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小关节三维角度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腰椎小关节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方向的空间变化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方法 1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突出组(LDH组),120例影像上无突出表现者为对照组。均采用X线及CT检查,在3个平面上测量2组L3-S1小关节角度。结果在横断面上,LDH组两侧小关节不对称比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小关节角更偏矢状位。在冠状位上,LDH组两侧小关节不对称比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小关节角更偏竖直位。在矢状位上,LDH组更偏水平位(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形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关系。
- 魏巍闫广辉武佳琦张庆胜索娜李鹏飞赵磊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小切口旁正中肌间隙入路神经根管减压治疗单节段单侧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旁正中肌间隙入路神经根管减压治疗单节段单侧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6年4月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单节段单侧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应用小切口旁正中肌间隙入路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出血时间;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改善情况及过伸过屈位X线查看腰椎稳定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长度为3.0~5.0(3.5±1.0)cm,手术时间为50~70(60.0±8.0)min,术中出血量为90~210(120.0±65.0)ml,未发生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0~36(20±9.3)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1),Mac Nab法效果评定结果为优60例,良15例,可5例。末次随访时过伸过屈位X线均未见腰椎失稳现象发生。结论小切口旁正中肌间隙入路神经根管减压治疗单节段单侧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能明显缓解症状而不引起腰椎失稳,由于未应用内固定,保留了腰椎的活动序列,操作简单,适宜于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 赵磊闫广辉李志赏魏巍于铁淼杨建博魏体索娜
- 关键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椎稳定性
-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椎旁肌变化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研究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椎旁肌横截面积的MRI影像学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骨科治疗的腰4 DLS患者100例为DLS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且资料完整者65例作为对照组。在MRI T2加权像上,分别测量两组腰3、腰4、腰5椎体下终板层面腰大肌、竖脊肌、多裂肌的横截面积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LS组腰3、腰4、腰5层面腰大肌、多裂肌的横截面积均减小(P均<0.05);竖脊肌的横截面积较对照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LS患者腰大肌和多裂肌肌肉萎缩,而竖脊肌可能为代偿性增大。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可考虑作为DLS的诊断标准。
- 闫广辉李志赏赵磊张庆胜魏巍索娜
-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椎旁肌腰大肌竖脊肌多裂肌横截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