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儿
  • 1篇蛋白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穿刺
  • 1篇腰椎穿刺术
  • 1篇腰椎穿刺针
  • 1篇益生菌
  • 1篇针芯
  • 1篇治疗小儿
  • 1篇人粒细胞
  • 1篇人免疫球蛋白
  • 1篇球蛋白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中性粒细胞缺...
  • 1篇重组人粒细胞
  • 1篇重组人粒细胞...
  • 1篇系膜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刺激
  • 1篇小儿肠系膜淋...

机构

  • 4篇钦州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张利莉
  • 1篇陈祺棠
  • 1篇翁国庆
  • 1篇刘晓微
  • 1篇黄庆娟
  • 1篇李书文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课教学在儿科临床理论小讲课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将微课教学引入儿科临床理论和操作实践教育,比较分析微课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9月在该院进行儿科实习的医学生110名,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名,试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实践考试成绩,并对微课教学方式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微课在儿科临床理论中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实践考试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微课教学方式满意人数多于不满意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教学有助于儿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刘晓微屈桂琼尧国勇李书文庞永宁何华荣张利莉卢桂环卢余洲陈祺棠翁国庆黄庆娟
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将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46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组研究,参照组仅使用益生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谷氨酰胺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参照组为73.9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8.70%,参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1.7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与谷氨酰胺联合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张利莉
关键词:益生菌谷氨酰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接受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然后比较其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及治疗后体温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更短,治疗后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均更低,P<0.05。用药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对接受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减轻其机体的炎症反应,使其体温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较快恢复正常,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张利莉黄新兰
关键词: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化疗中性粒细胞缺乏小儿急性白血病
一种用于小儿腰椎穿刺术脑压测量简易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小儿腰椎穿刺术脑压测量简易装置,包括腰椎穿刺针管、针管柄、测压管以及脑压表,所述腰椎穿刺针管顶部设有针管柄,所述针管柄顶部设有软性堵头,所述腰椎穿刺针管内部设有腰椎穿刺针芯,...
张利莉廖志东唐东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