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坤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衰竭
  • 6篇肝衰
  • 6篇肝衰竭
  • 4篇急性肝
  • 4篇急性肝衰
  • 4篇急性肝衰竭
  • 4篇功能衰竭
  • 4篇肝功
  • 4篇肝功能
  • 4篇肝功能衰竭
  • 3篇小鼠
  • 2篇对照临床研究
  • 2篇预后
  • 2篇鼠肝
  • 2篇随机对照临床...
  • 2篇苷类
  • 2篇细胞
  • 2篇小鼠肝
  • 2篇小鼠肝组织
  • 2篇慢加急性肝衰...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解放军第三〇...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5篇黄坤
  • 7篇胡瑾华
  • 6篇程建平
  • 5篇于久飞
  • 5篇陈婧
  • 4篇刘晓燕
  • 4篇王慧芬
  • 3篇何卫平
  • 3篇段学章
  • 2篇陈菊梅
  • 2篇丁晋标
  • 2篇杜宁
  • 1篇李艳萍
  • 1篇许执恒
  • 1篇杨昊臻
  • 1篇马磊
  • 1篇赵旭
  • 1篇张爱民
  • 1篇魏磊
  • 1篇辛绍杰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肝脏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北京地区肝病...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炎症性肠病患者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
2021年
目的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中,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生风险存在争议,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研究IBD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NKI及万方数据库系统,查找IBD患者中AP发生率的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的纳入与排除、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4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IBD人群中AP的发生率显著升高(OR=1.51,95%CI:1.43~1.60,P<0.001),其中Crohn病(Crohn disease,CD)组患者AP的发生率更高(Crohn患者群:OR=4.13,95%CI:3.75~4.54,P<0.00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群:OR=2.60,95%CI:2.39~2.82,P<0.001)。结论IBD患者AP的风险增加,其中CD患者该风险更高。
张亚琼赵晓琳黄坤程建平于久飞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META分析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190例生存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调查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早、中期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随访调查我院2006年9月-2009年1月住院治疗的190例HBV-ACLF早、中期患者,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对该组患者资料进行生存分析显示:生存时间0.1~26.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10个月。患者3、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1.8%、57.6%和57.6%。影响生存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能降低早、中期HBV-ACLF患者死亡风险,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0.597;而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及肝性脑病可以显著增加HBV-ACLF患者死亡风险,RR分别为2.186、2.075、1.864。结论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早、中期HBV-ACLF可提高患者生存率。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可降低早、中期HBV-ACLF患者生存率。
胡瑾华黄坤王慧芬何卫平陈婧段学章刘晓燕张爱民
关键词:核苷类存活率分析
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D-半乳糖胺/脂多糖(D-GalN/LPS)引起的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利用D-GalN/LPS构建急性肝衰竭模型,于给药后0h、2h、4h、6h取材,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磷酸化的JNK(p-JNK)进行检测并作半定量分析,观察其在模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肝组织损害、肝细胞坏死逐渐加重,6h最重;p-JNK在给药后的实验组小鼠肝组织中持续高表达,高峰出现在给药后2h。结论给小鼠注射D-GalN/LPS后可以增加JNK的磷酸化水平,JNK信号通路可能在D-GalN/LPS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损伤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坤胡瑾华许执恒陈婧王慧芬
关键词:半乳糖胺脂多糖类C-JUN氨基末端激酶
NLR与中青年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 探讨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中青年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访调查笔者医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中青年结肠癌患者,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采用ROC曲线确定NLR值最佳截点,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进行生存分析,并对预后危险因素进行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120例中青年结肠癌患者,根据ROC曲线确定NLR临界值为2.85,高NLR组及低NLR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3.1%和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79,P=0.000).影响生存因素COX同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和NLR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分别为2.073、1.866及2.129.结论 NLR与中青年结肠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和NLR为影响结肠癌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黄坤赵晓琳程建平于久飞
关键词:结肠癌预后中性粒细胞生存率
低体温脓毒症小鼠模型建立及体温变化在急性感染中的意义
2020年
目的:建立小鼠稳定脓毒症低温模型并对其温度变化在感染中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首先用不同剂量志贺菌感染小鼠腹腔,测量体温变化和死亡率;之后通过检测血清中促炎和抗炎的细胞因子水平,对感染后小鼠的炎症反应进行分析,并通过血容量及脏器病理切片评价小鼠感染后机体的损伤;最后,通过对脓毒症小鼠采取提前免疫或抗生素治疗等干预措施,检测不同感染程度下小鼠的存活率和体温变化。结果: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加,小鼠体温显著降低,死亡率升高;感染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其中以促炎因子IL-6和IFN-γ为主,二者均达到104数量级;机体血容量显著降低,并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在感染前给予志贺菌多糖结合疫苗进行预防性和感染后给予卡那霉素进行治疗性干预后,小鼠存活率均明显提升,同时低体温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结论:通过小鼠腹腔感染病原细菌能够建立稳定的低温脓毒症模型,为脓毒症导致体温过低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体温的变化与小鼠感染程度及存活率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便捷的指标和依据。
李艳萍黄坤吕宇飞黄竞于久飞
关键词:脓毒症小鼠模型急性感染
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治疗早中期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患者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肝衰竭是由于大面积的肝细胞坏死导致的严重肝功能损害,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肝衰竭高踞首位。本文设计了一个前瞻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以评...
胡瑾华李克陈菊梅王慧芬何卫平刘晓燕杜宁黄坤丁晋标段学章陈婧
关键词: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急性乙肝肝衰竭
文献传递
JNK在D-GalN/LPS诱导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JNK在D-GalN/LPS引起的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肝组织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利用D-GalN/LPS构建急性肝衰竭模型,于给药后0、2、4、6h取材,应用蛋白免疫...
黄坤陈婧胡瑾华许执恒
文献传递
核苷类似物治疗早中期HBV-ACLF患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 研究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早中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实验设计,设基础治疗组、拉米夫定+基础治疗组及恩替卡韦+基础治疗组三组进行对照观察研究.结果 治疗1个月时三组生存率相近,但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治疗组临床好转率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治疗随访6个月拉米夫定及恩替卡韦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8%、60.1%,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42%(P〈0.05).治疗前HBV DNA〉107IU/L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组累积生存率高于基础治疗组,治疗前MELD评分〉30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MELD评分≤30患者,但MELD评分〉30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反应性更好.结论 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及拉米夫定治疗HBV-ACLF早中期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治疗1个月的好转率,降低3个月、6个月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胡瑾华王慧芬何卫平刘晓燕杜宁黄坤丁晋标段学章陈婧陈菊梅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核苷类抗病毒治疗
线粒体与肝细胞死亡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肝功能衰竭是肝组织内发生了大量肝细胞及其他细胞的过度死亡,肝细胞死亡过程中线粒体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内膜通透性转换孔是线粒体发挥作用的关键结构。肝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坏死、自体吞噬以及副凋亡、细胞有丝分裂灾难、失巢凋亡等几种方式,线粒体在这些作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坤胡瑾华
关键词:肝细胞坏死细胞凋亡肝功能衰竭线粒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围术期上消化道出血(GIB)患者随访1年发生出血事件和缺血事件的风险。方法双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4年12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在民航总医院和航天中心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GIB,分为GIB组(69例)和对照组(3513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情况,随访出院后1年再发出血情况(BARC出血定义),并分析影响有临床意义出血(BARC 2型、3型和5型)的相关因素。结果GIB的中位出血时间为PCI术后3.0 d,主要原因为胃溃疡(43例,62.3%)和十二指肠溃疡(16例,23.1%)。与对照组相比,出血组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更多、体质指数较低,更易合并高血压、心房颤动、慢性肾脏病和消化性溃疡病史(均为P<0.05)。平均随访(12.4±3.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GIB组和对照组的缺血事件(34.8%比27.7%)发生率相似(P>0.05),但GIB组的有临床意义出血(BARC 2型、3型和5型)(17.1%比8.8%)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RR=1.813)、女性(RR=2.014)、消化性溃疡病史(RR=2.152,95%CI:1.156~4.006)、慢性肾脏病≥2期(RR=1.623,95%CI:1.196~2.202)和口服抗凝剂(RR=1.352)均为影响有临床意义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质子泵抑制剂为其保护因素(RR=0.573)。结论GIB可显著增加ACS患者短期随访发生出血的风险。女性、老年、消化性溃疡病史、慢性肾脏病≥2期和术前应用口服抗凝剂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而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再发出血风险。
赵晓琳黄坤杨友鹏高峰程建平于久飞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