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广辉

作品数:30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腰椎
  • 10篇椎体
  • 9篇骨折
  • 7篇后凸
  • 7篇后凸成形
  • 7篇后凸成形术
  • 7篇骨质
  • 7篇骨质疏松
  • 7篇成形术
  • 6篇脊柱
  • 6篇脊椎
  • 5篇腰椎间盘
  • 5篇椎管
  • 5篇椎间盘
  • 5篇椎体后凸
  • 5篇椎体后凸成形
  • 5篇椎体后凸成形...
  • 5篇经皮椎体后凸...
  • 5篇脊柱骨
  • 5篇脊柱骨折

机构

  • 14篇哈励逊国际和...
  • 9篇天津医院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29篇闫广辉
  • 16篇张庆胜
  • 12篇靳宪辉
  • 9篇武佳奇
  • 9篇夏群
  • 9篇徐宝山
  • 9篇魏巍
  • 8篇吉宁
  • 6篇索娜
  • 6篇胡永成
  • 6篇杨建博
  • 5篇赵磊
  • 4篇周静
  • 4篇苗军
  • 4篇房根强
  • 4篇张继东
  • 4篇谭清实
  • 4篇于铁淼
  • 4篇崔胜杰
  • 3篇李鹏飞

传媒

  • 3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一届《中华...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二维到三维图像匹配技术研究相邻腰椎椎弓根在体相对运动
/[目的/]应用二维到三维图像匹配技术测量生理载荷下正常人体相邻腰椎椎弓根的相对活动范围,为检验微动棒动态固定系统/(ISOBAR系统和ISOLOCK系统/)是否符合正常腰椎活动的需要以及为脊柱外科经椎弓根动态内固定的设...
闫广辉
关键词:在体
文献传递
腰椎小关节方向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4
2011年
背景:腰椎小关节及其对称性与腰椎间盘突出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文献报道争议很大。目的:测量分析腰椎小关节方向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腰腿痛行CT检查的169例患者,L4/5腰椎间盘突出35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67例,无间盘突出对照组67例。在CT终端机上选取L3~S1椎间隙的远侧椎体上终板层面,测量3个节段的腰椎小关节角。结果与结论:①L4/5和L5/S1腰椎间盘突出组L3/4、L4/5、L5/S1每个节段腰椎小关节角左侧均大于右侧(P<0.05);各组小关节前内侧角和后外侧角两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各节段腰椎小关节角、前内侧角、后外侧角3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各组腰椎小关节角、后外侧角自L3/4至L5/S1节段均逐渐增大(P<0.05);而前内侧角L4/5节段最大,L3/4节段最小(P<0.05)。提示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小关节角左右侧不相等有关;腰椎小关节角和后外侧角自L3/4至L5/S1逐渐更偏向冠状位,而内侧角在L4/5节段更偏冠状位,可能与腰椎管狭窄的发病有关。
闫广辉徐宝山夏群谭清实王文格杨海平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
年龄相关的腰椎小关节三维角度的变化规律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腰椎小关节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方向随着时间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50例无腰椎疾病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均采用X线及CT检查,在3个平面上测量L3~L4、L4~L5、L5~S1小关节角度。结果在横断面,腰椎小关节角及前内侧角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小,后外侧角无明显变化;在冠状面上,腰椎小关节角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在矢状面上,46岁以后,腰椎小关节角逐渐增大。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在横断面:腰椎小关节逐渐矢状化;冠状面,腰椎小关节逐渐竖直向;矢状面,腰椎小关节逐渐水平化。腰椎小关节随时间变化规律,为临床腰椎小关节置换提供参考数据。
李志赏闫广辉张庆胜武佳奇靳宪辉
关键词:年龄
腰椎定位器在腰椎间盘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0年
腰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iscectomy,MED)因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减压充分,手术疗效同开放手术等优势,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MED手术视野局限,难以按照开放手术时显露的解剖标志定位。目前,一般可采用以下定位方式:(1)术中透视定位,但占用手术时间,操作繁琐;(2)棘突插针定位,但会增加患者痛苦,且棘突与椎间隙位置有偏差。4。(3)腰椎定位器定位。本文报道采用腰椎定位器在腰稚间盘镜手术中的应用。
谭清实徐宝山夏群吉宁胡永成闫广辉张继东苗军宁尚龙纪经涛
关键词:腰椎间盘镜手术定位器开放手术手术视野手术时间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的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61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疗效、并发症及适应证。方法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行PVP和PKP治疗椎体疼痛性血管瘤、溶骨性肿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178例,其中PVP115例,PKP63例。结果(1)16例血管瘤(PVP14例,PKP2例)灌注剂均无明显渗漏,优良率87.5%。(2)68例恶性肿瘤均行PVP,灌注剂渗漏率27.9%,除2例椎管内少量渗漏引起一过性神经根性症状外,其他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优良率70.6%。43例平均随访10个月,9例病情恶化致疼痛复发,其他患者疗效稳定。(3)94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33例行PVP,61例行PKP,灌注剂渗漏率PVP为18.2%,PKP为9。8%,均未引起临床症状;PVP复位效果不明显,PKP均能在椎体内扩张造成空腔,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34.2%,Cobb角平均矫正3.3°;PVP和PKP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良率92.6%;64例平均随访3年,2例PKP相邻椎体骨折再次PKP后好转,其余患者疗效无明显变化。结论椎体疼痛性血管瘤、溶骨性肿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PVP和PKP的主要适应证;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行PKP可压缩周围松质骨骨折造成空腔,减少灌注剂渗漏,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角度。
徐宝山胡永成闫广辉夏群黄震源吉宁张继东苗军宁尚龙谭清实周静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椎穿刺肿瘤
球囊扩张与SKY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球囊扩张与SKY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8年6月应用Kyphon球囊和SKY扩张器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1例80个椎体,其中球囊组41例52个椎体,SKY组20例28个椎体。术前、术后和随访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拍摄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Cobb角等指标。结果:注射量:平均每椎2.5~6.5ml,球囊组4.5ml,SKY组4.0ml。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都有明显下降(P<0.01),疼痛缓解在术后2~72h内,平均12h。术后两组伤椎前缘、中部、后缘高度恢复为1.7~2.9mm,恢复率为29.4%~48.8%;伤椎高度、后凸角及Cobb角两组均较术前恢复(P<0.01),但恢复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时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骨水泥未见松动。结论:球囊扩张与SKY扩张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迅速缓解疼痛,并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球囊组灌注剂充填量稍多,但两组复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闫广辉徐宝山胡永成夏群吉宁谭清实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脊椎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骨折复位不佳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骨折的复位情况,分析复位不佳的原因。方法:20004.2-2008.8年行PKP治疗的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61例,...
徐宝山夏群胡永成吉宁闫广辉张继东苗军周静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复位
指骨骨软骨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我院收治1例指骨骨软骨瘤,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儿,女,4岁。主因发现左手中指近节肿大1年,2011-12-12来院就诊。查左手中指近节尺侧可见局部隆起,触及“黄豆”大小质硬肿物,不活动,无压痛。X线摄片显示:左手中指近节指骨尺侧可见一骨性突起,附着处增宽,周围有硬化边缘,并见不规则透亮影,局部软组织肥大。X线诊断:左手中指近节指骨骨软骨瘤(见图1,2011-12.12摄片)。行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骨软骨瘤。
张庆胜孙建华闫广辉于铁淼
关键词:骨软骨瘤近节指骨X线摄片局部软组织手术切除后骨性突起
胸12及左侧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女,50岁,主因腰痛伴双侧臀部疼痛半年余入院。查体:胸12棘突及左侧第12肋骨轻压痛,可触及骨性隆起,四肢感觉、运动、肌力、肌张力无明显异常,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CT:胸12椎体压缩变窄,椎体及左侧附件骨质破坏.左侧第12肋骨呈膨胀性改变(图1)。全麻下行侧前方入路左侧第12肋骨切除+胸12椎体次全切除+钛笼融合+前路钉棒固定术。术后病理回报:纤维结构不良(图2)。术后腰部及双侧臀部疼痛症状明品减轻。
房根强张庆胜靳宪辉闫广辉高春光武佳奇
关键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胸椎肋骨
腰椎小关节精确测量及其与腰椎管狭窄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精确测量和分析腰椎小关节方向性与腰椎管狭窄症(LSSS)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LSSS患者为观察组(LSSS组),选取与LSSS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CT检查未见明显椎管狭窄.用CT终端机分别测量L3~S1椎间隙的远侧椎体上终板层面,测量腰椎小关节角、前内侧角、后外侧角.结果 ①LSSS组腰椎小关节角及前内侧角大于对照组(P<0.05),即LSSS组腰椎小关节,尤其前内侧部分更偏冠状位;后外侧角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腰椎小关节角、后外侧角L3~4到L5~S1节段逐渐增大(P<0.05);而前内侧角L4~5节段最大,L.节段最小(P<0.05).结论 腰椎小关节前内侧部分增生内聚是引起腰椎管狭窄的重要原因;腰椎小关节角度精确测量为临床腰后路减腰椎小关节保留程度提供参考价值.
闫广辉高春光李华索娜武佳奇魏巍靳宪辉张庆胜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小关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