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胜楠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老年
  • 4篇细胞
  • 3篇慢性
  • 2篇代谢
  • 2篇增生
  • 2篇肾功能
  • 2篇肾损
  • 2篇肾脏
  • 2篇肾脏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周期
  • 2篇细胞周期
  • 2篇小鼠
  • 2篇慢性肾脏
  • 2篇慢性肾脏病
  • 2篇老年人
  • 2篇高龄

机构

  • 1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1篇田蕊
  • 11篇杨胜楠
  • 7篇李冰
  • 7篇王倩
  • 6篇赵向娅
  • 5篇杨轶
  • 4篇赵倩茹
  • 3篇刘章锁
  • 3篇李晓丽
  • 1篇梁艳
  • 1篇陈杰
  • 1篇吕君
  • 1篇娄小平
  • 1篇郭静
  • 1篇马南
  • 1篇杨振华
  • 1篇李冰
  • 1篇杨轶
  • 1篇张斌

传媒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癌症进展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18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因素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相关性及风险预测模型建立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代谢相关因素与结直肠息肉(CRP)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R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就诊且首次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675例,根据内镜下有无CRP分为CRP组380例、非结直肠息肉(NCRP)组295例。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之间一般特征资料、代谢相关疾病、代谢相关临床指标间的差异,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确定CR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该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长期吸烟、长期饮酒、恶性肿瘤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实验室指标(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前白蛋白、总胆汁酸、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在CRP组与NCRP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76,P=0.001;χ^(2)=55.927,P<0.001;χ^(2)=13.732,P<0.001;χ^(2)=28.283,P<0.001;χ^(2)=36.936,P<0.001;χ^(2)=7.882,P=0.005;χ^(2)=25.818,P<0.001;χ^(2)=42.334,P<0.001;χ^(2)=17.750,P<0.001;χ^(2)=34.806,P<0.001;χ^(2)=36.732,P<0.001;χ^(2)=36.111,P<0.001;χ^(2)=16.254,P<0.001;Z=2.917,P=0.004;Z=4.508,P<0.001;t=3.771,P<0.001;Z=1.993,P=0.046;Z=2.993,P=0.003;t=4.886,P<0.001;t=4.501,P<0.001;Z=4.376,P<0.001;Z=5.868,P<0.001;Z=4.099,P<0.001;t=2.921,P=0.004)。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684,95%CI:1.200~6.001,P=0.016)、男性(OR=1.895,95%CI:1.291~2.782,P=0.001)、长期吸烟(OR=1.585,95%CI:1.039~2.418,P=0.033)、长期饮酒(OR=1.937,95%CI:1.303~2.880,P=0.001)、恶性肿瘤家族史(OR=1.585,95%CI:1.072~2.334,P=0.021)、糖尿病(OR=1.963,95%CI:1.243~3.102,P=0.004)、高尿酸血症(OR=2.297,95%CI:1.424~3.706,P=0.001),血脂异常(OR=1.809,95%CI:1.249~2.620,P=0.002)是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独立�
陈杰赵倩茹董玲李冰赵向娅杨轶杨胜楠田蕊李晓丽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代谢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miR-29a的表达及预测肾损害的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miRNA-29a(miR-29a)表达变化情况及其预测肾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9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另选取76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miR-29a表达,另检测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肌酐比值(UACR)]。对比对照组、糖尿病组外周血miR-29a表达及肾功能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糖尿病组外周血miR-29a表达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糖尿病组患者随访6~24个月,统计肾损害发生率,绘制ROC曲线,分析外周血miR-29a对肾损害的预测价值,采用Cox回归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外周血miR-29a表达水平、Scr、BUN、UA、CysC、UmAlb及UACR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外周血miR-29a表达与Scr、BUN、UA、CysC、UmAlb、UACR均呈正相关性(r为0.721~0.821,P<0.05)。根据ROC曲线,外周血miR-29a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损害的最佳截断值为1.6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19%、72.97%,曲线下面积为0.741(95%CI 0.641~0.82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外周血miR-29a相对表达量>1.66均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损害的危险因素(HR=2.375、2.779、4.302,95%CI 1.431~4.096、1.754~4.585、3.145~6.952,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miR-29a表达升高,与肾损害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作为预测肾损害的辅助指标。
赵向娅李晓丽杨轶杨胜楠田蕊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损害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EH)在小鼠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及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将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sEH抑制剂组、尿蛋白组及sEH抑制剂联合尿蛋白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给予任何干预处理;sEH抑制剂组细胞给予1μmol·L^(-1)sEH抑制剂;尿蛋白组细胞给予10 g·L^(-1)尿蛋白;sEH抑制剂联合尿蛋白组细胞给予10 g·L^(-1)尿蛋白和1μmol·L^(-1)sEH抑制剂;各组细胞均培养24 h。将RAW264.7细胞分为A、B、C、D组及干扰素-γ(IFN-γ)阳性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4阳性对照组。A、B、C、D组细胞分别加入正常对照组、sEH抑制剂组、尿蛋白组、sEH抑制剂联合尿蛋白组培养24 h的HK-2细胞培养基孵育24 h;IFN-γ阳性对照组和IL-4阳性对照组细胞分别加入M1型巨噬细胞诱导剂IFN-γ及M2型巨噬细胞诱导剂IL-4。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K-2细胞中sEH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K-2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6、集落刺激因子-1(CS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及RAW264.7细胞中诱导型氮氧化物合酶(iNOS)、IL-6、精氨酸酶-1(Arg^(-1))及IL-10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HK-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和14,15-脱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DHET)水平,计算14,15-EET/14,15-DHET比值。结果正常对照组和sEH抑制剂组HK-2细胞中sEH蛋白表达及MCP-1、IL-6、CSF-1、TNF-αmRNA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14,15-EET/14,15-DHE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蛋白尿组HK-2细胞中sEH蛋白及MCP-1、IL-6、CSF-1、TNF-α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14,15-EET/14,15-DHET显著降低(P<0.05)。与尿蛋白组比较,sEH抑制剂联合尿蛋白组HK-2细胞中MCP-1、IL-6、CSF-1及TNF-α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培养上
王倩赵向娅赵倩茹杨轶杨胜楠李冰李馨田蕊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
直接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老年患者(年龄≥60岁)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c, HbA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水平变化,探讨其糖代谢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T2DM老年患者154例,均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12周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检测HbAc、FPG水平。根据治疗后12周HbAc水平,将154例患者分为糖代谢改善组106例(HbA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0.5%)和糖代谢未改善组48例(HbA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0.5%)。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T2DM家族史,T2DM病程,治疗前HbAc、谷丙转氨酶水平及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丙型肝炎合并T2DM老年患者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糖代谢未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 154例患者治疗后12周HbAc[(7.03±0.58)%]、FPG[(6.70±0.78)mmol/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7.63±0.79)%、(7.89±0.69)mmol/L](t=-17.309,P<0.001;t=-18.197,P<0.001)。糖代谢改善组体质量指数[(23.41±3.17)kg/m^(2)]、有T2DM家族史比率(46.23%)均低于糖代谢未改善组[(24.83±3.66)kg/m^(2)、64.58%](P<0.05),T2DM病程[(4.42±2.34)年]短于糖代谢未改善组[(6.15±2.38)年](P<0.05),治疗前HbAc水平[(7.80±0.84)%]、Child-Pugh分级A级比率(75.47%)均高于糖代谢未改善组[(7.26±0.48)%、52.08%](P<0.05);2组性别、年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病程(OR=1.522,95%CI:1.251~1.852,P<0.001),治疗前HbAc水平(OR=0.134,95%CI:0.056~0.321,P<0.001)、Child-Pugh分级(OR=3.468,95%CI:1.374~8.754,P=0.008)是慢性丙型肝炎合并T2DM老年患者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糖代谢未改善的影响因素。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T2DM老年患者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者HbAc、FPG水平下降,T2DM病程、HbAc水平及Child-Pugh分级是其治疗
李冰王倩吕君李晓丽杨胜楠田蕊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老年糖代谢
EGFR敏感突变阴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
2023年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R)变阴突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92例EGFR突变阴性NSCLC患者为阴性组,并以1∶1比例选取同期92例EGFR突变阳性患者作为阳性组。分析NSCLC的脑转移发病率、病灶数目、大小、发病症状。结果 阴性组3年累积脑转移率28.26%(26/92)较阳性组46.74%(43/92)低(P<0.05)。本组26例EGFR突变阴性NSCLC脑转移中,病灶部位幕上61.54%(16/26)、幕下3.85%(1/26)、幕上幕下同时累积30.77%(8/26)、侵犯颅骨3.85%(1/26),其中以顶叶和额叶较为常见。脑转移病灶数1个、2~3个、>3个分别为9例(34.62%)、9例(34.62%)、8例(30.77%)。病灶大小范围<1.0 cm、<2.0 cm、<3.0 cm分别为7例(26.92%)、9例(34.62%)、10(38.46%)。症状:呼吸系统症状46.15%(12/26)、神经系统症状26.92%(7/26)、疼痛11.54%(3/26)、胸部影像学异常11.54%(3/26)、食欲降低3.85%(1/26),其中神经系统症状中包含瘫痪15.38%(4/26)、癫痫3.85%(1/26)、头痛3.85%(1/26)、运动障碍3.85%(1/26)。结论 EGFR敏感突变阴性NSCLC患者脑转移风险较低,发病部位主要为幕上,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
李淑莹杨振华田蕊杨胜楠娄小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细胞衰老在老年小鼠急性肾损伤慢性化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细胞衰老在老年小鼠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肾损伤慢性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青年(8-10周龄)和老年(20~24月龄)C57BL/6雄性小鼠各16只,用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急性肾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青年假手术(Young—Sham)组、老年假手术(Old—Sham)组、青年缺血再灌注损伤(Young—IRI)组、老年缺血再灌注损伤(Old.IRI)组。术后第1、3、7天称重并尾静脉取血,术后第14天处死小鼠,留取全血及双侧肾脏备检。检测血肌酐水平;肾组织标本用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I型胶原蛋白(Collagen—I)、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及细胞周期阻滞标志物磷酸化组蛋白H3(p-HH3)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Collagen.I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o【(TNF—O/_)、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p(TGF—p)及Collagen.ImRNA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Young—IRI组及Old.IRI组小鼠术后血肌酐均明显升高(P〈0.05);与Young—IRI组相比,Old,IRI组术后各时间点血肌酐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c0.05)。肾组织病理结果提示,Young—IRI组小鼠术后第14天肾组织大部分损伤已修复;Old—Sham组肾组织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Old。IRI组肾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Young—Sham组相比,Old—Sham组肾组织有散在F4/80阳性巨噬细胞浸润、Collagen—I沉积及部分p-HH3及Ki67双阳性的G2/M周期阻滞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Old—Sham组相比,Old—IRI组。肾组织上述各项指标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均P〈0.叭)。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Old—Sham组Collagen—I表达量明显高于Young—Sham组(P〈0.05),Old—IRI组Collagen
王倩梁艳杨胜楠赵倩茹李冰李馨田蕊刘章锁
关键词:细胞衰老细胞周期阻滞慢性肾脏病
sEH抑制剂在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EH)抑制剂(sEHI)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脏纤维化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和肾小管上皮细胞G2/M期阻滞的调控作用。方法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32只雄性C57BL/6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sEH抑制剂(Sham+sEHI)组、UUO模型(UUO)组和UUO+sEH抑制剂(UUO+sEHI)组。术后分别给予2%DMSO及1mg/kg的sEHI[1-(1-甲磺酰-哌啶-4-烃基)-3-(4-三氟代甲基-苯)脲,TUPS]灌胃,术后第14天处死动物,留取肾组织行相关检查。肾组织标本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sEH、NF—κB p65、IκB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IV型胶原(Collagen—IV)、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G2/M周期阻滞标志物磷酸化组蛋白H3(P—HH3)及Ki67表达。结果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UUO组肾组织sEH表达及活性增加(均P〈0.05);sEHI可明显抑制sEH活性及肾间质炎细胞浸润。与Sham组比较,UUO组肾组织NF-κB p65表达增加,IκB表达减少;sEHI可明显抑制NF—κB p65上调及IκB下调(均Pc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UUO组肾组织炎性因子TNF—α、IL-1β、MCP-1、IL-6及纤维化指标TGF—β、CTGF、Collagen-IV、α—SMA明显上调(均P〈0.05);与UUO组比较,UUO+sEHI组小鼠肾组织上述炎性因子及纤维化指标表达下调(均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UUO组相比,UUO+sEHI组肾小管上皮p-HH3及Ki67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
王倩赵向娅杨轶杨胜楠李冰田蕊刘章锁
关键词:纤维化炎症细胞周期
仑伐替尼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仑伐替尼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4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接受TACE治疗,观察组接受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CD8^(+)T细胞)、肿瘤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水平、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ST、TBIL、AL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血清AST、TBIL、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FP、CE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AFP、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TTP)、总生存时间(OS)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可获得显著效果,可显著降低AFP、CEA水平,抑制肿瘤进展,且联合治疗不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李冰马南杨胜楠田蕊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肝功能
改善高龄中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下尿路症状对肾功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改善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患者,肾功能正常或慢性肾脏病(CKD)3a期,接受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药物治疗,完成6个月门诊随访的中重度BPH/LUTS患者129例,年龄80~97(84.3±3.5)岁。根据是否患高血压和CKD3a期,进一步分为血压正常组(51例)和高血压组(78例)、肾功能正常组(77例)和CKD3a期组(52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后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前列腺体积(PV)、残余尿量(PVR)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指标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高龄老年BPH/LUTS患者肾功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治疗1、3、6个月后,高龄BPH/LUTS患者下尿路症状得到改善,IPSS评分、PVR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6个月后PV、血肌酐及eGFR无变化(均P>0.05);但进一步分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和CKD3a期组患者治疗前血肌酐增加,CKD3a期组治疗前eGFR降低(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高血压组患者血肌酐及eGFR在治疗3个月后改善,CKD3a期组患者治疗1个月即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压正常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肌酐及eGFR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β=2.06,P<0.05)及CKD3a期(β=17.16,P<0.01)是影响治疗前后肌酐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β=-2.27,P<0.01)、CKD3a期(β=-11.93,P<0.01)、治疗前PV(β=-0.11,P<0.05)是治疗前后eGFR变化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合并高血压或CKD3a期的高龄患者中,改善中重度BPH/LUTS可改善其肾功能。
王倩张斌杨胜楠赵向娅杨轶董玲李淑莹田蕊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肾功能不全
高龄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观察高龄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人选2017年1-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3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前列腺增生相关治疗分为治疗组43例与非治疗组40例,以血压、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血肌酐及肾小球率过滤估计值(eGFR)为观察指标。Spearman、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前列腺增生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小于未治疗组,(24.6±11.4)ml比(27.0±20.8)ml(P〉0.05);残余尿量、IPSS低于未治疗组,(28.9±16.6)ml比(67.3±32.8)ml、(18.2±9.1)分比(24.7±10.3)分(均P〈0.05);血肌酐低于未治疗组,(73.7±16.3)μmol/L比(85.4±19.8)μmol/L(P〈0.05);eGFR高于未治疗组,(77.2±11.4)ml·min-1;1.73m-2比(69.8±13.9)ml·min-1·1.73m-2(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肌酐水平与是否治疗呈负相关(r=-0.337,P〈0.05),是否接受前列腺增生相关治疗是影响肌酐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π=-2.802,P〈0.01)。结论高龄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与肾功能进展相关,积极治疗前列腺增生可改善肾功能。
王倩杨胜楠赵倩茹李冰李馨田蕊刘章锁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