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锋

作品数:17 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肺
  • 3篇心肺复苏
  • 3篇脑损伤
  • 3篇急性
  • 3篇急诊
  • 3篇成像
  • 2篇血性
  • 2篇溶栓
  • 2篇图像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椎体
  • 2篇椎体压缩
  • 2篇卒中
  • 2篇纹理
  • 2篇脑损伤研究
  • 2篇脑卒中
  • 2篇静脉溶栓
  • 2篇急性缺血
  • 2篇急性缺血性

机构

  • 16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6篇刘志锋
  • 3篇蔡金辉
  • 3篇刘国斌
  • 3篇杨正飞
  • 2篇江慧琳
  • 2篇陈晓辉
  • 2篇刘庆余
  • 2篇林珮仪
  • 1篇管癸芬
  • 1篇莫均荣
  • 1篇田朝伟
  • 1篇朱永城
  • 1篇张洁
  • 1篇吴小燕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化传递成像早期评估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成像(MTI)早期评估窒息大鼠心搏骤停模型复苏(CA/CPR)后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1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6只)与模型组(8只),使用气管插管法制作大鼠CA模型,两组大鼠恢复自主循环(ROSC)6 h后行MTI扫描,并测量两组大鼠脑干、小脑、海马及顶叶皮质磁化传递脉冲的信号强度(Ms),并计算磁化传递率(MTR)。MTI扫描完成后将大鼠处死并取脑组织切片行AQP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两组大鼠脑干、小脑、海马及顶叶皮质Ms与MTR差异。结果:模型组6只大鼠建模成功,2只失败。模型组大鼠脑干、小脑、海马及顶叶皮质Ms均低于假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测量的各个区域MTR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脑干、小脑、海马及顶叶皮质AQP4抗体表达阴性;模型组大鼠脑干、小脑、海马及顶叶皮质AQP4抗体表达阳性。结论:MTI技术可早期用于CA/CPR后脑损伤评估,Ms及MTR为敏感反映脑水肿的定量指标。
伍志华叶浩翊阮耀钦申忱吴共发杨正飞刘志锋
关键词:心肺复苏脑损伤核磁共振成像磁化传递成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CT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2021年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结核(tuberculosis,TB)CT特征及其预后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8例COPD并发TB患者的CT图像及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胸部CT渗出影、纤维条索、增殖钙化灶、树牙征、空洞、边缘清晰/模糊、结核性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气胸及胸膜增厚等征象。利用χ^(2)检验比较两组CT特征差异,筛选患者预后风险因素,对所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PPD阳性率及痰涂片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 <0.001)。本研究108例患者CT特征结果,81例患者预后良好,27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组患者其纤维条索及增殖钙化灶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预后良好组患者树牙征、斑片渗出及空洞征象出现率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 <0.001)。其中是否有斑片渗出、是否边界清晰诊断效能最佳(AUC=0.883)。结论 COPD合并TB患者CT图像纤维条索、边界清楚、树牙征、空洞、胸腔积液征象与预后有关。
单佳良湛海明伍志华申忱刘志锋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结核多层螺旋CT
腰部椎旁肌肉T2值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腰部椎旁肌肉T2值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年龄>50岁腰背痛患者,其中23例临床诊断为OVCF(骨折组),68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变或终板炎等且未见椎体骨折(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腰部T2 mapping成像所示左、右侧多裂肌和左、右侧竖脊肌T2值的差异,以临床诊断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根据腰部椎旁肌肉T2值及椎体陈旧性骨折诊断OVCF的效能。结果组间患者年龄、性别及椎体陈旧性骨折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折组双侧多裂肌和竖脊肌T2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左、右侧多裂肌和左、右侧竖脊肌T2值诊断OVCF的AUC分别为0.79、0.76、0.71、0.70,与椎体陈旧性骨折(0.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97、0.811、0.112、0.245,P均>0.05)。结论腰部椎旁肌肉T2值可用于诊断OVCF。
郭栋华江瑞信申忱刘志锋叶浩翊吴晓枫蔡金辉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拉西地平2 mg,bid+口服格列吡嗪5 mg,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 U,qd+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60 mg,bid。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致残率和复发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37例/40例)和75.00%(30例/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4.30±1.30)和(16.12±1.71)分,全血黏度分别为(4.85±0.41)和(5.36±0.44)m Pa·s,血浆黏度分别为(1.54±0.21)和(1.75±0.20)m Pa·s,血细胞比容分别为(42.00±6.00)%和(49.00±3.00)%,纤维蛋白原分别为(3.72±0.34)和(3.95±0.37)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以乏力和口干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50%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功能,改善预后,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刘志锋刘国斌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急性脑血栓安全性
头颅CT纹理特征评价心搏骤停后患者复苏后脑损伤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头颅CT平扫图像的纹理特征对评估心搏骤停(CA)复苏成功患者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3例心搏骤停复苏成功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将每例患者CA后早期(7 d内)头颅CT纳入心肺复苏组;对照组则选用同时期体检的同龄健康人的头颅CT,两两配对分析头颅CT图像纹理特征。利用Omni-Kinetics软件提取两组研究者头颅CT图像的区域纹理特征进行比较,取小脑最大层面及海马最大层面纹理特征并测量提值,对比两组纹理特征结果的差异。运用ROC曲线评价有差异的纹理特征在CA后脑损伤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间的纹理特征[体积数(VolumeCount)、体素值(VoxelValueSum)、频度(FrequencySize)]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肺复苏组3个参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结论:头颅CT纹理特征参数可反映CA后患者的脑损伤。
黄云苑叶浩翊刘志锋杨正飞张洁
关键词:头颅CT纹理特征心搏骤停
急诊内科老年心衰患者的治疗及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临床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前来本院急诊就诊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钠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钠肽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钠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脏功能Ⅰ级和Ⅱ级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时,在常规急诊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可明显改善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值得在内科急诊中进行推广。
刘志锋刘国斌
关键词:老年患者急诊内科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列线图预测DWI阴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行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列线图预测扩散加权成像(DWI)阴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进行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将DWI阳性定义为A组(n=187)和DWI阴性为B组(n=49),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预测DWI阴性AI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对所有预测DWI阴性的AIS独立危险因素与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A组患者血糖、溶栓前NIHSS评分大于B组(P<0.05),A组患者溶栓前ASPECTS评分小于B组(P<0.05),B组患者溶栓后90天预后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溶栓前ASPECTS评分、溶栓前NIHSS评分、血糖为预测DWI阴性AIS的独立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取阈值为0.0056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4%、92.4%。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DWI阴性AIS与实际发生率拟合度好。结论 DWI阴性的AIS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预后明显优于DWI阳性的AIS患者,同时基于溶栓前ASPECTS评分、溶栓前NIHSS评分、血糖建立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DWI阴性的AIS,为无法进行MRI检查的AIS患者提供静脉溶栓的临床参考证据。
叶浩翊吴小燕韩雯申忱伍志华阮耀钦郭建军刘志锋
关键词:静脉溶栓扩散加权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列线图
颅内感染的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颅内感染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的感染性疾病。颅内感染的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病情发展迅速且鉴别诊断困难,如何进行早期的鉴别诊断,是临床精准治疗的前提,同时也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可对颅内感染患者进行大脑神经递质浓度与代谢检测,对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针对MRS在颅内感染(颅脑病毒感染、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脓肿、脑结核杆菌感染、脑寄生虫感染)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叶浩翊伍志华刘志锋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颅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不同管电压CT扫描鉴别尿酸与非尿酸泌尿系结石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管电压的常规CT扫描参数鉴别尿酸与非尿酸泌尿系结石的可行性,并筛选鉴别两者的最优管电压。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6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泌尿系CT平扫检查且按不同的管电压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63例)采用120 kV,B组(47例)采用100 kV,C组(50例)采用80 kV。比较三组患者的有效剂量(ED)与CT图像评分、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及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比较三组患者的尿酸与非尿酸结石平均CT值(HUm)与CT值标准差(HUsd)的差异,并且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三组HUm与HUsd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患者的尿酸结石的HUm、HUsd均低于非尿酸结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的HUm、HUsd鉴别尿酸与非尿酸结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组(0.811、0.897)、B组(0.815、0.932)、C组(0.728、0.842),扫描条件为100 kV时,泌尿系结石的HUsd诊断尿酸与非尿酸结石效能最佳。A组患者的CTDIvol、DLP、ED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三组患者的HUm、HU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的CT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57,P>0.05)。结论管电压在100 kV条件下鉴别尿酸与非尿酸结石的诊断效能最佳,且可有效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叶浩翊阮耀钦申忱伍志华周镇源刘志锋
关键词:尿路结石肾结石
基于T2WI图像纹理分析评价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T2WI图像纹理分析评价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n=8)及模型组(n=10)。模型组大鼠恢复自主循环(ROSC)6 h后行T2WI序列扫描,假手术组于术后6 h扫描。比较两组大鼠基于T2WI图像的纹理特征及AQP4及和NSE抗体免疫组织化学评分的差表达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两组间差异的纹理特征对脑损伤的诊断效能。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两组间差异的纹理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AQP4及NSE抗体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的最小强度值、标准偏差、差分熵、逆差矩及高灰度不均匀性特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全脑T2WI纹理特征的最小强度值、标准偏差及逆差矩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差分熵及高灰度不均匀性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差分熵诊断效能最优,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2,敏感度100%及特异度75%。模型组AQP4及NSE表达免疫组织化学(AQP4及NSE)评分明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最小强度值与AQP4及NSE抗体表达均呈正相关(r=0.501、0.568,P=0.048、0.022);标准偏差与AQP4及NSE抗体表达均呈正相关(r=0.620、0.530,P=0.010、0.035);差分熵与AQP4抗体表达呈负相关(r=-0.535,P=0.033)。结论基于T2WI图像的纹理分析可以评估脑水肿及神经元受损情况程度,最小强度值、标准偏差、和差分熵是反映评估心脏骤停CPR后脑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其中差分熵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
刘志锋刘庆余刘庆余阮耀钦蔡金辉蔡金辉杨正飞
关键词:心肺复苏脑损伤纹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