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六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低功耗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节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耗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节点,包括传感单元、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电源以及电源管理模块;所述传感单元和无线通讯模块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电源经电源管理模块后为传感单元、微处理器及无线通讯模块通电;所述...
- 杨靖马晋毅王露方鑫张祖伟胡杨
- 文献传递
- 面向核电状态监测用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设计被引量:12
- 2019年
- 我国核电行业呈现规模庞大、发展迅速的特点,核电机组的状态监测系统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高温耐辐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具有迫切需求。该文针对核电环境检测加速度信号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抗辐射的压缩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同时,介绍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其数学模型,并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平台对传感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实验探明了传感器结构参数与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关联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压电陶瓷厚为0.8mm、质量块厚为3.5mm、螺杆直径为?1.8mm、中心通孔直径为?2mm和陶瓷外径为?4.4mm时,传感器输出电压起伏最优为±0.85%,输出电压幅值高于11mV,传感器灵敏度高且结构应力强度较低,为我国核电行业发展高性能核电机组状态监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 袁宇鹏王登攀王登攀李军胡杨李军王音心胡杨
- 关键词:压电陶瓷加速度传感器ANSYS核电
- 一种多适用性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终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适用性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终端,包括传感器模块、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源以及电源管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包括传感器接口电路和信号处理器,所述传感器接口电路与信号处理器相连,同时,该...
- 王露杨靖马晋毅方鑫张祖伟胡杨王登攀郑泽渔侯臻迪李国桦吴维勤
- 文献传递
- 柔性纸基生物传感器及其在肝癌检测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1
- 2018年
- 该文提出了一种由纳米银颗粒(Ag NPs)作为谐振器的柔性超材料生物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传感器首次在纸上实现了纳克级别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其创新之处在于超材料谐振器制备在低成本的普通纸张上。该柔性纳米银纸基生物传感器在无尘室中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制备而成。当待测AFP吸附于Ag颗粒上时,电磁波中传感器的谐振频率产生频漂,该频漂在生物测试中作为判断标志。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并以葡萄球菌蛋白(SPA)作为偶联试剂,该新型纸基生物传感器具备检测20ng/mL甲胎蛋白的能力。由于待测样品是通过电磁场直接被感应,因此,该传感器具有免标记、实时和无损的优点。该文提供了一种柔性、低成本、快速和免标记的生物检测方法,有利于生物检测学的发展。
- 杨靖杨靖胡杨王登攀胡杨李军王登攀
-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超材料肝癌
- 聚(苯胺-邻六氟羟基苯胺)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 2017年
- 采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可溶性的聚(苯胺-邻六氟羟基苯胺)(PAH)的共聚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氟谱(19F-NM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紫外光谱(UV)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邻六氟羟基苯胺(HAFIP)成功导入了共聚物主链中,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介于6.51×10~4与9.04×10~4之间。HAFIP的存在抑制了共聚物的醌式结构n→π*跃迁,随着共聚物中邻六氟羟基苯胺(HAFIP)摩尔分数的增大,共聚物形貌逐渐由纳米纤维向纳米颗粒变换。与聚苯胺难于溶解于一般有机溶剂不同的是,当邻六氟羟基苯胺(HAFIP)的摩尔分数超过0.5时,共聚物可以完全溶解于四氢呋喃、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中,表明HAFIP的导入,可以大幅改善聚苯胺的溶解性能,从而扩展聚苯胺的应用范围。
- 吴中玲胡杨张红兴朱波马晋毅何勇
- 关键词:苯胺溶解性
- 移动Ad Hoc云中任务卸载的联合优化策略被引量:1
- 2019年
- 了降低移动AdHoc云中客户端卸载计算密集型任务过程中产生的计算能耗、传输能耗和任务时延,该文提出了一种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计算能耗、通信能耗及任务时延进行建模;然后进行预估计,以选择更优的代理终端,并由此降低总的系统能耗与任务时延。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云算法,该算法在系统能耗和任务时延两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 胡杨胡杨张志红李军刘畅李军李小飞王音心
- 关键词:系统能耗
- 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自主移动机器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自主移动机器人运动转向系统的精确控制是其实现直线运行、原地转向功能和完成自主巡航、自治搬运任务的重要基础。为实现对机器人运行转向系统的有效控制,通过分析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构建出传递函数的表达形式,提出了一类基于动态矩阵控制(dynamic matrix control,DMC)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此外,面向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转向系统,利用Matlab平台开展了基于DMC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运动转向系统的控制过程中,基于DMC的预测控制方法同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相比,在抑制超调、防止稳态误差等方面具有更强的控制性能;开展针对模型失配问题的仿真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该算法的鲁棒性和适应能力。同时,通过无障碍和有障碍两类情形下的机器人行走实验,验证了机器人运动系统的有效性。
- 袁宇鹏胡杨胡杨王浩李军杨靖王浩
- 关键词:动态矩阵控制模型预测控制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