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檀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乙状窦
  • 5篇乙状窦后
  • 5篇入路
  • 4篇锁孔
  • 4篇锁孔入路
  • 3篇血肿
  • 3篇乙状窦后锁孔...
  • 3篇硬膜
  • 3篇手术
  • 3篇膜下
  • 2篇动脉瘤
  • 2篇硬膜下
  • 2篇硬膜下血肿
  • 2篇硬质
  • 2篇治疗慢性硬膜...
  • 2篇神经瘤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听神经

机构

  • 15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5篇张檀
  • 9篇孙超
  • 7篇陈刚
  • 6篇兰青
  • 6篇李鑫
  • 6篇吕璇
  • 5篇朱卿
  • 4篇王中勇
  • 4篇陈爱林
  • 2篇袁利群
  • 2篇许亮
  • 2篇戴纯刚
  • 1篇徐弢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外伤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7年01月在我院接受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的,依据患者术后24h内是否并发手术区对侧硬膜外血肿分为观察组(并发手术区对侧硬膜外血肿)和对照组(未并发血肿),并比较所有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手术区对侧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4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入院时昏迷状态、Babinski征阳性、合并脑挫伤、合并颅骨骨折、合并脑疝、术前中线偏移≥1cm、基底池受压、手术去除骨瓣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手术时间、G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颅骨骨折、合并脑疝、中线偏移≥1cm、去除骨瓣、术后手术时间、GCS评分高低是颅脑外伤患者急诊颅内血肿清除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手术区对侧硬膜外血肿患者入院时通常为颅内占位效应明显且多合并颅骨骨折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中线偏移≥1cm、手术去除骨瓣、手术时机短、GCS评分低、TT时间延长是外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的高危因素,对于合并高危因素的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当更加注意预测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机率。
张檀盛敏峰
关键词: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症血肿清除术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患者的预后及影响预后改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S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出院及术后6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并比较其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SaSAH患者出院后预后改善(术后6个月的mRS较出院时降低≥1分)的危险因素.纳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联合预测模型对SaSAH患者出院后6个月预后改善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154例患者.术后6个月,53.2%(82/154)的SaSAH患者预后良好(mRS≤3分),51.9%(80/154)预后有改善;出院时的mRS高于术后6个月的mRS[分别为(3.75±0.97)分和(3.13±1.57)分,配对t=7.86,P<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OR=15.74,95%CI:5.46~45.39,P<0.001)、术前为高级别动脉瘤(OR=5.96,95%CI:1.93~18.39,P=0.002)、术前存在脑疝(OR=15.26,95%CI:2.72~85.46,P=0.002)以及术后发生脑梗死(OR=2.90,95%CI:1.13~7.45,P=0.027)是影响SaSAH患者术后6个月预后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模型预测SaSAH患者预后改善的AUC值为0.86(95%CI:0.80~0.92,P<0.001).结论年龄>65岁、高级别动脉瘤、术前存在脑疝以及术后发生脑梗死不利于SaSAH患者术后6个月的预后改善.联合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SaSAH患者的预后改善情况.
张檀陈爱林朱卿王中勇袁利群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
改良枕下乙状窦后微创锁孔入路开颅关键孔的定位方法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时关键孔的精确定位。方法选取干性颅骨15具和湿性头颅8具,在干性颅骨上确定颅骨内表面横窦下缘与乙状窦后缘交界处(PTSJ),于颅骨外表面确定其对应点即关键点(D),测量关键点与二腹肌沟最后点(A)的距离AD、与乳突尖(B)的距离BD、与星点(C)的距离CD;应用湿性头颅标本模拟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干性颅骨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及观测。结果测量干性颅骨标本结果如下:AD:左侧(16.79±3.50)mm,右侧(14.82±2.96)mm;BD:左侧(33.98±3.87)mm,右侧(32.78±3.29)mm;CD:左侧(19.53±3.84)mm,右侧(22.59±4.08)mm;其中CD:左侧<右侧,两侧差异显著(P=0.02)。测量湿性头颅标本结果如下:AD:左侧(16.09±2.97)mm,右侧(15.94±2.85)mm;BD:左侧(34.78±5.30)mm,右侧(33.92±4.97)mm;CD:左侧(22.08±4.37)mm,右侧(23.67±6.55)mm;两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性颅骨标本与湿性头颅标本同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能够较好显露PTSJ,降低静脉窦损伤风险,为临床安全、准确、快速开颅提供依据。
李鑫盛敏峰吕璇孙超张檀陈刚
关键词:锁孔
基于体素水平影像学定量分析探讨低级别胶质瘤累及脑区与IDH1突变相关性
张檀兰青朱卿王中勇
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与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5年12月采用血肿抽吸冲洗术治疗的161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内镜组),同期的另87例采用常规钻颅抽吸冲洗术治疗(常规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头部创伤后病程、双侧血肿比率和血肿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血肿完全清除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血肿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虽然内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但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血肿完全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血肿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内镜组的手术时间为(112.68±34.86)min,常规组为(74.11±28.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P=0.000)。内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8.23±2.01)d,常规组为(10.79±5.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00)。内镜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常规组有1例出现脑内血肿及运动性失语。内镜组的术后即刻血肿清除率为98.65%(73/74),常规组为86.21%(7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P=0.004)。内镜组的术后血肿复发率为1.35%(1/74),常规组为18.39%(1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P=0.000)。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30.06个月;17例在随访期间诊断为血肿复发,其中15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后治愈,2例口服阿托伐他汀后治愈。结论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CSDH简单、安全、有效,优于传统的钻孔抽吸冲洗术。自制的头端可弯曲软头吸引器是进行此类手术的有效工具。
朱卿王中勇张檀戴纯刚许亮孙超陈爱林兰青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
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
朱卿王中勇张檀戴纯刚许亮孙超陈爱林兰青
一种防交叉感染的医疗器械存储柜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交叉感染的医疗器械存储柜。技术问题:手术钳容易与设备产生接触使病菌停留在设备表面,并且存放时手术钳之间容易产生接触,导致交叉感染问题。技术方案:一种防交叉感染的医疗器械存储柜,包...
张檀
颞骨岩部薄层CT指导下内听道后壁磨除的方法比较
陈刚李鑫吕璇孙超盛敏峰张檀
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颅脑实体模型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以3D打印技术制备颅脑实体模型,应用于术前手术计划及模拟手术。方法颅脑CT薄层扫描厚度为0.5 mm,MRI层厚1 mm,由CT、MRI、CT血管造影、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分别提供骨组织、脑组织及肿瘤、脑血管及动脉瘤、传导束及功能区等影像数据,通过mimics三维重建软件的识别,将不同灰度表示的组织抽离出来,重建成彩色的三维图像,通过3D打印制备颅脑实体模型进行术前设计及模拟手术。结果 利用3D打印颅脑模型可立体直观地显示鞍区各手术间隙的大小,有利于术前手术间隙的选择;脑动脉瘤成像模型可直观体现动脉瘤与周边组织关系,可直接应用于动脉瘤夹闭模拟手术,选择合适的动脉瘤夹;颅脑肿瘤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与传导束、功能区的空间关系,体现头颅标本无法显示的传导束及功能区位置,有利于功能保护。结论 3D打印颅脑实体模型有望极大地提高神经外科术前手术设计的质量,将虚拟可视化模型观察进展到实体模型模拟手术,并有利于颅脑功能解剖知识学习。
兰青陈爱林张檀朱卿徐弢
关键词:3D打印模拟手术脑肿瘤动脉瘤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听神经瘤.
陈刚兰青孙超盛敏峰张檀李鑫吕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