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正晖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滑坡
  • 1篇灯盏
  • 1篇地震
  • 1篇动力响应
  • 1篇堆积体
  • 1篇堆积体边坡
  • 1篇应力应变
  • 1篇应力应变分析
  • 1篇体变形
  • 1篇坡面
  • 1篇危险性
  • 1篇小流域
  • 1篇滑坡灾害
  • 1篇古滑坡
  • 1篇坝前
  • 1篇变形破坏机制

机构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省交通运...

作者

  • 3篇叶正晖
  • 2篇胡卸文
  • 2篇梁敬轩
  • 1篇罗刚
  • 1篇韩玫
  • 1篇吴建利
  • 1篇方力

传媒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泸定县兴隆沟小流域滑坡分布规律及危险性研究
泸定县兴隆沟小流域位于泸定县城以南26公里,流域面积89.3 km2,地质条件复杂,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其中滑坡灾害发育尤为频繁,对小流域内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本文主要以兴隆沟小流域作为研究区,以研究区内汶...
叶正晖
关键词:滑坡灾害危险性
大型堆积体边坡基-覆界面及坡面动态响应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地震动力作用下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破坏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基-覆界面及坡面倾角对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水平向振动荷载作用下包含不同倾角的基-覆界面和坡面的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堆积体边坡的破坏模式由基-覆界面及坡面倾角共同控制,当基-覆界面倾角在一定范围内(<15°)时边坡只发生浅表部局部滑塌破坏,不会发生沿基-覆界面的整体下滑;随着基-覆界面倾角的增大,边坡破坏形式由局部滑塌逐渐转变为以整体下滑为主;坡面坡度控制着边坡局部滑塌的范围。
梁敬轩胡卸文叶正晖罗刚刁仁辉马洪生
关键词:堆积体边坡地震动力响应
强震下紫坪铺坝前大型古滑坡体变形破坏效应被引量:3
2016年
为探究"5·12"汶川地震中几乎所有大型古滑坡堆积体均保持整体稳定,只在局部坡度较陡及陡缓交界处发生滑塌的变形机制,以紫坪铺水利枢纽坝前左岸灯盏坪大型古滑坡堆积体为例,通过现场深孔监测资料及室内数值模拟分析了堆积体地震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灯盏坪古滑坡堆积体位移最大值出现于地表坡缘处,达150 mm;地震主要影响堆积体剪应力分布,造成灯盏坪前缘下部软化带内剪应力集中;基覆界面及微地貌是控制古滑坡体地震变形破坏模式的主导因素,并非所有古滑坡体均会被地震诱发整体复活,灯盏坪堆积体总体地形坡度为20°左右,基覆界面倾角为13°左右,地震不会触发其整体失稳,只在局部地形陡缓交界处及转折端发生变形破坏.
梁敬轩胡卸文韩玫方力吴建利叶正晖
关键词:应力应变分析变形破坏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