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忠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期间中性粒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下 1,6 二磷酸果糖 (FDP)对中性粒细胞 (PMNs)活化、释放的影响。方法 2 0例先心病矫正术患者随机分成使用FDP( 2 2 0mg/kg)的观察组 (n =10 )和对照组 (n =10 ) ,动态观察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 (PMN CL)值、中性粒细胞内髓过氧化物酶 (MPO)及弹性蛋白酶(ELA)活性。结果 ( 1)与阻断主动脉时对比 ,两组各时点PMN CL值均明显升高 (P <0 0 5、P <0 0 1或P <0 0 0 1) ,PMN MPO及ELA活性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化学发光最高值、MPO及ELA活性最低值出现在主动脉开放后 (再灌注 ) 4 5分钟。 ( 2 )与对照组相比 ,在主动脉阻断 3 0分钟、主动脉开放后 (再灌注 ) 4 5分钟及 90分钟 ,观察组PMN CL值降低 ,PMN MPO及ELA活性升高 (P<0 0 5或P <0 0 1)。结论 ( 1)体外循环时PMNs活化并释放多种活性物质 ,且主要发生于主动脉开放后 (再灌注 )早期。 ( 2 )FDP抑制PMNs的活化 ,减轻了PMNs的释放反应。
- 罗勇李世忠申树先金士翱
- 关键词:心肺转流1,6-二磷酸果糖中性粒细胞体外循环期间心脏病麻醉药
- 七氟醚抑制培养鼠迷走传入神经元5-羟色胺3受体调控的电流
- 2000年
- 目的与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0.7、1.4mM七氟醚对培养鼠结状神经节细胞30μM二甲5-羟色胺引发的瞬间内向电流影响,并与氟烷、异氟醚作比较。结果:0.7、1.4mM七氟醚分别抑制5-羟色胺3受体调控的瞬间内向电流的峰值至对照值的77%±12%和64%±9%。但氟烷、异氟醚均增强该电流。结论:结果提示临床麻醉浓度的七氟醚抑制鼠迷走传入神经元5-羟色胺3受体调控的瞬间内向电流。
- 罗爱林杉山和英田玉科李世忠
- 关键词:七氟醚5-羟色胺受体电生理
- 联合使用异丙酚和地西泮对鼠感觉神经元γ-氨基丁酸调控的氯电流的影响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研究联合使用异丙酚和地西泮对鼠感觉神经元γ氨基丁酸 (GABA)调控的氯电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解和研磨技术游离SD幼鼠背根神经节细胞 ,选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氯电流。 3μmol/LGABA采用压力喷射装置给予 ,溶解于细胞外液中的异丙酚 ,地西泮采用“Y型管”技术给药。结果 0 .3、1.0、3.0 μmol/L异丙酚和 10 0nmol/L地西泮联合作用于鼠感觉神经元所产生的由 3μmol/LGABA调控的氯电流峰值和曲线面积均明显大于二种药物单独使用所产生氯电流的理论之和 (P <0 .0 1)。地西泮使异丙酚增强GABA调控氯电流的浓度效应曲线左移 ,并降低异丙酚的EC5 0。结论 联合使用临床麻醉浓度的异丙酚和地西泮对鼠感觉神经元GABA调控的氯电流的增强效应产生协同作用。
- 罗爱林杉山和英田玉科李世忠张传汉
- 关键词:二异丙酚地西泮药物协同作用Γ氨基丁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