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明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围麻醉期
  • 2篇小儿
  • 2篇麻醉期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地佐辛
  • 1篇异丙酚
  • 1篇躁动
  • 1篇镇痛
  • 1篇肾穿
  • 1篇肾穿刺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镜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双腔支气管
  • 1篇双腔支气管导...
  • 1篇顺应性
  • 1篇苏醒

机构

  • 5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刘宇明
  • 2篇叶军明
  • 2篇单热爱
  • 2篇钟茂林
  • 1篇曾琳
  • 1篇谢海玉
  • 1篇冯建伟
  • 1篇彭道珍
  • 1篇刘金龙
  • 1篇陈新荣
  • 1篇王万辉

传媒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围麻醉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并发症处理
2007年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454例已行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年龄不同分为4组:Ⅰ组(≤14岁)17例;Ⅱ组(15—39岁)163例;Ⅲ组(40-59岁)197例;Ⅳ组(≥60岁)87例。结果:454例次手术、手术时间1.14±0.58h。Ⅳ组的MAP和HR变化较明显(P〈0.05—0.01)。术中发生胸腔积水致呼吸困难2例(0.44%);术中出血严重9例(1.1%);肠穿孔2例(0.44%);术后发现腹腔积液3例(0.66%);腹膜后积液21例(4.62%)。结论:围麻醉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可能发生大出血,肠穿孔,腹腔、胸腔、腹膜后积液,围术期的监测及时处理极为重要。
叶军明刘宇明冯建伟王万辉单热爱钟茂林彭道珍陈新荣刘金龙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并发症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2012年
异丙酚起效快、麻醉效果稳定,手术后患者精神意识运动功能恢复迅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药。本文就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呼吸循环功能上的变化以及手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
刘宇明
关键词:异丙酚氯胺酮小儿麻醉
双腔支气管管端位置与肺顺应性环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用肺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需要行单肺通气的患者20例,麻醉诱导完成双腔管后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双腔管插管位置进行调整:将双腔管管端分别调整至正确位置(T1)、过深位置(T2管端位于左下支气管内)、过浅位置(T3管端位于左支气管开口处)。每个阶段行IPPV通气15min,并观察及记录吸气峰压(Ppeak)、SpO2、MAP、容量-阻力曲线(P-V环)。结果:T2与T1相比Ppeak值及SpO2值有显著差异(P<0.01)。以管端位置正确时(T1)P-V环为参照,T3时P-V环的特征无明显变化。T2时P-V环环体显著变形延长,曲线斜率明显右偏移位。结论:正确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位置改变,提示麻醉医生正确的判断导管位置并进行调整。
叶军明谢海玉刘宇明曾琳钟茂林单热爱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
地佐辛与喷他佐辛分别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喷他佐辛分别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第1次剖宫产的单胎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手术结束后即给予自控镇痛泵。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产妇给予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B组给予喷他佐辛联合罗哌卡因。比较两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的镇痛效果、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的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及有效PCA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与喷他佐辛用于术后镇痛,镇痛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均安全有效。
刘丽英刘宇明舒健李小兰陈春连
关键词:地佐辛喷他佐辛罗哌卡因剖宫产术后镇痛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EA,emergence agitation;emergence delirium)的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施行全身麻醉术后出现苏醒期躁动的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32例患儿中,因伤口疼痛引起的有8例,因不耐受导管刺激引起的有10例,因不耐受导尿管的引起的有9例,其他原因5例。结论: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很多,掌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病原因和危害,并进行妥当处理,可明显减少躁动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
刘宇明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