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彪

作品数:15 被引量:722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土壤
  • 6篇物种
  • 5篇群落
  • 4篇物种丰富度
  • 4篇丰富度
  • 3篇植物
  • 3篇植物群
  • 3篇植物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 2篇凋落
  • 2篇森林生态
  • 2篇森林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树种
  • 2篇树种多样性
  • 2篇碳密度
  • 2篇土壤碳
  • 2篇气候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小麦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
  • 4篇潍坊学院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魁北克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吉林省长白山...
  • 1篇吉林省长白山...

作者

  • 15篇朱彪
  • 9篇方精云
  • 3篇陈安平
  • 2篇曹慧
  • 2篇刘增力
  • 2篇沈海花
  • 2篇刘国华
  • 2篇赵淑清
  • 2篇张新平
  • 2篇王襄平
  • 1篇饶胜
  • 1篇胡会峰
  • 1篇吴晓莆
  • 1篇周光益
  • 1篇李光照
  • 1篇李轩然
  • 1篇杨元合
  • 1篇王效科
  • 1篇刘绍辉
  • 1篇吉成均

传媒

  • 6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植被类型相比,陆地上的森林植被具有最广泛的分布面积、最高的生产力和最大的生物量积累,在陆地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东北地区位于欧亚北方针叶林的南端,其森林...
朱彪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密度
海南岛尖峰岭山地雨林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在世界雨林中的地位被引量:98
2004年
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的尖峰岭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具有热带雨林性质的森林类型。在较典型的山地雨林中 ,设置 1hm2 的固定样地 ,记录到DBH≥ 5 .0cm的乔木 171种 ,隶属于 5 2科 93属 ,总株数 10 99株 ,其中乔木种株数为 10 2 4。样地的Shannon Wiener指数 (H′)、均匀度指数 (E)和Simpson指数 (D)分别为 4 .11、0 .80和 0 .97,但取样面积和测定个体的起始大小等取样技术对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 ,H′值逐渐增加 ;但超过了 4 0 0 0m2 以后 ,增加不明显。E和D值在取样面积达到 2 0 0 0m2 后 ,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测定个体起始直径的增加 ,物种数、科数、H′和D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 ,而E值增加。径级频度分布的分析表明 ,该山地雨林的垂直结构可以划分成 4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个体大小在空间上呈均匀或随机分布。从气候学、科属组成以及与世界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等方面 ,讨论了尖峰岭山地雨林在世界雨林中的地位。气候学分析表明 ,尖峰岭山地雨林在温度带上属于亚热带 /暖温带范围 ,但由于其丰沛的降水量 ,使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具备了雨林的特点。对科属组成的分析表明 ,亚热带 /暖温带科属占优势 ,其中典型的亚热带
方精云李意德朱彪刘国华周光益
关键词:环境因素山地雨林物种多样性
广西猫儿山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被引量:54
2004年
沿海拔梯度设置 16个样地 ,对广西猫儿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1) 16个样地中共调查到乔木 4 4科 79属 184种 ,其中常绿阔叶树 12 1种、落叶阔叶树 6 1种、针叶树 2种 ;(2 )随着海拔的上升 ,整个乔木层以及不同生活型的最大树高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而乔木树种的最大胸径、胸高断面积之和以及立木密度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3)物种丰富度在海拔 135 0m以下变化不明显 ,但 135 0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明显下降。在研究的海拔范围内 ,物种丰富度呈非常显著的单峰分布格局 ,最大的丰富度出现在中海拔群落中 ;(4 )α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与物种丰富度相似 ,但没有后者显著。Shannon Wiener指数(H′)和海拔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均匀度Pielou指数 (E)在取样范围内并没有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规律 ;(5 ) 135 0m以下的相邻群落之间的Jaccard指数 (CJ)大于 135 0m以上相邻群落之间的Jaccard指数 ,最小值出现在中海拔的植被过渡带。Cody指数也有类似的趋势 ,原因在于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6 )在本研究的海拔范围内 ,海拔比坡度和坡向对群落的结构特征、物种丰富度以及α多样性的影响更大。而在局部尺度上 ,人为干扰以及小地形而导致的生境异质性对群落?
朱彪陈安平刘增力李光照方精云
关键词: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植物群落Α多样性Β多样性
南岭东西段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树种多样性垂直格局的比较被引量:45
2004年
根据沿海拔梯度设置的样地的调查资料 ,对南岭东段的莽山和西段的猫儿山植物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莽山和猫儿山的植被类型差异不大 ,但相同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随海拔的上升 ,两山体乔木的最大树高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猫儿山乔木的最大胸径、胸高断面积之和以及立木密度在海拔梯度上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莽山乔木的最大胸径、胸高断面积之和与海拔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而立木密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这种单峰曲线格局或负相关关系与中尺度上的海拔高度以及小尺度上的土壤特性、小地形以及人为干扰强度等因素有关。在海拔 10 0 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和 170 0m以上的山顶矮林群落 ,莽山乔木的物种丰富度均明显高于猫儿山。两山体的乔木种数与海拔之间都显示出负相关性 ,但莽山由于高海拔群落受人为干扰的影响 ,这种相关性不显著。乔木层α多样性沿海拔梯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 ,并且在两山体之间也看不出明显的差别。本文最后还对两山脉低海拔区段的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导致猫儿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 (S)和α多样性 (H′)明显低于莽山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群落 ,而且落叶阔叶树种和毛竹
朱彪陈安平刘增力方精云
关键词:物种组成树种多样性海拔梯度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
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被引量:128
2004年
通过沿海拔梯度的系统调查 ,运用TWINSPAN分类方法 ,划分出长白山北坡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 ,对这些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 β多样性等指标 ,研究了群落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乔木层植物可分为 4个群落类型 :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为红松 (Pinuskoraiensis)针阔混交林、红松针阔叶树种与云冷杉组成的过渡群落、云冷杉暗针叶林以及岳桦林 (Betulaermanii)。乔木层优势种重要值的分析清楚地反映出长白山北坡植被垂直带谱的优势成分。径级频度分布的分析表明该区域主要群落的自我更新状况良好。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为 :随海拔升高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 ,但草本层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α多样性 (Shannon Wiener指数 )呈下降趋势 ,草本层则变化不明显 ;无论是木本层还是草本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没有明显的变化 ;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β多样性 (Cody指数 )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
赵淑清方精云宗占江朱彪沈海花
关键词:群落分类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植物群落
玉米生长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碳与有机碳释放的根际效应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IsoSource模型三源区分玉米根际土壤CO_(2)释放来源(根源呼吸、土壤无机碳与有机碳释放),研究玉米根际效应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碳与有机碳释放的影响。在玉米拔节期(24~53 d)、抽穗期(54~66 d)和灌浆期(67~99 d)末分别破坏性取样,测定根系、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13)C含量等指标;自拔节期开始至生育期末,每隔3d测定种植玉米与不种玉米的土壤呼吸CO_(2)量以及^(13)C-CO_(2)含量。结果表明,利用IsoSource软件三源区分土壤CO_(2)的排放,土壤CO_(2)排放累计量以根源呼吸贡献为主(48.0%),其次为土壤有机碳(31.2%),最小为土壤无机碳(20.8%)。玉米对土壤无机碳与有机碳释放均表现为正根际效应,从拔节期至生育期末,种植玉米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的释放分别较不种植土壤多65%和156%。土壤无机碳对于稳定全球碳库和调节大气CO_(2)浓度具有重要意义,若忽视石灰性土壤无机碳对土壤CO_(2)释放的贡献,有可能高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
孙昭安赵诣朱彪陈清曹慧何敏毅孟凡乔
关键词:根际效应
小麦和玉米生长对土壤碳输入和输出的贡献被引量:7
2021年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区分土壤外源碳输入和内源碳输出是量化土壤碳平衡的前提。借助碳同位素方法,可以精确区分不同碳源对土壤有机碳(SOC)和二氧化碳(CO_(2))的贡献,一方面定量根际沉积碳对土壤碳的输入,另一方面还可以量化根系生长对SOC分解的根际激发效应,进而提高土壤碳平衡评估的精确度。本文整合了关于小麦和玉米13C/14C示踪实验的文献,对作物-土壤系统光合碳分配、向地下部碳输入量、根际土壤CO_(2)区分以及根际激发效应进行分析,最终明确了小麦和玉米生长对土壤碳输入和输出的贡献。在作物-土壤系统中,小麦光合碳分配到地上部、根系、土壤和土壤释放CO_(2)的平均比例分别为73.1%、12.5%、4.6%、9.8%,玉米分别为68.4%、16.0%、4.6%和11.1%。小麦和玉米通过根系和根际沉积碳对土壤碳输入量均值分别为1058 kg·hm^(-2)和1025 kg·hm^(-2),其中根际沉积碳占地下输入的贡献均值分别为0.45和0.38。小麦和玉米根源呼吸占根际土壤CO_(2)释放的贡献值均达到50%以上,分别为51.3%和56.7%。小麦和玉米生长促进SOC的分解,根际激发效应平均值分别为172%和15%,若采用传统根去除法来区分土壤呼吸,根际激发效应则会被忽略,这可能导致根源呼吸的高估。小麦和玉米生长过程中释放的净根际沉积碳占地下部净碳输入(根系+根际沉积物)比例分别为27%和22%,如果利用传统洗根法,这部分光合碳量就无法量化,导致输入到地下部的光合碳量被低估。
孙昭安朱彪张译文李梦雨孟凡乔
关键词:小麦玉米
北京东灵山三种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被引量:78
2006年
通过对北京山地白桦林、辽东栎林和油松林的植被、地表凋落物和土壤碳储量,生物量净增量和凋落物量,以及植被和土壤呼吸的实际观测,构建了北京山地三种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结果表明,北京山地温带森林总碳密度在250~300tC·hm^(-2)之间,其中植被碳密度为35~54tC·hm^(-2),土壤碳密度(深度为1m,包括地表凋落物)为209~244tC·hm^(-2).三种森林的植被生物量都处于增加之中,净增量为1.33~3.55tC·hm^(-2)·a^(-1).凋落物量为1.63~2.34 tC·hm^(-2)·a^(-1),群落植被呼吸量为2.19~6.93tC·hm^(-2)·a^(-1),土壤异养呼吸量为1.81~3.49 tC·hm^(-2)·a^(-1).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介于5.39~12.82tC·hm^(-2)·a^(-1)之间,其中约一半(46%~59%)转变为净初级生产力(3.20~5.89tC·hm^(-2)·a^(-1)).碳平衡分析表明,在研究时段(1992~1994)内,人工油松林是一个较大的碳汇(4.08tC·hm^(-2)·a^(-1)),而次生的白桦林和辽东栎林与大气之间的CO_2交换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方精云刘国华朱彪王效科刘绍辉
关键词:碳密度碳通量碳循环温带森林
农田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其量化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已有研究表明除了作物碳(根际沉积碳和秸秆碳)对农田土壤有机碳(SOC)的输入外,土壤碳还来源于土壤自养微生物固定SOC的贡献以及土壤无机碳(SIC)的固定(无机化学途径和微生物的生物矿化途径).农田SOC的高低主要受到外源作物碳输入和原有SOC分解的平衡作用.作物碳输入在短期内通常促进SOC的分解,呈现正(根际)激发效应.通过整合分析主要作物的根际激发效应和秸秆还田的激发效应的研究,发现作物根系生长和秸秆还田引起的(根际)激发效应大小平均值分别为75%和67%.尽管秸秆还田通过激发效应引起SOC分解的额外释放,但是土壤残留秸秆碳通常大于激发效应导致SOC的额外损失,因此秸秆还田可能增加SOC的储量.在农田系统中,秸秆碳和根际沉积碳往往共存,这导致土壤碳输入和输出至少有3个碳源(根际沉积碳、秸秆碳和土壤碳),由于多碳源体系的区分方法存在挑战,目前这两种作物碳(根际沉积碳和秸秆碳)对SOC分解的激发效应影响是不清晰的.最后,提出了新量化方法,可以多源区分根际CO_(2)排放以及SOC中作物碳输入的碳源,以及区分碱性土壤中无机化学和微生物途径对SIC的贡献.研究有助于提高对农田土壤SOC和SIC输入和输出途径的理解,以及农田土壤碳平衡评估的精确度.
孙昭安朱彪
关键词:土壤碳秸秆还田
东北地区森林凋落叶分解速率与气候、林型、林分光照的关系被引量:14
2016年
在东北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的主要森林类型中设置26块样地,进行为期3a(2004—2006年)凋落叶分解实验,以研究气候、林型、林冠透光率对凋落叶分解速率的相对影响大小。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凋落叶分解速率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岳桦林。对分解速率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气候因子(热量和水分)对分解速率有较强的解释力,分别解释了分解常数k和分解95%所需时间(t95%)的55.5%和65.0%的变异。但是,气候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林型、林冠透光率的协同作用而实现的,其独立解释力并不大(<9%)。气候的变化导致林型(物种组成)的变化、进而影响分解速率,这一因素解释了分解参数变异的46.8%(k)和56.8%(t95%)。与此同时,气候和林型的变化还导致林冠透光率的变化,随着热量水平的上升林冠透光率下降、间接提高分解速率。这一因素分别解释了k值和t95%变异的23.9%和22.3%。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物种组成、林冠结构(影响透光率)等生物因素的间接作用实现的。忽视这些生物因素、简单研究气候和分解速率的关系可能难以正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吴鹏王襄平张新平朱彪周海城方精云
关键词:气候林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