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明

作品数:22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10篇黑土
  • 7篇微生物
  • 5篇东北黑土
  • 5篇微生物群落
  • 4篇东北黑土区
  • 4篇黑土区
  • 3篇农田
  • 3篇剖面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特征
  • 2篇电动
  • 2篇电动机
  • 2篇电闸
  • 2篇冻融
  • 2篇冻融试验
  • 2篇再利用
  • 2篇数据采集
  • 2篇塑料布
  • 2篇塑料网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22篇张志明
  • 11篇韩晓增
  • 7篇李禄军
  • 4篇李猛
  • 4篇严君
  • 4篇郝翔翔
  • 3篇邹文秀
  • 2篇李晓慧
  • 2篇许艳丽
  • 2篇陆欣春
  • 2篇陈旭
  • 2篇王影
  • 1篇李少伟
  • 1篇兰中东
  • 1篇何其华
  • 1篇孟洁
  • 1篇尹春梅
  • 1篇戴冠华
  • 1篇路永正
  • 1篇唐家良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土壤与作物
  • 2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第八次全国土...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土壤增温试验模拟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增温试验模拟平台,包括试验区、加热组件、供电组件、数据采集组件和供电箱,加热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红外加热器、灯板、第一导线、电闸箱和可调横杆,供电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架、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二导线,数据采...
张志明何朋李禄军
文献传递
寒区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结合室内生测、温室盆栽和大棚内小区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寒区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EPN)对我国北方越冬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cloriphaga Yanget Zhang的防治作用。室内生测的结果显示,在侵染剂量为400条侵染期线虫(IJs)每头3龄幼虫或蛹时,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ZT(Hb.ZT,哈尔滨市植物园分离株)、H.bacteriophoraLG(Hb-LG,辽宁分离株)、H.bacteriophora NJ(Hb—NJ,美国新泽西分离株)和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All(Sc—A11)对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致死率于72h后均达100%,而对蛹的寄生效果则是Hb-ZT线虫最高;Hb—ZT与Sc—All(1:1)混用,对幼虫的室内寄生效果高于单独施用2个线虫的寄生效果;温室盆栽试验中喷施Hb.ZT与Sc—All(1:1)的线虫混合液,施用剂量减半(50万LJs/m2),对韭蛆成虫羽化的控制效果稍高于单独施用2个线虫(100万IJs/m2)效果;不同时期防治韭蛆的试验结果表明,于韭菜棚内发现韭蛆成虫5~10d内喷施线虫的防治效果较好;韭菜大棚内喷施剂量为50万LJs/m2的Hb-ZT与Sc·All线虫混合液对韭蛆幼虫防效达100%,增产作用与常规化学药剂(辛硫磷)相当。
李春杰王义许艳丽张志明孟洁姚钦宋洁
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韭菜迟眼蕈蚊寒区防效
基于CNKI的近30年土壤团聚体研究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分析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在国内期刊有关土壤团聚体研究的主要成果,使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高级检索功能对团聚体/土壤团聚体进行检索,时间跨度设定为1990-2019年,并利用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检索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年度发文量来看,我国关于土壤团聚体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990-2004年为缓慢发展阶段;2005-201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通过统计研究机构和作者发文量关系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拥有较强的研究实力。文章引用率显示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科研单位发表的文章平均引用率最高,说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研单位的研究水平较高。分析土壤团聚体相关研究主题和关键词发现,围绕土壤有机质、土壤肥力、农艺措施和土壤物理属性的研究始终是我国学者开展土壤团聚体研究的重要主题,且保持快速增加趋势。与基于Web of Sciences文献计量分析的核心研究内容一致。而针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侵蚀与团聚体关系方面的研究近些年呈下降趋势,最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土壤改良和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在2015-2019年呈爆发式增长。总体而言,在土壤团聚体的研究中围绕土壤有机质/碳的研究始终是最重要的主题,同时土壤团聚体的研究也开始转向环境和生态科学领域,土壤改良和土壤团聚体的生物学过程逐渐成为土壤团聚体研究的新热点。
张志明李禄军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CNKI
对中国东北黑土区剖面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的研究
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土壤功能的发挥和生产力变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和形成机制成为研究土壤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壤剖面是一个环境因素连续变化的场所,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
张志明韩晓增
文献传递
连续施肥对农田黑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应用Biolog Eco微平板培养法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20余年连续不同施肥处理(对照、氮磷钾、氮磷钾+秸秆、氮磷钾+猪粪1、氮磷钾+猪粪2和氮磷钾+猪粪3)下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条件下,单施化肥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影响不明显,但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放线菌数量。Biolog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的平均颜色变化率高于单施化肥和对照。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均是有机肥和化肥配施高于化肥单施与对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NPK与其他几种处理有较明显的距离,说明有机肥的连年施用导致了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变化。
张志明许艳丽韩晓增李晓慧
关键词:连续施肥土壤微生物BIOLOG主成分分析
有机物料还田对草甸土孔隙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了研究有机物料还田对草甸土孔隙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优化草甸土耕作层结构、提高作物产量,2019年以吉林省公主岭市的草甸土为试验地,在玉米播种前设置了秸秆浅混还田(CT,0~15cm)、秸秆深混还田(STS,0~35cm)、秸秆和有机肥深混还田(STSM,0~35 cm)、无秸秆还田常规耕作(CK)4个处理。对玉米收获后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0~35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和孔隙结构,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式、Mantel test和随机森林方法分析土壤孔隙结构调控玉米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经CT、STS和STSM处理后的0~15 cm土层土壤容重与CK处理相比显著下降了5.2%~7.8%(P<0.05),而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显著增加了7.8%~16.6%和77.5%~325%(P<0.05);STS和STSM处理进一步显著改变了>15~35 cm土层上述3个土壤物理性质。CT扫描结果显示,有机物料还田显著改善了相应土层土壤结构。与CK处理相比,CT、STS和STSM处理显著增加了0~15 cm土层>1000µm孔隙数量和孔隙度;与CT处理相比,STS和STSM处理>15~35 cm土层>1000µm孔隙数量和孔隙度分别显著增加了1.2倍~1.3倍和47.5%~58.9%(P<0.05)。有机物料还田增加了土壤孔隙的复杂性和连通性。与CK处理相比,CT、STS和STSM处理显著增加了0~15 cm土层的各向异性和分形维数,降低了欧拉数(P<0.05);STS和STSM处理显著改善了15~35 cm土层土壤孔隙结构。不同处理间玉米产量表现为STSM>STS>CT>CK。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0~15 cm土层土壤孔隙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玉米产量或者通过影响容重和饱和导水率间接影响玉米产量,而15~35 cm土层土壤孔隙结构只能通过影响田间持水量间接影响玉米产量。0~35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和孔隙结构能够解释玉米产量的81.9%,15~35 cm土层对玉米产量的贡献大于0~15 cm土层。有机物料深混还田通过改变0~35 cm土层草甸土物理性质和孔隙分布,增加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和连�
陆欣春韩晓增邱琛陈旭严君张乃文张志明甘佳伟邹文秀刘洪刚
关键词:草甸土饱和导水率孔隙分布各向异性结构方程模型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细菌、泉古菌和氨氧化古菌丰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为评价微生物主要类群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本文以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选取草地、农田(大豆、玉米和小麦)和裸地试验5个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黑土中细菌、泉古菌和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变化。结果表明:草地细菌、泉古菌和AOA的丰度显著高于农田和裸地。而农田土壤不同作物对细菌、泉古菌和AOA丰度影响不显著。草地土壤的细菌丰度比裸地、大豆、玉米和小麦分别增加了62.7%、29.0%、41.1%和18.8%,泉古菌的丰度分别增加了34.4%、30.7%、37.6%和33.7%,AOA的丰度增加了28.6%、42.6%、44.4%和53.6%。土壤细菌丰度与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均呈正相关(r=0.935,P<0.01;r=0.887,P<0.05);泉古菌的丰度与土壤pH值亦显著正相关(r=0.845,P<0.05);而土壤AOA的丰度与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王影张志明李晓慧严君韩晓增
关键词:黑土裸地
一种冲击土粉碎再利用装置
一种冲击土粉碎再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土粉碎再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冲击土粉碎再利用装置,可以粉碎冲积土中的粗大颗粒并筛分回收,将回收后的冲击土用于农、林、牧业,培肥土壤。包括粉碎装置和筛分回收装置,...
李猛张志明
文献传递
一种冬季室外土壤冻融试验培养装置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冬季室外土壤冻融试验培养装置,包括金属管体和底座,所述金属管体包括第一半圆壳、第二半圆壳、扣环、弹片和铰接条五个部分,所述扣环和弹片共设置有两个,且扣环和弹片相互匹配,且金属管体的内侧设置有塑料布,所述金...
张志明李禄军
文献传递
对中国东北黑土区剖面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的研究
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土壤功能的发挥和生产力变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和形成机制成为研究土壤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壤剖面是一个环境因素连续变化的场所,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
张志明韩晓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