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
  • 6篇膝关节
  • 5篇膝关节挛缩
  • 5篇挛缩
  • 5篇康复
  • 5篇关节挛缩
  • 4篇康复治疗
  • 4篇骨折
  • 4篇发散式
  • 4篇创伤
  • 3篇内固定
  • 3篇活动度
  • 3篇关节活动
  • 3篇关节活动度
  • 3篇冲击波
  • 3篇创伤性
  • 2篇手术
  • 2篇体外冲击波
  • 2篇切开
  • 2篇切开复位

机构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周云
  • 13篇王永召
  • 8篇吴建贤
  • 7篇张全兵
  • 6篇刘奕
  • 6篇王锋
  • 5篇冯小军
  • 4篇黄晶晶
  • 4篇熊斌
  • 3篇丁呈彪
  • 3篇荆珏华
  • 3篇阚秀丽
  • 2篇许新忠
  • 2篇詹俊锋
  • 2篇杨雪
  • 1篇沈显山
  • 1篇田大胜
  • 1篇吕浩

传媒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伤性膝关节挛缩应用MOTOmed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
周云王锋张全兵阚秀丽刘奕王永召黄晶晶吴建贤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改善膝关节挛缩角度及步态: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研究
2024年
目的:旨在探究膝关节挛缩患者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后行走时步态相关参数的变化和动态足底压力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9月至2024年2月诊治的40例单侧膝关节挛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膝关节挛缩患者随机分为2组,20例行常规康复治疗(A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B组)。另选取20例步态自然的健康人群(C组)。分别在行康复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1、2周对患者进行足底压力系统检测及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测量。另对正常组同样进行足底压力系统检测。结果:冲击波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膝关节的主动屈曲活动度丧失,且体外冲击波疗法对改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相较常规治疗有一定优势。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常规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升膝关节挛缩患者的步幅长度和步速,改善其步态,因此在临床上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周涵冯小军周云张润张全兵熊斌阚秀丽王永召
关键词:关节挛缩体外冲击波足底压力步态分析
MOTOmed功能训练对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MOTOmed功能训练对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以创伤性膝关节挛缩为第一诊断的患者共37例,其中股骨干骨折11例,股骨远端骨折10例,髌骨骨折6例,胫骨平台骨折10例,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7例膝关节挛缩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均按照膝关节挛缩的治疗方案正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行MOTOmed功能训练治疗,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步速。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有无差异,其中膝关节活动度以膝关节屈曲角度(°)表示,步速以cm/s表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活动度[治疗组:(45.826 3±6.785 18)°;对照组:(45.922 2±6.479 61)°]和步速[治疗组:(97.742 1±6.541 52)cm/s;对照组:(97.377 8±6.912 18)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治疗组:(69.352 6±6.744 90)°;对照组:(57.488 9±6.877 40)°]和步速[治疗组:(111.968 4±6.365 36)cm/s;对照组:(103.738 9±7.373 65)cm/s]与治疗前膝关节活动度和步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关节活动度和步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TOmed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创伤性膝关节挛缩中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步行能力,且与传统的常规康复治疗相比有利于节省人力和时间,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周云王锋张全兵阚秀丽刘奕王永召熊斌冯小军吴建贤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活动度步速
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
2021年
探讨围手术期床边康复治疗对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回顾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5例做为对照组病例,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并接受围术期康复治疗患者35例做为观察组病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并于入院时、出院时、手术后3月采用Barthel指数、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脊髓损伤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ASI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3月后观察组ASI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康复治疗能减少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住院期间的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改善脊髓损伤功能,降低住院天数及费用。
卢延景李凯周云王永召田大胜
关键词:颈椎骨折脊髓损伤内固定围手术期康复治疗
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肉骨骼疼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17年
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由于其安全有效、损伤小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康复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ESWT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肌肉骨骼疼痛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王永召周云吴建贤
关键词:碎石术疼痛康复
不同时机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挛缩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时机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挛缩的预防和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52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10-69岁.3组患者入住我科前均已行骨折内固定,骨折固定牢靠.根据骨折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时间分为3组.A组:16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9.31±15.30)岁;骨折术后1个月内由骨科转入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或骨折术后1个月内因遗留有膝关节功能障碍直接行康复治疗.B组: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10-55岁,平均年龄(36.33±13.27)岁;骨折术后早期未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术后1-3个月因存在有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来康复医学科就诊.C组:1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9.78±10.67)岁;骨折术后早期未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术后3个月以后因存在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来康复医学科就诊.3组患者根据各自相应的疾病阶段特点予以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对3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前、行6个疗程综合康复治疗后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适用于一般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疗效评分系统、临床治疗疗效标准对治疗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康复治疗未对骨折解剖位置、骨折愈合情况等产生不良影响.治疗前,3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分别是37.56°±19.31°、39.89°±12.97°、41.22°±16.33°,适用于一般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疗效评分分别是(44.69±13.40)分、(47.50±13.82)分、(49.33±13.95)分.综合康复治疗前3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适用于一般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疗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疗程综合康复治疗后,3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是109.94°±16.33°、96.06°±9.56°、69.22°±13.99°,3组患者适用于一般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疗效评分分别是
张全兵周云王锋刘奕冯小军丁呈彪王永召
关键词:膝关节骨折关节挛缩康复治疗关节功能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创伤后膝关节伸直挛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发散式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创伤后膝关节伸直挛缩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膝关节功能和步态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6—2018-06诊治的42例单侧创伤后膝关节伸直挛缩,20例行常规康复治疗(常规组),22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冲击波组)。比较2组治疗后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步态参数以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42例均顺利完成治疗。与常规组相比,冲击波组治疗后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步行速度、触地时长、膝关节屈曲峰值角度、躯干侧弯关节活动度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散式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创伤后膝关节伸直挛缩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步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王锋张全兵周云钟华璋荆珏华王永召刘奕许新忠吕浩
关键词:常规康复治疗步态分析
创伤性膝关节挛缩应用物理因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物理因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以创伤性膝关节挛缩为第一诊断的患者4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11~6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8.90岁。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11~61岁,平均年龄32.74岁。均按照膝关节挛缩的治疗方案正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微波治疗、石蜡疗法、关节松动术、冷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行主被动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疗效评分有无差异,其中膝关节活动度以膝关节屈曲角度(°)表示,膝关节疗效评分以百分制(分)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活动度(治疗组32.254 60°±11.401 41°,对照组33.386 70°±9.848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治疗组127.850 00°±13.554 78°,对照组97.562 50°±26.131 45°)与治疗前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疗效评分(治疗组34.545 50分±7.288 13分,对照组34.391 30分±7.709 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疗效评分(治疗组87.636 40分±6.945 68分,对照组77.695 70分±5.611 96分)与治疗前膝关节疗效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因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可有效提高膝关节挛缩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膝关节疗效评分,改善膝关节功能。
周云杨雪张全兵王锋黄晶晶王永召刘奕丁呈彪吴建贤
关键词:膝关节挛缩物理因子运动疗法关节活动度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手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手法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3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6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4.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43.5±4.8)岁;病程(2.1±1.3)个月。对照组17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年龄(45.2±5.6)岁;病程(1.9±1.1)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治疗组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2周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患者自我腕关节功能评价(PRWE)评分,并评价1个月后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和2周后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为(2.5±1.2)分、(1.7±0.6)分,PRWE评分分别为(48.3±4.2)分、(21.2±2.6)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5.4±1.1)分、(3.9±1.2)分,PRWE评分分别为(63.1±6.7)分、(45.7±7.4)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周后VAS评分及PRWE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2周后VAS评分及PRW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个月后有效率及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89%vs 76%、56%vs 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联合手法治疗可有效促进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损伤部位的修复,能快速减轻疼痛、改善腕部功能。
李凯周云王永召王锋吴建贤
关键词:腱鞘炎冲击波手法治疗功能评价
红外线联合气压治疗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30
2019年
背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足踝肿胀及切口愈合一直是手术医生关注的重点,临床医生也一直在试图缩短手术等待期并降低切口感染率。目的探讨红外线联合气压治疗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40足)跟骨骨折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正确体位摆放、冰敷消肿、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肢红外线联合气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跟骨周围皮肤褶皱试验阳性所需时间、术后切口恢复情况、术后肿胀、踝周径差值、疼痛、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跟骨周围皮肤褶皱试验转阳性所需时间为(6.4±0.7)d,短于对照组的(8.2±1.2)d(t=-5.794,P<0.001)。观察组切口治愈率为70%(14/20),高于对照组的35%(7/20)(χ^2=4.912,P=0.027)。观察组Ⅱ度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584,P=0.018)。入院第5天、术后第5天,观察组踝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5天、术后第5天,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应用红外线联合气压治疗,有利于消除肿胀,缓解疼痛,促进术后切口愈合,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
熊斌周云詹俊锋黄晶晶李凯王永召荆珏华吴建贤
关键词:骨折跟骨气压治疗围手术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