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昝涛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霍英东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地缘
  • 3篇地缘政治
  • 2篇丝绸之路
  • 2篇丝路
  • 2篇主义
  • 2篇埃尔多安
  • 2篇一带一路
  • 1篇大灾难
  • 1篇党政
  • 1篇洞见
  • 1篇选举
  • 1篇选举制
  • 1篇选举制度
  • 1篇鸦片
  • 1篇鸦片战争
  • 1篇亚美尼亚人
  • 1篇意识形态
  • 1篇议会
  • 1篇议会选举
  • 1篇用词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1篇昝涛
  • 2篇昝涛
  • 1篇田文林

传媒

  • 3篇世界知识
  • 3篇阿拉伯世界研...
  • 1篇国际援助
  • 1篇新丝路学刊
  • 1篇新史学(北京...
  • 1篇国家现代化建...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带一路”、“丝路学”与区域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本文指出,作为中国版本的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向中国学界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情及其与中国关系的时代性新要求;国家主导型的资源投入-引导模式也为相关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的大规模展开创造了新的机遇。可以说,这是中国学界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自觉的意义上开启中国的区域研究、重新思考并定义中国自己的身份/认同及其与世界关系的契机。
昝涛
关键词:丝绸之路
“因俗而治”还是奥斯曼帝国的文化多元主义?——以所谓“米勒特制度”为重点被引量:3
2020年
引言20世纪初,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传统帝国^(①)崩溃了,比如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②)除了世界大战、大国博弈、地缘政治等因素外,从这些旧帝国的历史经验来看,近代的民族主义分离运动也是其衰亡的重要因素。世界历史在帝国之后似乎进入了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时代,而帝国在此后被更多地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等联系在一起。^(③)
昝涛
关键词:文化多元主义奥匈帝国民族主义俄罗斯帝国地缘政治
奥斯曼帝国晚期与现代土耳其官方关于“库尔德问题”话语的嬗变被引量:4
2020年
从历史角度看,奥斯曼帝国晚期和现代土耳其关于库尔德问题的话语经历了几个阶段性变化。在奥斯曼帝国晚期,关于库尔德人的认知基本处于奥斯曼主义和伊斯兰的框架内,并不突出库尔德人独特的民族身份。在凯末尔主义主导的时代,土耳其官方主要从同化库尔德人的角度刻意抹杀库尔德人的民族身份,并将库尔德问题主要视为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安全问题。在当代土耳其,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政府曾明确提出一种"新思维",区分国族认同和族群身份,承认库尔德问题和库尔德民族的存在,试图与库尔德工人党和解,实现停火并解决国内安全问题。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这一和解进程已然搁浅,当下土耳其的库尔德问题话语又回到以国家安全议题优先的立场上。
昝涛
关键词:话语埃尔多安
咎涛:“一带一路”、“丝路学”与区域研究
2018年
本文的落脚点则意在阐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和需求下,中国知识人需要思考建设和发展中国的区域研究(AreaStudies)尤其是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国家有关的研究,在这个方面,本文力图提供一个理论和宏观意义上的初步思路。4.历史/时代背景.自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洋枪洋炮强迫着“睁眼看世界”。其实,在鸦片战争之前半个世纪,这个初生的“现代世界”曾以所谓“马嘎尔尼访华”的形式来到乾隆帝统治下的大清王朝。不过,那个偶发的历史事件并未对中国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昝涛
关键词:一带一路鸦片战争历史事件丝绸之路
“亚美尼亚大屠杀”用词之争折射土美关系深层分歧
2021年
4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一份声明中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境内大批亚美尼亚人惨遭杀害事件形容为“种族灭绝”(genocide)。这是首次有美国总统使用“种族灭绝”描述该事件,立即引起土耳其方面的强烈反对。土耳其外交部发表声明说,拜登的表态没有学术和法律基础,没有任何证据予以支持,将破坏两国的互信和友谊。声明呼吁拜登纠正这一“重大错误”。土总统埃尔多安和主要党派领导人也在公开场合对拜登言论进行了抨击。
秦彦洋昝涛
关键词:种族灭绝埃尔多安亚美尼亚人大屠杀
推进构建中国自主的中东研究知识体系
2023年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指示后,中东研究学者更加重视“构建自主的中东区域国别研究知识体系”这一现实问题。学者们既需要转变认知范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构建路径,又需要结合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以中国为方法的方法论自觉。面对新的时代任务,中国中东研究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定位与科教兴国战略、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及中央人才工作战略等三个重要基础,积极培养自主知识型的中东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在建构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区域国别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既要避免陷入“中国中心论”的误区,又要批判吸收西方区域国别研究成果中的有益成分。也就是说,对中国特色区域国别研究的思考,其原点是对霸权关系的反思,及在此基础上围绕平等关怀展开的对战争、和平与发展的理论与制度性思考。
周烈昝涛金忠杰田文林殷之光
现代化研究的宏观历史学洞见——浅论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是改革开放后系统研究现代化理论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理论家和思想家。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宏观历史学家的视野,对西方的经典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对中国的现代化思想史和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原创性研究,其学术洞见对于今天理解和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昝涛
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土叙边境问题
2023年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境内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连续发生的、被土耳其人称为“百年不遇大灾难”的地震,影响波及土耳其东南部11个省份,造成土耳其、叙利亚两国逾五万人遇难。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然而地缘政治的复杂局面成为灾区(尤其是叙利亚一侧)救援工作开展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昝涛
关键词:地缘政治土耳其人救援工作边境地区大灾难
从“突厥主义”到“土耳其史观”——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的演变
19、20世纪之交,奥斯曼-土耳其的知识精英发展出了一种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其目标是在长期以来缺乏民族感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当中鼓吹和激发土耳其民族意识,是为“突厥主义”(Türk(c)ülük/Turkism)。1923年...
昝涛
关键词:民族传统意识形态
“百年土耳其”将在全球扮演什么角色被引量:1
2023年
2023年土耳其大选已落下帷幕,此次大选是土耳其历史上最重要的选举之一。国际舆论认为,这或许是土耳其现任总统埃尔多安在其政治生涯中参加的最后一次大选,因此对“埃尔多安时代”而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乌克兰危机长期化的背景下,土耳其作为全球重要地缘政治国家,其国内政治重大变动对该国外交及全球定位的影响。
沈莎莉昝涛
关键词:国际舆论政治生涯地缘政治长期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