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永祥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期肝硬化
  • 1篇炎症
  • 1篇硬化剂
  • 1篇再出血
  • 1篇指数对
  • 1篇乳果糖
  • 1篇失代偿
  • 1篇失代偿期
  • 1篇失代偿期肝硬...
  • 1篇食管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套扎
  • 1篇曲张
  • 1篇全身
  • 1篇全身免疫
  • 1篇利福
  • 1篇利福昔明

机构

  • 3篇宜宾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罗永祥
  • 2篇周涛
  • 1篇胡莲
  • 1篇张华强

传媒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镜套扎与硬化剂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Meta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比较套扎与硬化注射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疗效,评价两者在二级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Springer、Pubmed、Sinomed、CNKI、Cochrane Library,万方等数据库,用Cochrane图书馆的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套扎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硬化治疗(OR=0.54,95%CI:0.38~0.76,Z=3.56,P=0.000);两者降低病死率方面相似(OR=0.79,95%CI:0.55~1.14,Z=1.27,P=0.21);套扎组较硬化组能明显减少合并症(OR=0.22,95%CI:0.13~0.38,Z=5.51,P=0.000);两组消除静脉曲张方面效果等同(OR=1.46,95%CI:0.98~2.18,Z=1.88,P=0.060)。漏斗图分析表明本研究对纳入文献评价的发表偏倚较小。结论 套扎较硬化注射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中疗效更佳。
周涛胡莲张华强罗永祥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套扎META分析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9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史及病因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胱抑素(cystatin,Cys)、尿酸、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Na^(+)、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等。计算SII、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根据随访1年的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36例)和病死组(60例),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SII、CTP评分和MELD评分对终末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SII组(96例)和低SII组(100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生存率。结果病死组患者入院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5例vs 22例)、WBC[(6.44±2.21)×10^(9)/L vs(4.39±1.5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76±1.46)×10^(9)/L vs(2.76±1.00)×10^(9)/L]、淋巴细胞计数[(0.65±0.23)×10^(9)/L vs(0.94±0.37)×10^(9)/L]、P
罗永祥周涛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
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9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利福昔明治疗,均连续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氨水平、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ALT、AST、γ-GT、血氨水平、CT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性脑病患者予以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临床疗效良好,能促进血氨水平降低和肝脏功能改善,且安全性较好。
罗永祥
关键词:肝性脑病利福昔明乳果糖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