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翔翔

作品数:71 被引量:48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土壤
  • 32篇黑土
  • 14篇团聚体
  • 12篇有机碳
  • 9篇土壤有机
  • 8篇土地利用方式
  • 8篇腐殖质
  • 7篇元素分析仪
  • 7篇土地利用
  • 7篇土壤有机碳
  • 7篇大豆
  • 5篇农田
  • 5篇小麦
  • 5篇秸秆
  • 5篇还田
  • 5篇黑土区
  • 4篇有机质
  • 4篇数据集
  • 4篇水分
  • 4篇水稳性

机构

  • 67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吉林农业大学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亚...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哈尔滨学院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71篇郝翔翔
  • 54篇韩晓增
  • 40篇邹文秀
  • 30篇陆欣春
  • 27篇严君
  • 21篇李禄军
  • 16篇李娜
  • 14篇陈旭
  • 11篇尤孟阳
  • 9篇江恒
  • 8篇窦森
  • 6篇李猛
  • 5篇杨春葆
  • 4篇张志明
  • 3篇况福虹
  • 3篇乔云发
  • 3篇田振荣
  • 2篇宗海宏
  • 2篇兰中东
  • 2篇热甫开提

传媒

  • 5篇土壤与作物
  • 5篇中国科学数据...
  • 4篇土壤学报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2009土壤...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5篇2020
  • 18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小型种子包衣装置
一种小型种子包衣装置,它属于农业科研领域。它解决了农业育种工作中,传统人工种子包衣效率低,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的问题。本发明的三角形固定框架垂直设在底座上方,三角形固定框架上固定有两个搅拌桶,底座中心位置设有电机,电机...
郝翔翔邹文秀严君陆欣春韩晓增
文献传递
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内有机碳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6
2020年
研究短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农田黑土不同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和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为优化秸秆还田方式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建立在海伦站内的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田间定位试验,试验共6种处理:(1)S0,翻耕20 cm,秸秆不还田;(2)S1,翻耕20 cm,半量秸秆(5 t·hm^-2)还田;(3)S2,翻耕20 cm,全量秸秆(10 t·hm^-2)还田;(4)S3,深翻35 cm,全量秸秆(10 t·hm^-2)深混还田;(5)S4,免耕,全量秸秆(10 t·hm^-2)覆盖还田;(6)S5,翻耕20 cm,全量秸秆(10 t·hm^-2)燃烧后产物还田。利用水稳性团聚体分级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全土及各粒级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含量和红外光谱特征。研究发现,与S0处理相比,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不同程度的提升了黑土表层总有机碳含量,表现为S2>S1>S4>S5>S3>S0,各处理土壤中>2 mm和2~0.25 mm粒级团聚体所占比例分别提升了16.4%~112.9%和19.0%~29.4%,其内部的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14.4%~55.5%和32.7%~54.7%。与S0处理相比,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使土壤有机碳的脂肪族-CH红外吸收峰相对面积增加,芳香族C=C红外吸收峰相对面积减少。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全土、>2 mm和2~0.25 mm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与脂肪族相对峰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芳香族相对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0.053 mm团聚体内的有机碳含量与脂肪族相对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芳香族相对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土壤大团聚体中主要是结构简单、易分解组分的碳,而小粒径的微团聚体中以稳定性较强的芳香族碳为主,短期秸秆还田能促进大团聚体形成,提高土壤有机碳中脂肪族碳的含量及团聚体对碳的保护能力,更利于碳的固存。秸秆还田措施中采用20 cm翻耕秸秆全量还田对于提高表层黑土有机碳含量和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盛明龙静泓雷琬莹郝翔翔李娜韩晓增韩晓增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团聚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秸秆还田黑土
玉米秸秆混合还田深度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1
2018年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还田深度是影响还田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3年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秸秆混合还田深度,0~15 cm(D15S),0~20 cm(D20S),0~35 cm(D35S)和0~50 cm(D50S),秸秆还田量均为10 000 kg·hm^(-2)。研究结果表明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导致不同处理秸秆在土壤中的含量(SC)在1.68~6.06 g·kg^(-1)之间,随着秸秆混入土层深度的增加SC值逐渐减小;秸秆混合还田增加了相应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D15S处理相比,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量分别降低了27.3%,48.4%和67.8%,但是秸秆的有机质转化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与D15S、D20S和D50S相比分别增加了28.6%,32.6%和17.5%,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的总量表现为D35S>D50S>D15S>D20S,土壤轻组有机碳总量表现出相似的趋势;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没有显著增加相应土层全量养分的含量,但是显著增加了速效养分含量(P<0.05),与初始值相比,D15S、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7.17%~20.6%、9.16%~38.2%和12.6%~43.7%,其中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说明秸秆深混还田能够促进养分在土壤深层的积累,增加全层土壤养分的供给能力。因此,建议研究区域秸秆混合还田的深度为0~35 cm,提高秸秆混合还田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实现黑土地保护。
邹文秀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郝翔翔严君尤梦阳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养分
一种深松施肥机
一种深松施肥机,它涉及农业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解决现有播种机施肥比较浅,挥发性肥料很快就挥发掉了,肥料利用率低;一般不具有施肥功能,而且牵引阻力大,遇到障碍物或过载容易损坏农机零部件的问题。本发明由犁铧、犁臂和犁座...
邹文秀韩晓增严君陈旭陆欣春郝翔翔
文献传递
中国东北黑土土壤剖面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Biolog Eco微平板培养法,对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田(CL)、恢复草地(GL)和人工林地(FL)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进行研究。理化性质结果显示,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少,p H则是上层土壤低于底层。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从表层(0—20 cm)到底层(180—200 cm)逐渐减少,在表层(0—20 cm)3种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均为草地>农田>林地。可培养微生物主要生活在近地表0—60 cm土层中,在60—200cm土层中3种利用方式下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基本相同。Biolog结果显示,在0—40 cm土层中微生物群落活性最大,底层(180—20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最小。3种利用方式剖面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碳源利用数量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少,并且与SOC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农田相比恢复草地和人工林地剖面20—40 cm土层中微生物群落对各类碳源的利用强度都较高,说明没有农业机械作业的植被自然生长条件下根系会打破原来农田中的犁底层,促进表层(0—20 cm)以下微生物群落活性。碳源利用率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植被覆盖已经改变了剖面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而且根系已经影响到100 cm的微生物群落,但还没有影响到180—200cm中的微生物群落。
王梓韩晓增张志明郝翔翔
关键词:黑土微生物群落
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各组分有机质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生物炭还田已经成为培肥土壤的重要农艺措施之一,研究生物炭还田对黑土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配,以及对不同密度组分有机质化学结构的影响,以深化认识施用生物炭增加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的机理。【方法】选取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内长期定位试验中施用化肥(-BC)和化肥配施生物炭(+BC)的两个处理,采集土壤样品以常规方法分析了有机质总量,并将土壤样品分离为>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 4个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测定其中的有机碳含量。将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分为游离态轻组(free light fraction, LF)、闭蓄态轻组(occluded light fraction, OF)和矿物结合态组(mineral-associated fraction, MF) 3个密度组分,利用元素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有机碳含量和化学结构。【结果】与-BC处理相比,+BC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9.72%,密度组分中LF和OF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73.50%和192.66%,团聚体>2 mm和2~0.25 mm两个粒级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2.54%和21.35%。土壤中除芳香族C=C和羰基C=O相对丰度分别减少了18.18%和21.95%以外,其他官能团均增加,-CH/C=C和-CH/C=O值分别增加66.67%和62.11%;在>2 mm团聚体中,脂肪族-CH的相对丰度增加了55.11%,芳香族C=C减少17.06%,致使>2 mm团聚体中的-CH/C=C和-CH/C=O值增加;在<0.25 mm粒级中,芳香族C=C相对丰度增加27.63%~49.83%,脂肪族-CH减少了16.58%~20.80%,致使-CH/C=C和-CH/C=O值下降。在>2 mm的团聚体中—CH/C=C和CH/C=O值的增幅最大。此外,与-BC相比,+BC处理各密度组分中脂肪族-CH和芳香族C=C相对丰度均增加,其中OF组分中增幅分别达125.74%和29.06%,-CH/C=C值增加了74.19%。【结论】施用生物炭增加了黑土有机质含量,促使土壤特别是大团聚体中的有机质结构趋于脂肪化,促进了微团聚体中有机质的稳定性。闭蓄态轻组中脂肪族-CH的相对丰度�
龙杰琦苗淑杰李娜郝翔翔乔云发
关键词:生物炭黑土团聚体有机质
施入不同土层的秸秆腐殖化特征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2017年
耕作和秸秆还田是打破犁底层、改善黑土肥力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分析了耕作和秸秆还田对秸秆腐殖化系数、总有机质含量(SOC)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秸秆施入20~35 cm(ST+S)能够打破犁底层,与浅耕(TT)、深耕(ST)和浅耕+秸秆还田(TT+S)相比,试验6年间土壤容重平均降低了5.7%、3.3%和5.7%,其中ST和ST+S试验第一年效果最好;试验6年后秸秆腐解率表现为0~20 cm土层(72.0%)>20~35 cm土层(59.2%);0~20和20~35 cm土层秸秆腐殖化系数在试验的第一年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15.9%和12.7%;与初始土壤相比,TT、ST和ST+S处理0~20 cm土层SOC和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呈下降趋势,而TT+S处理分别增加了2.9%和12.4%,ST+S处理20~35 cm土层分别增加了9.2%和9.9%;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表现为ST+S>TT+S>ST>TT,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时间效应明显,其中ST处理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以持续3年,而ST+S处理可以持续6年.因此,通过耕作的方式将秸秆施入20~35 cm土层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改善黑土质量的农业措施.
邹文秀韩晓增陆欣春郝翔翔尤孟阳张一鹤
关键词:耕作腐殖化系数容重土壤有机碳
1995~2011年CERN土壤环境元素含量数据集被引量:6
2017年
土壤环境是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土壤环境问题的关注重点在于土壤污染。我国土壤污染以无机污染为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自1988年组建以来,在中国主要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生态系统中,按统一的规范,对与土壤环境状况有关的铁、锰、铜、锌、硼、钼、镉、铬、铅、镍、汞、砷、硒元素进行了长期定位监测。通过对CERN典型生态样地表层土壤环境元素监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获得1995~2011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环境元素含量数据集。本数据集中13种土壤环境元素指标测定的相对误差平均为6.55%,重复测定的相对偏差为7.70%。同时附有完整的背景信息,保证了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本数据集可以为全国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以及环境土壤学研究等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宋歌施建平侯卫龙解宪丽潘贤章潘贤章陈春兰党廷辉樊月玲傅伟郝翔翔何永涛况福虹兰中东李国振李伟李小军李晓明李玉强林丽林丽刘海丰鲁志云鲁志云热甫开提沙丽清苏永中田振荣王书伟吴瑞俊杨风亭杨风亭杨桂生叶学华于小军曾静张德强张玉�
关键词:微量元素土壤污染
一种测产用小型大豆小麦除杂吹风机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测产用小型大豆小麦除杂吹风机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属于农业科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产用小型大豆小麦除杂吹风机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大豆和小麦测产时,清除籽粒中杂物效率低,清除不彻底的问题。它由底座、固定立柱、...
郝翔翔李娜严君尤孟阳陆欣春韩晓增
文献传递
示差红外光谱在土壤有机质组成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8年
采用红外透射光谱法,对不同管理方式下黑土有机质组成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运用差谱的方法,降低土壤矿物对有机吸收峰的干扰。选择2920、2850、1630和1420 cm^(-1)作为代表有机质官能团的吸收峰,通过积分计算各吸收峰的相对面积,并对吸收峰面积与土壤有机质(SOM)的组分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土壤在2920 cm^(-1)处脂族结构的吸收峰面积与土壤活性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热水溶性有机碳、游离态轻组碳和闭蓄态轻组碳)含量呈正相关,可反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在1630 cm^(-1)处芳香结构的吸收峰面积与以上活性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可反映土壤稳定性有机碳含量。土壤在1630和2920 cm^(-1)处吸收峰面积的比值(1630∶2920)与稳定性(重组)有机碳和活性(轻组)有机碳含量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可指示SOM的稳定程度。本方法所需样品量少、成本低、便捷,适用于对矿物组成一致的土壤进行有机质组成的测定。
郝翔翔韩晓增邹文秀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黑土土壤有机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