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和思鹏

作品数:25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9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循环产业集群
  • 6篇产业集群
  • 5篇协商
  • 5篇产业组织模式
  • 4篇社会主义
  • 4篇视域
  • 4篇主义
  • 4篇伦理
  • 4篇民主
  • 4篇高校
  • 3篇政治
  • 3篇人民
  • 3篇社会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欠发达
  • 3篇欠发达地区
  • 3篇西部欠发达地...
  • 3篇协商民主
  • 3篇教学
  • 3篇发展伦理

机构

  • 19篇贵州财经大学
  • 8篇中央财经大学
  • 3篇贵州省经济系...
  • 2篇贵州大学
  • 1篇安顺学院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

  • 25篇和思鹏
  • 4篇蔡绍洪
  • 1篇何伟福
  • 1篇蒋小芳
  • 1篇戴庆中
  • 1篇杨敏
  • 1篇蒙锡岗
  • 1篇樊亚
  • 1篇李慧华

传媒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安顺学院学报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商业时代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开发研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特区经济
  • 1篇中共山西省委...
  • 1篇贵州工业大学...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理论与当代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凯里学院学报
  • 1篇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碳经济背景下西部地区产业组织模式的选择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文章以经济技术要素和生态资源要素为基础,构建了企业效益模型,并且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视角,研究了集群生产和循环生产这两种产业生产组织模式的企业效益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集群生产的经济效益显著优于循环生产,而循环生产的生态效益又显著优于传统集群生产。基于上述各自的优点,提出了能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优化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循环产业集群模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该模式是构建西部地区绿色增长极的最佳途径。
蔡绍洪和思鹏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组织模式产业集群循环产业集群
乡贤会嵌入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内在价值及路径选择——以印江自治县“村两委+乡贤会”为例被引量:18
2018年
面对传统乡村管理模式的诸多困境,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将乡贤参事会嵌入乡村治理,探索构建出"村两委+乡贤会"协商治理模式。乡贤会协商治理模式在经济带动、政治引导、文化引领、维护和谐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呈现出多维价值意蕴,这一模式内在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政治逻辑。构建乡村社会协商治理模式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传统一元管理向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积极转变,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加强民族地区乡村自治、德治、法治"三治一体"建设。
和思鹏卢丽娟
关键词:村两委协商治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对贵阳花溪大学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和教学改革举措进行实证调查研究,以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从高校思政课获得感、存在问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课程考核等多重维度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评价,进而探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方向和基本路径。
和思鹏高敏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教学改革
社会协商论:包容共享与社会公正新探——试析郑杭生先生对中国特色中层理论的贡献被引量:1
2015年
郑杭生先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学理论的应用研究,这一过程形成了对中层理论的论述。社会协商论在社会运行学派的中层理论中有其重要的位置,郑先生最早的相关探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以来,关于社会共同性及其两个方面的思考,以及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意义资源和意义效应等探索,促成了这一理论的提升和深化。这期间,当代世界与中国社会经历的持续巨变,与早期工业化和现代化相联系的阶级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对于传统的阶级政治及其政治诉求和政治协商,表达多元利益诉求的社会协商旨在探求更多的可能性。
杨敏和思鹏
发展伦理视域下西部地区的反贫困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反贫困经验的反思和对国内反贫困实践的梳理,认为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深层次讲是一个社会伦理问题,反贫困不仅要有经济发展,也要有社会、文化和道德的建构。正因为如此,需要基于发展伦理的视角审视和建构西部地区的反贫困对策。
戴庆中和思鹏
关键词:发展伦理反贫困
习近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及其时代价值论析被引量:6
2017年
协商民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重点澄清了协商民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内生渊源认识,从协商主体论、客体论、渠道论与真谛论等多维层面丰富发展了协商民主的理论意涵。习近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在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中深刻凸显出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持续扩大党的政治基础与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中体现出独特的政治价值,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彰显出鲜明的实践价值。
和思鹏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
高校大学生创业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研究——以贵州省属高校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贵州省属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和开展创业课程实施状况,全面厘清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力图探索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有效对策,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和思鹏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课程
社会主义民主两种范式及其内在关联探析
2017年
民主的精神不仅仅是选举、投票,它最具生命力的实质内核是协商参与,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范式。基于中西语境审视协商民主的理论本质,进一步明晰协商民主在社会主义民主中的层次与定位,并以此为基础,重点考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共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所在与本质属性。
和思鹏樊亚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协商民主选举民主
在“友善”中践行核心价值观被引量:2
2016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友善"确立为一项基本内容,这既是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也是对人们当下道德需求的回应。友善或友善之德所概括和追求的,即平等相待、容让差异、良好沟通、有序交往,并臻于和而不同的道德境界。友善之德的普遍认同、内化及广泛宣传教育,必然有利于社会生活的良好秩序,同时也是和谐境界得以实现的基本道德前提。
李慧华和思鹏
关键词:友善
生成逻辑、思想意涵与价值澄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维向度
2024年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充分体现“两个结合”的原创性理论阐释,是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民主实践探索的思想升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创新定义。全过程人民民主具备完整的制度链条、真实有效的参与实践。通过畅通民主程序环节“全链条”、开拓民主领域范围“全方位”、落实民主主体内容“全覆盖”,不断彰显人民民主原则信念、展现人民民主真实价值、激活人民群众参与意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民主话语体系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引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和思鹏王鑫
关键词:生成逻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