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振利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朝阳区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人乳
  • 3篇人乳头状瘤
  • 3篇人乳头状瘤病...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瘤
  • 3篇乳头状瘤病
  • 3篇乳头状瘤病毒
  • 3篇瘤病毒
  • 3篇宫颈
  • 3篇病变
  • 2篇蛋白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内
  • 2篇上皮内瘤
  • 2篇上皮内瘤变
  • 2篇皮内
  • 2篇瘤变
  • 2篇内瘤
  • 2篇宫颈病

机构

  • 6篇北京市垂杨柳...

作者

  • 6篇唐振利
  • 3篇苏光
  • 2篇王敬
  • 1篇张宇
  • 1篇杨雪梅
  • 1篇衣淑娟
  • 1篇刘晓刚
  • 1篇张凡
  • 1篇王燕
  • 1篇薛慧忠

传媒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乳头状瘤病毒L1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通过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Ll蛋白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表达,探讨HPV L1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结果确诊为CIN合并高危HPV感染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级别CIN中HPV L1蛋白的表达,并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比较预测结果。结果76例患者中,HPV Ll蛋白总阳性率26.32%(20/76)。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PV L1蛋白的阳性率为44.12%(15/34),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11.90%(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危型HPV阳性妇女中,HPV L1蛋白及TCT预测组织学诊断HSIL病变敏感度分别为88.10%、50.00%,二者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55.32%,HPV L1蛋白的数值均高于TCT(P<0.05),但二者的特异度44.12%、76.47%,HPV L1低于TCT(P<0.01)。结论HPV L1蛋白可能成为高危型HPV阳性患者的一种合适的分流方法,在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筛查率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唐振利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L1蛋白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液基细胞学异常患者中检测HPV E6/E7 mRN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异常患者中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E6/E7mRN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7例TCT异常的患者和40例TCT未见恶性细胞及上皮内瘤变细胞者(对照组)进行HPVDNA检测和HPVE6/E7mRNA检测,以阴道镜检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正常、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HPVE6/E7mRNA阳性率分别为20.00%(8/40)、27.57%(51/185)、60.87%(42/69)和76.92%(10/13o病理诊断正常、LSIL(CIN1)、HSIL(CIN2/3和癌)的HPVE6/E7mRNA阳性率分别为11.72%(17/145)、34.07%(31/91)、87.88%(58/66)和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E6/E7mRNA对CIN2及以上(CIN2+)诊断的灵敏度88.73%(95%C/:81.38%~96.09%)高于TCT对CIN2+诊断的灵敏度22.68%(95%CI:20.19%~24.66%),HPVE6/E7mRNA对C1N2+诊断的特异度79.66%(95%CI:74.53%~84.8.0%)低于TCT对CIN2+的特异度86.10%(95%CI:84.44%~88.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和HPVE6/E7mRNA试验筛查效果较好,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92%(95%CI:77.8%~94.01%)和82.63%(95%CI:77.79%~87.6%)。结论HPVE6/E7mRNA阳性率随着病理学宫颈病变级别升高呈趋势性增加,TCT联合HPVE6/E7mRNA检测能够提高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弥补TCT筛查的不足。
唐振利苏光衣淑娟刘晓刚薛慧忠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MRNA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在宫颈CIN2+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E6/E7mRNA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度及以上(CIN2+级)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因接触性阴道出血或疑似宫颈病变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307例,均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HPVDNA、HPVE6/E7mRNA的检测,并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病检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CIN2和CIN3)或宫颈鳞癌或宫颈腺癌的7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记为CIN2+;将病检结果正常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CIN1)的2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记为CIN2-。分析TCT、HPVDNA、HPVE6/E7mRN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结果HPVE6/E7mRNA及HPVDNA对CIN2+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79.66%及1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E6/E7mRNA联合TCT及HPVDNA联合TCT检测对CIN2+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82.63%及3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E6/E7mRNA、HPVDNA在筛查CIN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20和0.5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E6/E7mRNA较HPVDNA检测筛查宫颈CIN2+的病变效果更好,HPVE6/E7mRNA联合TCT检测能够提高对CIN2+的病变筛查的特异性。
唐振利苏光王燕张宇王敬
关键词:宫颈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
黄连素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用黄连素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接诊的80例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构橼酸氯米芬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连素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内分泌指标、卵泡直径、子官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内分泌指标、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总睾酮(Testosterone,T)的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essment of IR,HOMA-IR)均低于治疗前,其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1,E2)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其卵泡直径和子官内膜厚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LH、T的水平、HOMA-IR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FSH、E2的水平均高于对既组患者,其卵泡直径和子官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3)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用黄连素联合枸橼酸氨米芬治疗PCOS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其各项内分泌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唐振利
关键词:黄连素枸橼酸氯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
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1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饮食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产妇不良情况以及新生儿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糖化血供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血糖(FBG)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A1c、2hPG、FBG,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情况发生率11.25%,比对照组26.25%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8.75%,比对照组21.25%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皮下注射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母婴不良事件。
唐振利
关键词:胰岛素皮下注射妊娠期糖尿病血糖
HPVL1蛋白和HMGA1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及高迁移率家族蛋白(HMGA1)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至少2年同一型别高危HPV阳性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2例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5例为研究组,慢性宫颈炎20例为对照组。采用非同位素核酸分子杂交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测定HPV L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HMGA1的表达。结果 101例患者中,HPV L1阳性表达率为31.68%(32/101),对照组、LSIL、HSIL和SCC 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12/20)、44.12%(15/34)、11.90%(5/42)和0(0/5),其中对照组与HSIL和SCC组比较,LSIL组与HSIL和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宫颈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GMA1的阳性表达率为43.56%(44/101),对照组、LSIL、HSIL及SC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0.00%(4/20)、20.59%(7/34)、66.67%(28/42)和5/5。其中对照组与HSIL和SCC组比较,LSIL组与HSIL和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宫颈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而呈降低趋势,而HMGA1蛋白阳性表达率呈升高趋势,对子宫上皮内瘤变的检测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苏光唐振利张凡王敬杨雪梅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状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