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应用的系统评价
- 吴振平黄鹏万俊辉邹薇
- 29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7年间29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行经皮肝穿后的病理结果和诊断情况。结果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29例患者经肝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率达77.8%。其中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10例(34.48%),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4例(13.79%),胆汁淤积性肝病3例(19.34%),血色素沉着病2例(6.90%),EB病毒相关性肝炎2例(6.90%),肝淀粉样变性1例(3.54%),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例(3.54%)。6例患者未确诊(20.69%)。结论对于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诊断,应首先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可能性。本研究为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诊断提供了线索,对临床有参考价值。
- 王珂吴振平邹薇
- 关键词:肝功能异常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急性肾损伤的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KI)在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中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对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的227例HBV相关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国际腹水俱乐部2015年AK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无AKI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分析AKI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两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Z。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227例ACLF患者中,诊断为AKI66例(29.1%),其中Ⅰ期45例(68.2%),Ⅱ期14例(21.2%),Ⅲ期7例(10.6%)。AKI患者和无AKI患者的年龄、肝硬化合并率、入院时TBil、白蛋白、IN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KI发生的危险因素为INR(OR=3.132,P=0.001)和自发性腹膜炎(OR=4.204,P=0.001),其中INR最佳截断点为2.02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09(P=0.01),敏感度为59.1%,特异度为62.1%。AKI组30d病死率高于无AK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24,P〈0.01)。结论在ACLF患者中AKI的发生较为常见,AKI发生的危险因素为INR和合并自发性腹膜炎,AKI的发生明显增加ACLF患者近期病死率。在ACLF患者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入院时INR和有无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尽可能阻止AKI的发生,以期降低ACLF患者病死率。
- 吴振平钟渊斌李小鹏李明胡高飞李丹颜兴艳张伦理
- 关键词: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急性肾损伤
- 慢加急性肝衰竭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治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国内最常见的肝衰竭类型,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ACLF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时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多器官衰竭风险更高,常提示预后不良。简述了近年来ACLF并发AKI的定义、诱因、预后判断、诊断标志物、治疗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认为早期识别诊断AKI,并予以干预,有助于逆转肾损伤,避免发生重症AKI。
- 李小鹏吴振平张伦理李明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 HBV感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时体外免疫效应的变化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刺激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后出现的免疫效应变化。方法用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为2×107IU/mL的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刺激健康人的PBMCs,并设为实验组,刺激的时间一共为24 d,另外设立未用感染者血清刺激的健康人PBMCs为对照组。CCK8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PBMCs的细胞数,ELISA法检测2组中上清液里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阳性率。结果在刺激的第8天,实验组中PBMC数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TNF-α浓度[(1 646.89±149.92)pg/mL]高于对照组[(1 061.20±151.29)pg/mL,t=4.76,P=0.009],实验组IFN-γ的浓度[(134.00±15.10)pg/mL]高于对照组[(24.26±8.22)pg/mL,t=11.06,P=0.000]。刺激的第24天时实验组TNF-α浓度[(395.67±25.17)pg/mL]低于对照组[(576.33±15.18)pg/mL,t=-10.65,P=0.000],实验组IFN-γ浓度[(14.05±1.65)pg/mL]低于对照组[(20.75±2.47)pg/mL,t=-3.91,P=0.017]。未开始刺激时,实验组与对照组CD8+T细胞上PD-1阳性率均为(12.23±1.72)%,持续刺激24 d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1表达水平分别为(16.70±1.65)%、(13.17±2.31)%。实验组刺激24 d后PD-1表达水平高于未开始刺激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对照组第24天PD-1表达水平相比于未开始刺激时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5)。结论乙肝病毒刺激PBMCs的初期,细胞数会增殖,并且产生炎症因子IFN-γ和TNF-α;但长期刺激后其炎症因子产生能力减弱,且CD8+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PD-1表达上调。
- 梅清李小鹏吴振平李丹张文苑余婷婷张伦理
-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
-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中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住院的283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IPA将患者分为IPA组和对照组。结果在纳入研究的283例HBV-ACLF患者中,住院期间并发IPA 39例,发生率13.78%。IPA组和对照组患者在2型糖尿病、肺部基础病,入院时基线TBiL水平、MELD评分,糖皮质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股静脉置管,住院楼层比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V-ACLF患者肺部曲霉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OR=8.981,P=0.002)、肺部基础疾病(OR=8.525,P=0.000)、糖皮质激素使用超过3d(OR=8.856,P=0.000)、广谱强效抗生素使用超过1周(OR=9.823,P=0.000)。HBV-ACLF并发IPA后,病死率达79.48%。结论 HBV-ACLF患者住院过程中易合并IPA。2型糖尿病、肺部基础疾病、真菌感染发生前糖皮质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等可能是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HBV-ACLF患者一旦并发IPA,病死率极高。
- 李明吴振平吴振平余婷婷程晓宇余婷婷李小鹏
- 关键词:肝衰竭侵袭性肺曲霉病乙肝病毒
- 尿液中IGFBP7和TIMP-2联合检测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致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动态检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尿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水平,探讨二者联合对HBV-ACLF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HBV-ACLF患者61例,根据最终是否发生AKI分成两组:AKI组15例,非AKI组46例;另选取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从入院开始收集所有患者每天8∶00、20∶00尿液标本,对AKI组选取确诊AKI前5 d的尿液标本,对非AKI组和对照组选取同时间段内连续5 d的尿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IGFBP7和TIMP-2的水平,同时记录该时间段内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IGFBP7×TIMP-2对于AKI的诊断效能。结果 HBV-ACLF患者在确诊AKI前48 h IGFBP7×TIMP-2水平开始升高并随时间逐步上升直至确诊AKI时已上升至高表达状态(前24 h),非AKI组、慢性乙型肝炎对照组在确诊AKI前48 h至AKI前12h的IGFBP7×TIMP-2水平与AKI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AKI组患者随病情加重,AKI前36 h和确诊AKI时的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基线,eGFR水平均明显低于基线(P值均<0. 05)。在AKI前36 h IGFBP7×TIMP-2水平的升高对预测AKI的发生有较高的敏感度(AUC=0. 896,95%可信区间:0. 789~0. 960,P=0. 043),比同一时间点的SCr和eGFR有更高的预测AKI的能力。结论 HBV-ACLF患者尿液中TIMP-2×IGFBP-7水平的升高可较为准确地预测AKI的发生。
- 李明陈入溧吴振平程晓宇梅清张伦理李小鹏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类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 停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HBV后诱发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征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患者停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抗HBV后诱发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确诊为ACLF的患者865例,其中因停药诱发ACLF的患者137例(停药组),非停用NAs诱发ACLF的患者728例(非停药组),详细记录患者抗病毒药物种类、规范抗病毒持续时间、停药方式、停药至发生肝衰竭时间、停药后监测情况、肝脏基础疾病、进展为ACLF后30 d病死率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非停药组728例患者中治愈或好转、死亡或无效分别为389例和339例。137例停药组患者中慢性病毒性肝炎基础69例,其中治愈或好转、死亡或无效分别为40例和29例;肝硬化基础68例,其中治愈或好转、死亡或无效分别为16例和5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χ~2=16.81,P<0.001)。137例停药患者中停药前服用拉米夫定占24.09%(33/137),阿德福韦酯占34.31%(47/137),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占11.68%(16/137),恩替卡韦占27.01%(37/137)。停药组诱发ACLF时的持续时间≤6个月占57.66%(79/137),6~12个月占18.25%(25/137),>12个月占23.36%(32/137)。结论本研究提示NAs不当停药后易诱发ACLF。一旦停药,要在停药的前6个月内密切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学、肝功能、肝脏影像学等变化。肝脏基础疾病决定停药后ACLF的发生及预后,长期规范抗病毒治疗对肝硬化患者尤为重要。
- 胡高飞李小鹏吴振平梅清李丹张文苑余婷婷程娜张伦理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核苷类核苷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