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1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浅谈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进展
- 2015年
- 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计算机技术已经有了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六十年的发展之中,计算机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并且推动了许多行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目前,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与领域,各大学也设立了相关的学科,计算机行业相关人才也越来越多。文章通过分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创造,概述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与行业,进而阐述了计算机应用的进展,希望能够为计算机应用提供一些借鉴,仅供参考。
- 李薇
-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发展
- 基于空间句法视角的民国以来北京老城街道网络演变被引量:26
- 2018年
- 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结合不同时期的数字化历史地图,从街道网络显型、"局部—整体"层级关系及运转效率等三方面探讨民国以来北京老城的街道网络演变进程。结果表明:(1)政权更替是其演变的分水岭。民国时期,老城街道网络由封建隔离结构向现代通达结构转型,环环相扣、中轴对称式的整合、穿行核心格局同时被打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街道网络的几何格网特征越发明显,"环形+大格网"式的核心运动骨架凸显,不同街道段的可达性与穿行频率则逐渐趋同。(2)老城各子区域的可达性层级关系在百余年来持续变化,穿行频率层级关系则保持稳定,与其他区域相比,东城的可达性与穿行频率优势明显。(3)政权更替之际新结构的集中嵌入与随后规划建设的路径依赖使得老城全域的运转效率历经"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起伏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同样出现在东城、西城与外城,但更强的几何格网特征促使前者的两次上升幅度较大,运转效率也相对较高,而皇城的运转效率则随小规模封闭系统的日益开放呈阶梯式下降。概括来讲,研究不仅运用数字化手段系统梳理了北京老城的街道发展史,为如何更好地保护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提供了街道网络视角的逻辑支撑,对于空间句法的理论算法体系也进行了一定拓展。
- 周麟田莉张臻李薇
- 关键词:空间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