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中国代际收入流动:城乡差异及其时间趋势被引量:5
- 2022年
- 本文利用CHARLS2018和CHIP(1988、1995)的微观数据,采用双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2SLS),基于出生于1970-1995年的非迁移城镇子辈、非迁移农村子辈与城乡迁移子辈的代际组合样本,分析了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城乡差异及其时间趋势,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城乡含义下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城乡差异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静态总体水平看,中国非迁移农村子辈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显著低于非迁移城镇子辈,户籍城乡与区域城乡含义下的中国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都显著低于城镇,但存在程度差异。第二,从动态时间趋势看,出生于1975年之前的非迁移农村子辈的代际收入流动性高于出生于1975年之前的非迁移城镇子辈,但之后随着子辈出生年份的推移,非迁移农村子辈的代际收入流动性逐渐低于非迁移城镇子辈,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总体呈扩大趋势。第三,虽然同是初始户口为农村户口的子辈,但出生于1973年以后的城乡迁移子辈的代际收入流动性高于出生于1973年以后的非迁移农村子辈,并且,随着子辈出生年份的推移,两者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差异呈现出先增大后缓慢减小而后又缓慢增大的趋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城乡内部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机会不平等问题,但农村的机会不平等程度相对更高,并且城乡之间的这种相对机会不平等差异在1970-1995世代中随世代的推移呈扩大趋势。
- 胡霞李文杰
- 关键词:城乡迁移城乡差异
- 为何农民合作社未成为“弱者联合”而由“强者主导”——基于农民合作社组建模式的实现条件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民合作社主要通过领办模式组建而成,且普遍存在着具有"强者主导"特征的偏离合作社本质规定性的运行不规范问题,并没有成为理想的"弱者联合"。本文基于集体行动理论和经济权力理论,从合作社组建模式的实现条件角度为我国当前农民合作社的上述特征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即在资源禀赋决定经济权力进而决定利益分配的经济规律作用下,均质小农存在实现弱者的联合的集体行动困境,领办人所拥有的相对资源禀赋优势在为领办组建模式提供实现条件的同时,也内在地决定了合作社运行不规范的必然性。因此,尊重不同组建模式的实现条件,协调合作社本质规定性与经济权力规律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我国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关键。
- 李文杰胡霞
-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集体行动经济权力
- 中国城乡收入流动性与收入不平等--基于CHNS九省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本文利用1989-2011年CHNS数据和面板回归模型,在分解收入流动性的基础上,检验了中国城纠史入流动性对长期收入均等化的内在影响机制,以探究收入流动性是否会阻止短期收入不平等固化为长期收入不平等。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城镇还是农村,个体间相对收入地位排序改变引起的交换流动性对长期收入均等化具有促进作用,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引起的结构流动性对长期收入均等化具有阻碍作用;收入流动性能否促进长期收入均等化、防止收入阶层固化,取决于交换流动性和结构流动性的力量对比。因此,在利用税收等手段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同时,增加收入流动渠道、提高交换流动性,将有助于防止短期收入不平等固化为长期收入不平等。
- 胡霞李文杰
-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
- 城乡户籍制度下的社会阶层结构分析——基于2010—2013年CGSS数据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2010—2013年的CGSS调查数据,可分析农业户籍人口与非农业户籍人口的社会阶层结构特征及差异。通过分析比较农业户籍人口与非农户籍人口的社会阶层结构特征与变化,可以发现,城乡二元结构不只体现在经济中,还体现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研究结果表明,从2010年到2013年,农业户籍人口的社会阶层结构具有明显的体力劳动特征,而非农户籍人口中约有45%的人口处于非体力劳动阶层。亦即农业户籍持有者进入管理阶层,甚至进入非体力劳动阶层的可能性远远小于非农户籍持有者。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掌握不同的生产性资源,城乡户籍人口社会阶层结构的差异意味着农业户籍持有者获得的生产性资源要小于非农户籍持有者。
- 李文杰罗玉辉
- 关键词:户籍制度户籍社会阶层结构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PPP的推行困境与治理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政府致力于发展PPP项目,旨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经过近四年的摸索实践,中国PPP项目发挥了社会资本在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本文分析了中国推动PPP发展的动因;其次,找出当前PPP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最后,本文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PPP项目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强化PPP立法建设、加强PPP人才培训、打造PPP防火墙、创新PPP金融服务及建立PPP智库等。通过以上举措,旨在期望中国PPP项目的 '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更好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罗玉辉李文杰祁天锡
- 关键词:PPP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