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降压药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危险因素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血脂、血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93例,数字抽签分成氨氯地平组、贝那普利组和厄贝沙坦组,治疗8 W。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瘦素、血脂、血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氨氯地平组、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后3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中医症状积分、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贝那普利、厄贝沙坦组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中医症状积分、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血清瘦素、中医症状积分、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同期氨氯地平组(均P<0.05)。3组患者血脂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贝那普利、厄贝沙坦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具有除降压外改善症状及靶器官保护作用。
- 王琴任谦林萍
- 关键词:高血压贝那普利厄贝沙坦瘦素血压
- 远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变化与支架内再狭窄及再发缺血性事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远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与再发缺血性临床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62例,将既未发生缺血事件同时冠状动脉造影无再狭窄者定义为对照组,将发生缺血相关临床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者定义为缺血事件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将支架内再狭窄者定义为支架内再狭窄组,再狭窄分为局限性病变亚组和非局限性病变亚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患者发生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缺血相关临床事件时血清GDF15水平;同时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9~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血清GDF15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亚组、对照组肌钙蛋白I(c Tn I)、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GDF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亚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局限性病变亚组、非局限性病变亚组、对照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局限性病变亚组、非局限性病变亚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事件组和支架内再狭窄组血清GDF15水平与CRP无直线相关性(rs=0.170,P=0.073),与c Tn I、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rs=0.242,P=0.010;rs=0.352,P<0.001)。结论血清GDF15水平升高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发缺血性临床事件及再狭窄具有预测价值,可能成为临床随访观察指标。
- 林萍李鹏王琴任谦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冠状动脉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