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 作品数:59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文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全学科名著阅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 2024年
- 全学科名著阅读课程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合自身办学理念、目标,将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活动整合而成的校本课程,强调“全”“精”“博”“通”。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研制三级课程目标,挖掘名著教育价值;营造师生阅读氛围,精选名著;强化导师团队建设,提高课程实施效果;创新增值评价,促进多元、持续生长。
- 张志强卢元伟葛军
- 关键词:课程目标阅读氛围
- 一封信帮同学走出学习困境
- 2022年
- 写作情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你的好朋友小王向你倾诉,自从上了重点高中之后,他再也找不到小学、初中时的那种自信和优越感。那时,他轻轻松松就可以稳居班级前几名,而现在无论怎么努力,学习成绩仍然在中下游徘徊,与周围的“大神”“学霸”相形见绌。因此,他每天都感到挫败、无力,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请你写一封信开导小王,帮他走出困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 张志强
- 关键词:写作情境优越感开导
-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下的单篇教学——以《我与地坛(节选)》为例
- 2023年
-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是对传统教学中单篇教学各自为政、读写分离、以讲解或提问代替探究等教学形式的矫正。它“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改变教师大量解析的教学模式”,反对学习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
- 张志强
-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传统教学
-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学测评研究综述
- 2020年
- 为整体把握我国高中语文学业测评发展和研究的态势,为后续研究提供突破口,文章通过对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测评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探索指向语文素养测评策略方面的成果颇丰。但整体而言,理论设想多而实践操作特别是成区域成规模实践操作较少;定性研究多而定量分析少;研究重点多指向学业评价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较为薄弱。因此,高中语文教学测评研究前景广阔,意义深远。
- 张志强
- 关键词:测评写作语文素养教学
- 非暴力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的应然状态
- 2020年
-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学者马歇尔·卢森堡提出的沟通方式,提倡"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1],提醒人们有意识地使用语言,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语文阅读教学中,与理科学习不同,学生不能对自己的理解做清晰的评价,多以揣测、尝试的心态提问或回答.如果教师不能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参与课堂对话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就会被遏制.事实上,教师日常教学语言中大量存在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评价、轻下结论等现象,让学生陷入自卑、畏惧抑或不屑、对抗之中,影响了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而教师往往以调拨、矫正、激将等名义对这种忽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的"沟通暴力"习以为常,以至毫无察觉.学生对文本解读片面。
- 张志强
- 关键词:教学对话师生关系日常教学应然状态心灵深处
- 语文学科过程性评价的独特价值、现状分析与路径突破
- 2024年
- 为破除“唯分数论”的顽瘴瘤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创新过程性评价已成为深化评价改革、将教育拉回立德树人轨道的突破口。过程性评价又叫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反馈和日常测验等形式。它频度大、概括水平低,或伴随学习过程,或以单元内容为评价点,目的在于“依据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教育教学过程及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 张志强
-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评价改革语文学科
- 全科视阈下语文课外阅读价值与意义
- 2018年
- 在全科阅读视阈下,语文课外阅读已超越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功能,更着眼于打破学科壁垒,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向所有学科辐射,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底色。南师附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作为学校全科阅读的重要部分,意在扭转近代以来受西方学科形态和知识体系影响.
- 张志强
- 关键词:语文课阅读教学知识体系人文性
- 【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探秘那些“有意味的形式”——《美的历程》专题研讨被引量:1
- 2019年
- 【学习情境与任务】冯友兰盛赞《美的历程》说:“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些不同的部门,你讲通了。死的历史,你讲活了。”但也有学者对该书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否定,说它“无视中国艺术史的客观事实,随心所欲地改铸艺术史,对某些重要的艺术家进行不负责任的评述”。现在,让我们以一个研究者的视角来阅读和评价这部广为流传又富有争议的学术著作。
- 张志强
- 关键词:《美的历程》学术论著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
- 站在课程角度进行班会课教学——浅谈高中班会课的整体化设计与实施被引量:1
- 2017年
- 作为活动实践类课程,班会课的设计、开发与实施远远滞后于课程理念和实际需要,亟待完善。班主任要依据国家德育政策、现实需要和班会课性质制定班会课程总体目标,建构三年一体化课程内容体系,形成有助于'点燃、体验、思辨、行动'的班会实施方案,建立全员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
- 张志强
- 关键词:课程班会课
- 《清兵卫与葫芦》的叙事学解读被引量:1
- 2018年
- 《清兵卫与葫芦》的主题看似简单:通过清兵卫在父亲和教员的干涉下放弃了对葫芦的热衷,揭示了家长和学校对孩子个性和天赋的扼杀。但是,如果不停留于作者所讲述故事的表面,而是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解码其讲故事的策略及意图,就会发现作品更为深刻的内蕴。
- 张志强
- 关键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