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博文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电机
  • 3篇发电
  • 3篇风力
  • 3篇风力发电
  • 2篇电压
  • 2篇电压稳定
  • 2篇电压稳定性
  • 2篇暂态
  • 2篇直流
  • 2篇双馈
  • 2篇能源
  • 2篇发电机
  • 2篇风电
  • 2篇风力发电机
  • 2篇VSC
  • 1篇电热
  • 1篇电外
  • 1篇电网
  • 1篇调度
  • 1篇调度策略

机构

  • 10篇新疆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南京南瑞继保...
  • 2篇新疆电力公司
  • 2篇国网新疆电力...
  • 1篇国网新疆电力...

作者

  • 10篇刘博文
  • 9篇张新燕
  • 3篇常喜强
  • 2篇罗智文
  • 2篇杨璐璐
  • 2篇张冠琪
  • 2篇尹勋
  • 1篇李国庆
  • 1篇刘德福
  • 1篇张锋
  • 1篇何山
  • 1篇邸强
  • 1篇薛忠
  • 1篇赵昂
  • 1篇薛忠

传媒

  • 2篇电力需求侧管...
  • 2篇电力电容器与...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四川电力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WT的风电汇集地区非同步振荡PMU暂态录波数据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考虑风电汇集地区非同步振荡问题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出一种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暂态录波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SWT)相结合的方法,并对非同步振荡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介绍PMU装置结构及测量及SWT原理;其次运用SWT算法对含有间谐波的电力信号做连续小波变换,划分频率区间,求时频面内的离散同步挤压,提取各谐波间谐波及基波分量信号;然后以哈密风电汇集地区一次非同步振荡为例进行暂态电压、联络线电流、上网有功分布录波数据分析;最后基于该算例发生的非同步振荡问题,提供治理措施。
刘博文张新燕常喜强李国庆邸强薛忠
关键词:暂态
双馈风电机组引发次同步谐波间谐波的机理研究
风电凭借其洁净可再生特性与技术长足进步的优势,经济性大幅提升、装备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在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挑战时的必然选择。风电大规模开发产生谐波间谐波影响电网稳定性,针对双馈风电机组引发的谐波间谐...
刘博文
关键词: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谐波间谐波
基于暂稳态录波数据的多模态非同步振荡问题研究与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规模化风电的快速开发,新疆哈密地区集群化风电基地已初步形成规模。但由于风电均处于电网末端,网架结构薄弱,且呈现串供接力供电,风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直流近区、风电汇集地区出现的非同步振荡(包含次同步振荡和超同步振荡)现象,目前对其发生的机理还未完全研究清楚。本文结合次同步振荡在线监测装置暂稳态录波数据,分析了次同步振荡分量提取方法,对其暂稳态数据结果的不同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利用暂稳态数据对多模态非同步振荡进行分析需关注的方面。对风电规模化开发、运行和优化协调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含大量电力电子元器件电网的非同步振荡分析及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博文张新燕常喜强苗长越张锋刘德福薛忠赵理威
关键词:暂态稳态录波数据多模态
混合双馈入系统对风电外送能力的提升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由于我国高负荷地区聚集,能源呈逆向分布,风电消纳主要以外送为主,针对风电场大量弃风的现象和高压直流输电网架的大量建设,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风电外送能力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该系统是在传统风火联网直流外送基础上,增加风电孤岛经VSC直流外送系统,提出由短路容量比、直流最大传输功率指标与传统双馈入系统进行对比,在DIg SILENT软件中建模,结果显示了混合双馈入的优越性,最后基于故障扰动法对混合双馈入和传统双馈入的暂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双馈入系统能增加风电场的外送功率,故障期间VSC系统可以有效调节电网侧交流母线电压,增加LCC直流通道的外送功率。
赵理威张新燕尹勋郭小龙徐其丹刘博文
关键词:电压稳定性VSC
基于SPWM的直驱风电变流器功率模块分析
2017年
基于新疆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风电变流器IGBT功率模块由于承受剧烈的交变热应力而失效的情况,以某1.5 MW直驱风电变流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仿真模型,并推导了网侧以及机侧变流器功率模块的损耗和结温表达式。结合风电场实测风速,研究了变流器功率器件的损耗变化规律,分析了变流器各部件所受热应力冲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网侧变流器的IGBT模块损耗最高,最易损坏。
邸强张新燕牛盛瑜张冠琪刘博文
关键词:IGBT损耗
风力发电机故障检测装置
<b>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风力发电机故障检测装置,其包括上位机、下位机和底层传感器,底层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下位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下位机的输出端与上位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底层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
张新燕何山罗智文邸强张冠琪杨璐璐王邵然牛盛瑜刘博文张蔚琦
文献传递
共享模式下园区用户侧广义储能低碳经济调度策略被引量:2
2022年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储能有潜力成为新能源消纳与节能减排的重要载体。首先,通过对园区多用户多类型储能资源的集中管理与协同优化,搭建了由常规储能以及电动汽车、灵活性负荷等虚拟储能组成的广义储能资源网络化运营平台架构。其次,借鉴共享理念,从经济和碳排放2个角度出发建立了园区用户侧广义储能共享与协同调度模型,并采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园区为例验证了所提共享模式及响应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广义储能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园区用户用能的经济性和低碳性。
田壁源常喜强常喜强刘博文刘博文张新燕
关键词:经济调度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电热气互联能源系统环保经济优化调度被引量:7
2021年
为促进综合能源系统多能协同互补互济,提高能效,以电热气互联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协同优化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及运行策略求解算法。首先,设计了含综合需求响应的电热气互联能源系统架构,采用能量耦合矩阵对互联系统中多能转化关系进行描述,在分时能源价格机制下,构建了混合时间/空间尺度的多能协同综合需求响应数学模型。然后,以最小化的系统用能成本、环境成本和弃风弃光功率为目标,构建了环保经济优化调度模型,采用结合协同进化思想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改进优化算法(Co-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及优化运行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多能系统间能量协调能力和综合需求响应能力。
田壁源何峰常喜强刘博文刘博文
关键词: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基于多种信号风力发电机在线故障检测装置设计
2017年
风力发电机在线检测系统可以实时了解风力发电机运行工况及时发现故障隐患。针对检测数据种类过少导致风力发电机故障诊断出现误判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多通道数据采集实时在线故障检测装置。以DSP TMS320F28335(简称F28335)作为系统主控芯片采集现场数据,Lab VIEW软件系统和MCGS组态软件进行同步显示。通过模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风力发电机在线检测装置相比,能更全面的采集多种运行工况下的数据,为故障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杨璐璐张新燕张新燕罗智文王邵然
关键词:LABMCGS数据检测
新能源多馈入直流并网与传统交流并网对比被引量:25
2017年
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形成区域性的多个能源基地,传统的交流并网容量小、损耗高并且对区域交流系统影响大,柔性直流输电经济稳定且节省输电通道,区域性大型能源基地采用多馈入电压源型直流输电(VSC)并网,然后经电流源型直流输电(LCC)通道外送,能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论述了多馈入直流并网的可行性,然后对交直流输电技术进行了对比,并针对其工程应用的性价比进行经济性评估。然后通过设计新能源多馈入直流并网和传统交流并网拓扑结构,并配置两种方式的系统参数,最后通过DIg SILENT软件建模仿真,基于连续潮流法对比两种并网方式系统正常工况下的静态特性,基于风电场故障扰动对比分析两者的暂态特性。仿真结果确定了多馈入直流并网用于新能源大量区域性接入的优越性,该拓扑能够平抑新能源波动,增加新能源消纳,减轻传统LCC直流送端对交流电网的依赖。
张新燕赵理威赵理飞尹勋赵昂刘博文
关键词:电压稳定性新能源VS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