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
-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降压药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危险因素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血脂、血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93例,数字抽签分成氨氯地平组、贝那普利组和厄贝沙坦组,治疗8 W。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瘦素、血脂、血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氨氯地平组、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后3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中医症状积分、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贝那普利、厄贝沙坦组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中医症状积分、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血清瘦素、中医症状积分、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同期氨氯地平组(均P<0.05)。3组患者血脂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贝那普利、厄贝沙坦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具有除降压外改善症状及靶器官保护作用。
- 王琴任谦林萍
- 关键词:高血压贝那普利厄贝沙坦瘦素血压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快综合征合并室性早搏35例被引量:4
- 2011年
- 马静林玎林萍
- 关键词:慢快综合征室性早搏参松养心胶囊
- 维持性血透患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抢救成功1例
- 2009年
- 鲍晓辉李琳金晓倩林萍程晓妹宋红琴
- 关键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维持性血透患者心室扑动抢救血液动力学改变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CHF的严重程度及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属于NYHA心功能分级为 2~ 4级的住院CHF患者 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加用甲状腺素 40mg每日一次 ,疗程为 2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 ,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出量、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正常对照组 3 0例也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 2周后的显效率为 61.2 9% ,优于治疗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5或 0 .0 1) ,但治疗组较治疗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P <0 .0 5 )。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T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P <0 .0 1) ,治疗后两组T3水平均可回升 (P <0 .0 1或 0 .0 5 ) ,但治疗组较治疗对照组回升更显著 (P <0 .0 5 )。结论 甲状腺激素在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了一定的作用。
- 周智林郑凤鸣林玎俞娉林萍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浆甲状腺激素超声心动图
-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小剂量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12个月后Pd、Pmax明显减小,房颤症状改善程度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预防老年阵发性房颤的发生较单用胺碘酮更加有效,同时两药合用不良反应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吕娜林玎林萍
-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稳心颗粒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
- 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甲状腺素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 CHF的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按 NYHA心功能分级为 2~ 4级的 CHF患者 6 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加用甲状腺素。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 (L VEF)、左室短轴缩短率 (FS)、每搏出量 (SV)、心输出量 (CO)及心脏指数 (CI)。结果 治疗组治疗 2周后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5 8.1%和 10 0 % ,明显优于治疗对照组 (P<0 .0 5 )。两组治疗后 L VEF、FS、SV、CO、C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 .0 5或 0 .0 1) ,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P<0 .0 5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CHF患者的 T3水平在治疗前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P<0 .0 1) ,治疗后两组 T3水平均可回升 (P<0 .0 1或 0 .0 5 ) ,但治疗组较治疗对照组回升更显著 (P<0 .0 5 )。结论 甲状腺激素在 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 周智林郑凤鸣林玎俞娉林萍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甲状腺激素水平激素治疗病情判断
- 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表现为频发的、持续长时间的剧烈胸痛,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冠心病(CHD)急症。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被认为是CHD新的危险因素并日渐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UAP患者心绞痛量表评分及超敏CRP(hs-CRP)、血浆Hcy、Fg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
- 任谦林萍林玎马丽萍谢晓林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丹参多酚酸盐高敏C-反应蛋白
- 远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变化与支架内再狭窄及再发缺血性事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远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与再发缺血性临床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62例,将既未发生缺血事件同时冠状动脉造影无再狭窄者定义为对照组,将发生缺血相关临床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者定义为缺血事件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将支架内再狭窄者定义为支架内再狭窄组,再狭窄分为局限性病变亚组和非局限性病变亚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患者发生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缺血相关临床事件时血清GDF15水平;同时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9~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血清GDF15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亚组、对照组肌钙蛋白I(c Tn I)、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GDF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亚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局限性病变亚组、非局限性病变亚组、对照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局限性病变亚组、非局限性病变亚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事件组和支架内再狭窄组血清GDF15水平与CRP无直线相关性(rs=0.170,P=0.073),与c Tn I、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rs=0.242,P=0.010;rs=0.352,P<0.001)。结论血清GDF15水平升高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发缺血性临床事件及再狭窄具有预测价值,可能成为临床随访观察指标。
- 林萍李鹏王琴任谦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冠状动脉再狭窄
- 阿魏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川芎素有效成分阿魏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扩冠、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阿魏酸钠治疗。两组均治疗15天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TNF-α、IL-6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魏酸钠能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HSCRP、TNF-α、IL-6的水平,对冠心病患者有治疗作用。
- 林萍胡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