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识别隐含假设被引量:2
- 2017年
- 本文区分了"假设"的不同类型:一类指的是得出结论时存在的一个不充分确定的因素,这类假设包括"结论、不充分成立命题和采纳"三种;另一类指的是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论证和行动基础的隐含命题,包含在未明确陈述的前提和预设中。对未陈述前提可区分"支撑项"和"填空项"、"所需假设"和"所用假设",并提出了在识别所需假设时可能追求的两个目标——评估结论或论证,寻求支撑。本文还提出了识别所需假设的标准:(1)保持性,或多或少取决于其本身对所提论证的重要性;(2)一个命题集在填空能力上的非冗余作用;(3)集合的最大似真性。预设的虚假会使以它为假设的命题既不真也不假,或者使一个问题在某种方式上没有意义。当存疑或待探究的命题充当预设发挥作用时,有可能不考察就错过了它们。
- 罗伯特.恩尼斯李慧华
- 关键词:预设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及时代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体现出来的基本价值诉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举措。它从理论的深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公民的重大问题。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共筑中国梦的当务之急。
- 李慧华
-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 论体育院校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被引量:5
- 2017年
-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对批判性思维与创新人才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与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可行路径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核心要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我国高校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体育院校作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为积极响应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战略要求,进一步推进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应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全面融入到我国体育院校的育人观念、育人体系和育人实践中,努力创建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文化,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在深化体育院校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借助于批判性思维求真、公正、反思、开放的思维范式,更好地培养体育技能和思维素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体育人才,推动我国尽快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 李慧华
-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体育院校创新型体育人才体育强国
- 在“友善”中践行核心价值观被引量:2
- 2016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友善"确立为一项基本内容,这既是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也是对人们当下道德需求的回应。友善或友善之德所概括和追求的,即平等相待、容让差异、良好沟通、有序交往,并臻于和而不同的道德境界。友善之德的普遍认同、内化及广泛宣传教育,必然有利于社会生活的良好秩序,同时也是和谐境界得以实现的基本道德前提。
- 李慧华和思鹏
- 关键词:友善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思考被引量:1
- 2016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各高校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来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课)课,既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文件精神的客观需要,也是"原理"课自身的理论担当和应有之义。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原理"课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程度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李慧华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文化视阈中的中西友善观比较
- 2017年
-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公民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深刻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观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友善观及其差异,从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有助于我们汲取中西方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从而实现中西传统文化的整合、超越与和谐。
- 李慧华
- 关键词:中西文化
- 论图尔敏模型在本科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被引量:4
- 2016年
- 图尔敏模型在本科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将非形式逻辑领域的"图尔敏论证模型"引入到以传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得出结论前经过充足的论证过程,以促进其思维发展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该模式是西方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绪论部分内容为载体,运用图尔敏模型对其进行论证分析,以期使学生习得一种基于深层探索、开放学习的全新学习模式,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 李慧华
-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