氧流复苏作为核心内涵的学术导向。通过这些努力,实现了西藏地区重症人才梯队日臻完善、西藏整体重症医学日益进步并在国内崭露头角、拔尖人才重点培养的目标。
- 杜微蔺国英桂喜盈程莉蔡鑫付建垒李茜玮普布卓玛次央旦增曲珍吉律次仁桑珠达瓦郭娟邱成
- 关键词:重症医学教学查房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MPST)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行MPS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NIHSS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行MPST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王洪国付建垒次央王琼吴科学
- 关键词: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 程序化镇静镇痛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的高血压脑出血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9例。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49),观察组实施程序化镇静镇痛策略,对照组常规进行镇痛镇静。观察两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5.56%(5/90),对照组16.33%(8/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天死亡率观察组30.00%(27/90),对照组46.94%(23/4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程序化镇静镇痛策略的使用可降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改善28天死亡率。
- 次央桂喜盈王洪国付建垒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